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今年以來逆勢穩增長 實現「雙戰雙贏」

2020-08-19     中新視訊

原標題:天津港今年以來逆勢穩增長 實現「雙戰雙贏」

中新視訊(維橋、魏松)天津港是國家重要戰略資源,是京津冀及「三北」地區的海上門戶、雄安新區主要出海口,是海陸交匯點、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和服務全面對外開放的國際樞紐港。

「經濟要發展,國家要強大,交通特別是海運首先要強起來。2020年8月18日,天津市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會上,天津港集團副總裁劉慶順介紹了天津港集團,今年以來逆勢穩增長、實現「雙戰雙贏」的各項工作情況。天津港集團相關部門的領導出席會議,並回答媒體的提問。

天津港集團副總裁劉慶順介紹:天津港是國家重要戰略資源,是京津冀及「三北」地區的海上門戶、雄安新區主要出海口,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和服務全面對外開放的國際樞紐港。

天津港集團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攻堅克難、雙戰並重,今年前7個月累計完成貨櫃吞吐量1028.7萬標準箱,貨物吞吐量2.51億噸,雙雙同比增長4%,增速位列全國沿海港口前列。特別是7月份,完成貨櫃吞吐量171.1萬標準箱,貨物吞吐量4313.9萬噸,分別同比增長9.9%和17.3%,雙創月度歷史新高,實現下半年開局高起步。

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達產,全力服務「六穩」「六保」

疫情發生以來,天津港集團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市委市政府關於疫情防控的系列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達產工作,紮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充分發揮港口「先行官」「穩定器」作用,全力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

1.堅決築牢築實疫情防線。堅持外防輸入,在全國沿海首創船舶「五色圖」管控,根據船舶抵口14天內掛靠港口情況等條件,將入境船舶劃分高、較高、中、較低、低5級疫情風險等級,分別標識為紅、橙、黃、藍、綠5種顏色,分類精準制定風險管控「一張圖」,特別對橙色以上外來船舶,加強提前預警和針對防控,專人專策落實。設立了全國首個拖輪海上臨時觀察點,實現拖輪作業人員、引航人員、疑似人員三方隔離,為全國海上防疫提供借鑑。自3月4日至7月底,累計順利接卸入境船舶共2817條,其中高風險船舶5條,較高風險船舶234條,中風險船舶1553條,較低風險船舶1025條,實現境外疫情「零輸入」,築牢首都「東大門」、「三北」海上門戶防線。堅持內防反彈,第一時間成立50支黨員突擊隊、234個黨員戰鬥小分隊,發動黨員下沉船梯口、卡口、窗口和門口等「四口」值守,群防群控,織密「防疫網」,確保3萬多名員工「零感染」,為港口生產營造良好環境。

2.全力服務疫情防控大局。實施防疫物資航道優先、泊位優先、作業優先、疏運優先「四優先」服務,在海關大力支持下,實施「零待時」的「船邊直提」模式,截至目前,已連續搶卸發運石家莊四藥公司、唐山三友集團、廣州醫藥集團等企業共21批次、757個貨櫃、2.16萬噸救援物資。秉持「天下港口,手足同心」理念,主動向武漢港務集團、黃石港務集團等捐贈防疫物資,累計對外捐贈口罩5.58萬隻,消毒液800升。所屬港口醫院「津港四姐妹」白衣執甲,逆行出征,馳援武漢,光榮完成抗疫任務。

3.著力保障供應鏈暢通穩定。充分發揮港口「先行官」作用,優質高效接卸空客大部件,累計「零缺陷」接卸500餘架次空客大部件,接卸時間由最初每架次4個小時降至40分種,有力保障大飛機、大火箭等航空航天企業復工復產。面對冷藏箱大量滯留港口難題,利用不到兩周時間投入1300餘萬元進行冷藏箱堆場擴容改造,碼頭場存能力提升60%,港口整體通過能力提升80%,為進口肉類商品流通提供有力保障。面向京津冀復工復產企業,開通免費「海上穿梭巴士」「天天班」服務,幫助解決因節後陸運司機不足造成的運輸困難。與客戶共克時艱,升級推出3大類8項降費、提效、優服舉措,減免費用7200餘萬元,落實惠企「21條」,減免中小客戶租金6500餘萬元,為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發揮了「硬核」力量。

