中新視訊(周建飛)自北京市新發地疫情發生後,武清區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強化政治擔當和責任擔當,切實擔起武清之責,充分發揮京津鮮菜園優勢,統籌資源、上下聯動,高標準做好首都農副產品供應保障工作。作為京津兩地規模最大、成交量最高的大沙河蔬菜批發市場立即行動,在保證防疫的基礎上,力保銷售渠道暢通,為首都蔬菜供應穩定貢獻力量。
為全力消除疫情隱患,在北京市新發地疫情出現後,河西務鎮黨委、政府第一時間組織暫停大沙河蔬菜批發市場集中交易,用時4個小時對近期出入大沙河蔬菜批發市場的730餘輛次車輛信息進行篩查,精準識別一個月內有新發地暴露史人員60餘人,當天全部隔離到位。他們對市場內部進行全覆蓋消毒和衛生整治,及時清運垃圾尾菜、清理衛生死角,確保環境清潔,並推動啟動京津冀五鎮聯協防機制,為周邊北京市漷縣鎮、河北省安平鎮、五百戶鎮、武清區高村鎮、下伍旗鎮、河北屯鎮、大孟莊鎮等7鎮及本鎮菜商、菜農制發車輛、人員出入證,提前通知進場人員提供所在村街、社區開具的健康程度和職業身份的證明。同時,該鎮增派工作人員6名,進一步補強防控力量,在市場恢復集中交易後,所有出入口均嚴格執行測溫、登記、掃碼、查驗健康碼等防控措施,對進入人員近期行程進行詳細詢問,確保對發熱人員、有新發地暴露史人員及其密切接觸者能夠及時識別和管控。此外,他們在市場內安排專人巡查,對於人員聚集、不規範佩戴口罩等行為及時糾正,減少風險,確保了大沙河蔬菜批發市場6月15日恢復集中交易,減少了疫情對首都蔬菜供應與菜農身體健康和利益的影響。6月15日大沙河蔬菜批發市場交易蔬菜886噸、交易額310萬餘元,6月16日交易蔬菜926噸,交易額275萬餘元,6月17日交易蔬菜1286噸,交易額281萬餘元,其中有80%的蔬菜運往北京市場。
為進一步保證首都蔬菜供應穩定,大沙河蔬菜批發市場在保證交易環境安全的基礎上,多舉措暢通銷售渠道。他們主動與北京市岳各莊、大洋路等幾家未關閉的北京蔬菜市場聯繫,邀請菜商來大沙河採購。自6月14日開始,河西務鎮農業服務中心和大沙河蔬菜市場管理辦主動向菜商推送介紹附近菜田種植品種和位置,引導開展田間地頭交易,並主動與美菜網聯繫,鼓勵農村合作社開闢疫情期間「線上」銷售模式,推動河西務蔬菜進駐線上商城。他們積極與武清區「俺的農場」項目對接合作,並邀請其在河西務鎮整合資源,建立農戶加盟的種植採購、溯源檢測、凈菜加工、物流倉儲和農業電商一條龍全產業鏈。目前,「俺的農場」已在河西務鎮安排菜商經紀人開始收購蔬菜送往首都行政單位和機關團體食堂,並與河西務鎮達成深度合作意向,近日雙方將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據了解,天津市武區清為全力保障首都農產品供應,第一時間成立了武清區穩產保供領導小組,下設種植、養殖2個專項組,覆蓋糧食、蔬菜、水果、肉、蛋、奶各類農產品。制定下發了《天津市武清區特殊時期「菜籃子」保供基地生產扶持項目實施方案》,為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同時,組織區內農業專家,加強技術培訓指導服務,積極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提升蔬果種植水平;採用源頭管理模式,加大標準化生產及宣傳、巡查、抽檢力度,緊盯關鍵環節,做好產前、產中和產後技術指導,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在此基礎上,武清區協同辦全面加強與首都相關方面溝通聯繫,針對需求,動員區內規模經營主體聯動農戶,加大生產,擴大種植面積,充分保障蔬果貨源充足,力爭多品種、高品質供應。此外,充分利用區內規上農業經營主體及現有進京渠道,重點針對區內小農戶產品滯銷現象,加強溝通聯動,通過技術幫扶、銷售帶動、訂單農業等方式,幫助小農戶抵抗疫情衝擊,實現防疫不減產、不減收,并力爭形成長效機制,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