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賠400萬後,他靠賣小吃翻盤,170平店日營收近4萬

2019-10-28     職業餐飲網


文丨職業餐飲網 孫佳瑤

4年前,他辭去廚師工作,決心發揚西安小吃,自己創立品牌!

4年間,他遇到選址失敗、團隊內訌等一系列問題,前前後後賠掉了近500萬,成了大家冷嘲熱諷的對象!

4年後,他逆風翻盤,與長沙小吃正面pk,成為湖南做陝西小吃的頭部品牌,170平店一天營收近4萬!他就是已經開出11家店的秦九和!

從廚師到老闆的跨界,他都踩了哪些「坑」?

他又做了什麼,能在如此「排外」的長沙小吃中打下一片天地?

1

廚師轉型當老闆,連踩3大坑,血賠400萬!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惠峰 ,地地道道的陝西人。



(秦九和創始人 惠峰)


似乎每一位廚師都有一個當老闆的夢,惠峰也不例外:「陝西小吃歷史真的太璀璨了,它值得被更多的人肯定!我覺得我已經準備好了!」

於是,惠峰將他畢生積蓄拿出來,在長沙開了第一家秦九和。

踩坑1:產品線太多,不被本地人喜歡

說到「秦九和」,便是惠峰踩的第一個坑:「牌匾只有秦九和三個字,大部分人不知道我這是賣什麼的,早知道應該在後面加一些陝西小吃之類的後綴的。」

命名的問題倒是比較好解決,但是第一家店的經營情況只能用「冷清」來形容。主要原因是產品線太多了!

當時店裡弄了70多樣sku,備菜壓力大是一方面,重點是長沙這邊不愛吃黏的東西,羊肉泡饃、一些燉菜,花了好大的勁但是沒人點,就是費力不討好,生意只能說收支平衡。

踩坑2:剛選完址就拆遷,白扔了200多萬

選址問題應該是很多餐飲人的痛了。

曾經,惠峰有一個非常相中的位置,人流密集,家庭客群多,總之就是千般萬般的好,但租金沒談好,業主就是不租給他。

幾個月之後,突然峰迴路轉,那家商鋪突然給他打電話,說租給他,簽合同,租金也便宜好了很多,惠峰特別開心,覺得幸運女神突然降臨在自己頭上了,趕緊簽合同,交錢、裝修……

但是就在快要裝修完的時候,突然通知他要拆遷!這一晴天霹靂打下來,惠峰直接懵了!一切都白弄了,連租金帶裝修白扔了200多萬!


踩坑3:把店包裝成「景點」,200多萬裝修費也白瞎了!

做著做著,成績慢慢好了起來,惠峰開始想了,我應該做一家「樣板店」,用最精緻的裝修弄一家「景點一樣的店」,要展示西安文化,讓顧客來店裡就像到了西安一樣,最大化宣揚文化、市集感覺 。

2018年,他開始斥巨資,租下商場300平大店,但是賣的卻是客單低的小吃,首先這個成本就比較龐大了。

裝修、戲台、演繹、檔口的設計方面都呈現市集化,金碧輝煌的裝修設計,各種文化全都放在裡面……里里外外花了200多萬。

但是他卻忘了,他開的最終還是一家小吃店,文化太過於喧賓奪主,並且資金能力、管理能力還跟不上,模式太重成了負擔。再加上選址不行,沒有人流,這個店就沒開起來,200多萬也沒激起什麼太大的水花。

2

調整:陝西小吃「長沙化」,170平店日營收近4萬!


每一次跨界餐飲人涅槃重生的案例似乎都比較受歡迎,這是因為我們不僅可以復盤他們曾經踩過的坑,引以為戒,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探究他們踩坑後做了什麼調整來深入學習背後的邏輯。

惠峰也是一樣的,之前踩的坑都是血和淚的教訓,他做的幾點改進,還是值得大家借鑑的:

(一)砍了20多種菜品,上「大菜」服務家庭聚會

目前餐飲行業發展得最快的是單品,但是承載能力有限,壽命比較短,平均就是1、2年的生命周期。

所以惠峰這種小吃集合店,選擇了面、小吃、燒烤三大板塊為主要產品。




但惠峰在最開始有70多種產品!沒辦法,從「一樣都不捨得減」的產品中,含淚刪了20多種。

1、黏的產品做刪減,因為當地人口味的原因,羊肉泡饃、油餅這類的產品並不受歡迎,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2、刪掉備貨壓力大的產品,減輕壓力。

同時,為了迎合來小吃集合店裡的家庭客群,秦九和還上新了幾款類似葫蘆雞一樣的大菜,包括請客之類的社交需求都可以滿足。


(二)產品:減酸、減量、減黏,讓長沙本地人也愛吃!

很多地方小吃去其他城市開疆擴土的同時都會遇到一個問題:迷失自己。

就拿陝西小吃舉例子,長沙的陝西小吃也不少,為了結合當地人的口味,加入臭豆腐、湘菜,就變得有點四不像。沒有了正宗的陝西特色,都變成了「長沙版陝西小吃」。

惠峰認為,改革自然是一定的,但是也只是基於產品的基礎之上。




1、味型:減酸50%

作為陝西特色:酸辣香,基本是以酸為主的,甚至陝西人是拿醋當飲料來喝的。但是這樣的酸口味長沙人可是吃不慣的。

就拿臊子麵這個店內頭牌為例子,就直接減弱了50%的酸度,來調節成長沙口味的酸。


2、分量減少3倍

味型上首先減弱酸,分量上就是一定要變小。

因為和陝西本地不一樣,長沙人不把面做為主食,更多的是當成一種菜,一人夾一筷子品嘗一下就好了,所以面的分量上縮減為原來的三分之一。

惠峰自己也笑著說,這樣的分量如果拿回陝西去賣,那肯定是會挨罵的。


3、 每隔20分鐘換一次麵湯,保證口感清爽

上面也提到,長沙人是不喜歡吃太黏的東西的,但是像油潑麵這樣的陝西主打,店內必備是不可以輕易取消的。


那麼就只能是在製作工藝上進行改進,陝西的面越黏越香,所以麵湯越煮越有味,而長沙煮麵的水就要每隔20分鐘換一次,不然就會變得很黏。

但是他也保持了一個特色,一根面就是1.2米的長度,還原當地的面的形狀!


(三)裝修選擇「小而美」的陝西元素

吃過裝修的虧以後,在接下來的店當中,惠峰就只選擇了一些必要的陝西元素,比如年畫娃娃、葫蘆等元素。

以前的一些大型的鼓、戲台,全都儘量地取締了,這樣也能著重給顧客展示西安特色,記得住重點元素。



(四)控制油溫在230度以下,讓顧客吃得健康

除了在產品口味上,秦九和在健康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面對家庭消費的屬性,對於健康上自然是更有要求的。除了能在明檔上作出一些現場感,油才是家庭消費很關心的問題。

於是惠峰特意找專業團隊研製專業的儀器,讓油溫就保持在200-230度之間,不會多也不會少。

因為出於健康考慮,只要油溫超過250度,就會有苯這樣的有害物質。


職業餐飲網小結:

創業,意味著改變、不確定,踩坑更是必修課,但是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在坑中一蹶不振的例子太多,但是像秦九和一樣涅槃重生的例子也每天都在發生!

希望正在創業的你堅定信心走下去,也希望已經成功的你不驕不躁,更上一層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wucEG4BMH2_cNUgNv5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