二、以綠色智慧樞紐港口建設為主線,推動世界一流港口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堅持以綠色智慧樞紐港口建設為主線,對標一流、趕超一流、爭創一流,打造示範樣板,提升發展能級,紮實推進世界一流港口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1.綠色港口建設紮實推進。一是夯實本質安全體系。實施安全生產網格化、精細化和目視化建設,加強無人機安全巡查,推進SOP試點建設,搭建安全環保與應急管理一體化平台,提升本質安全環保水平。二是構建綠色運輸模式。大力實施「公轉鐵+散改集」雙示範,煤焦實現100%鐵路運輸,上半年鐵礦石鐵路運輸占比達到63.7%,較2017年增加28個百分點。創新卸船直裝火車和散貨智能裝箱系統新工藝,上半年「散改集」累計完成81.3萬標箱,同比增長一倍以上。三是加大環境綜合治理。投資2000餘萬元在重要部位布置174處大氣監測點,生態環境(大氣)智能監測管控系統投入使用,實現24小時動態監控;落實渤海綜合治理任務,直排海污染源達標率達到100%;年內淘汰600台非道路移動機械,購置75台以上清潔能源設備;自有船舶岸電和低硫油使用率保持100%。

2.智慧港口建設搶占高點。一是加快5G設施設備智慧化。已建成91座5G基站,下半年將再新增52個,推動在遠程操控、無人集卡作業指令傳輸等方面實現穩定應用。二是提升碼頭智能化水平。積極推動岸橋、場橋自動化改造取得積極進展。全球首次實現25台無人駕駛電動集卡成組整船作業。打造成為我國智能化程度最高、建設成本最低、運營效率最優的智慧貨櫃碼頭2.0版。天津港綠色智慧專業化碼頭科技示範工程項目,入選交通運輸部科技示範工程,成為全國唯一入選的港口領域項目。三是搭建「網際網路+」線上服務平台。建成京津冀港口智慧物流協同平台,貨櫃單證電子化比例、無水港集港直通達到100%、網上集疏港預約比例達到99%。升級港口智能管控中心,打造集調度指揮、市場運營、客戶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港口大腦」,實現港口治理精準化、智能化和高效化。「大數據管理平台」、「港區精準氣象服務系統」等項目順利推進。

3.樞紐港口建設勢頭強勁。一是主動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化津冀港口乾支聯動,推出環渤海內支線「天天班」服務,上半年環渤海內支線完成78.2萬標箱,同比增長40%。加強常態化對接,今年4月與河北港口集團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推動合作升級,上半年津冀碼頭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23%。主動對接雄安新區需求,雄安新區服務中心運營良好。京津物流園工程正式開工,打造中國北方冷鏈物流基地和環渤海進口凍品交易中心。二是深度融入共建。成功開闢「達飛—德翔」東南亞外貿新航線、海豐越南線以及中遠海「天津—寧波」內貿滾裝等新航線,進一步提升航線市場輻射能力。上半年,內貿貨櫃增幅達到18%,中轉吞吐量完成77.6萬標箱,同比增長49%。海鐵聯運取得新成效,華南地區運往新疆的「重去重回」海鐵聯運項目回流,力促長春至天津海鐵聯運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新開發糧食、石油、鋼鐵等貨類客戶,架起中國「北糧南調」和西部地區外貿貨物出口的海上新通道。上半年海鐵聯運完成38.2萬標箱,同比增長42.4%。三是加快一流港口設施建設。加快海嘉汽車滾裝碼頭進度,打造北方商品汽車滾裝運輸樞紐港。高沙嶺港區10萬噸級航道一期工程、北港路南延工程等一批設施配套項目有序推進。

三、大力實施「四千行動」「效率年」攻堅,推動港口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深入實施「四千行動」和「效率年」攻堅行動,抓實市場攻堅創效,全力打響「四千行動」「津港效率」品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在拓市場、優服務、強功能上育新機、開新局。

1.打造「兩港一航」精品航線。深化港航合作,廣結港航聯盟,與河北港口、山東港口、浙江省海港、廈門港務、北部灣港等簽署《世界一流港口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和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攜手廈門港務、北部灣港與中谷海運打造內貿「兩港一航」精品航線和服務標杆,與中遠海運集團共同簽署《構建世界一流港航全面合作戰略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原有合作基礎上,對各領域進行全面深化和升級,構建新時代港航全面合作與協同發展新模式。

2.樹立「四千行動」津港品牌。「想盡千方百計、走遍千山萬水、傾聽千言萬語、服務千家萬戶」,召開誓師大會,成立航線、海鐵、環渤海市場等11個類別、134個服務隊,主動走出去,變「坐商」為「行商」,成功舉辦「四千行動」系列推介會,上半年累計走訪客戶854家,取得了一批重要工作成果和合作意向,贏得了廣泛讚譽,逐步形成具有天津港特色的服務品牌。

3.開展「效率年」攻堅行動。依託信息化手段,建立全港各貨類「效率看板」,實施以「靠泊時間」為船舶進出港動態和「先進後出」船舶計劃管理模式,著力打造「五保五即」(「保安全、保環保、保質量、保服務、保效率」「即到即引、即引即靠、即靠即作、即作即開、即開即運」)效率服務品牌。上半年貨櫃船舶直靠率96%,同比增長14.3%;在泊船時效率達82.7自然箱/小時,同比增長13.6%,達到行業領先水平,馬士基等全球主要船公司西非線、東南亞線等航線效率始終保持前列,多次打破在泊船時效率紀錄。

四、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內生髮展動力活力持續激發

認真落實天津市深化國企改革要求,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一手抓深化改革,一手抓管理創新,整體推進、重點突破,推動國企改革走深走實。

1.深化港口管理體制改革。深化「一港六區」整合,在市港口辦組織下,全面做好黨、工、團組織接轉,圍繞業務、財務、人事、管理等加大協同對接力度,加大防疫期間的各項督導檢查,推動「一港六區」實現統一運營管理。

2.深入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創新選人用人模式,對中層領導人員實行職業經理人、目標化選聘、聘任制、委任制四種模式改革,大力推進幹部隊伍年輕化,全力推行職業經理人選聘,選擇15家基層單位面向全國公開招聘港口專業人才,完成集團及股份兩級機關聘任制改革,啟動基層單位選聘模式改革,構建「能上能下」機制。強化業績導向,建立激勵型薪酬考核模式,打破按崗位級別確定薪酬的傳統模式,引導薪酬分配向高技能、專業技術、一線、關鍵人才傾斜,構建「能增能減」機制。推動勞動用工改革,打造開放競爭的用工市場,促進業務承包主體「優勝劣汰」,構建「能進能出」機制。

3.持續提升國企改革成效。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深化與大型航運公司戰投合作,強力推進9家企業出清出讓取得突破進展。加強精細化管理,推進企業綜合管控系統開發,全面推進與「智慧國資」平台對接,走在了市管企業前列。全面加強資金管理,制定實施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合規管理辦法等制度,完善合規風險管理體系,實現企業穩健運營。

五、著力打造「融入式」黨建品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持續向縱深發展

聚焦黨建質量提升,打造「融入式」黨建品牌,深化「六融六力、三評一體、六紅工程、網格管理」舉措,為開創世界一流港口蓬勃興盛新局面提供堅強保證。

1.持續營造踐行囑託濃厚氛圍。整體貫徹落實,組織開展系列學習培訓、大宣傳大宣講等活動,持續興起學習貫徹熱潮。黨委領導班子以上率下,帶頭抓好學習、聯繫督導、開展調研、講授黨課。堅持聯繫實際學深悟透,謀劃「一二三四」強港興企新戰略,提出「雙一流」戰略目標,緊扣強港興企戰略,推進企業文化標識規範使用,促進企業文化落地深植。

2.深化實施「融入式」黨建工程。高標準開展「國企黨建質量年」活動,以打造「融入式」黨建品牌為重點,紮實推進「星級黨支部創建」和黨員「攀高」計劃,重點培育打造30個叫得響的紅色品牌,打造20個紅色陣地示範點,推動六大紅色工程有效落地。推行基層黨建網格化管理,發揮黨員突擊隊和黨員小分隊、黨員先鋒崗作用,打造「組織全覆蓋、管理精細化、服務全方位」的大黨建新格局。

天津港集團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關於加快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建設的意見》出台為新機遇,制定落實方案,建立項目庫,項目化、清單化推進,確保《意見》落實到位;著力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在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求突破;著力抓好世界一流港口建設,在鞏固提升標誌性成果上求突破;著力抓好專項行動攻堅,在全力打響津港品牌上求突破;著力抓好業務經營拓展,在內涵挖潛、開源增收上求突破;著力抓好改革管理創新,在深度激發內生動力活力上求突破;著力抓好黨建質量提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劉慶順表示:我們將堅持全年目標不降、任務不減,全力打好下半年收官之戰,努力高質量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精心編制「十四五」規劃,推動「一二三四」強港興企戰略持續落地,為加快「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更好服務國家戰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cPZCHQBURTf-Dn53Rh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