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職業餐飲網特約作者 吾老濕
隨著「趙小姐不等位」「泡麵小食堂」的關店,網紅餐廳被貼上了「短命」的標籤。
那麼,真的是「網紅」導致了餐廳的短命嗎?其實不然。
大多數人理解的網紅店,可能就是這個店裝修風格很獨特,能夠吸引人拍照打卡發朋友圈。場景方面很有獨特性,當然這是網紅餐廳的屬性之一,但並不是最重要的屬性。餐飲人都想要網紅餐廳的火爆,那它一定是有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我們一直強調,餐飲是個靠體驗驅動、復購支撐的行業,僅僅只是能夠讓人拍照打卡是遠遠不夠的,它必須要有復購的核心所在,也就是產品、場景、服務等具備復購的體驗性的東西所在。接下來筆者要講的就是如何用「網紅思維」拉動復購,讓餐廳做到真正的「長紅」。
一
餐飲店滿足了這2個條件,才叫網紅店
網紅餐廳的意思其實它有兩個簡單的評判標準:
第1個是線下必須得有排隊的現象
如果說一家網紅餐廳,它都不排隊,或者說,它經常不排隊,不管什麼時候過去你都看不到它在排隊,那它其實都不能稱之為網紅餐廳,因為網紅餐廳的第1個特徵就是排隊。
第2個就是線上要有持續的話題性。
這個話題性包含兩個方面:
一個是到店的顧客由於門店超預期的驚喜體驗,主動傳播品牌的信息到社交媒體上。
比如說場景上的,馬路邊邊、班花等復古街邊學生時代的風格,就能夠引發到店顧客的拍照轉發。比如說服務上的體驗,海底撈給一個人吃火鍋的顧客,對面放一個娃娃;太二酸菜魚的四人以上不接待的變態店規。
另外一方面就是餐飲品牌主動而為之,比如說餐飲品牌在抖音、公眾號或者小紅書上,主動地傳播一些關於門店的能夠引發別人討論的一些話題。
總的來說,網紅店必須得具備這兩個條件,一是線上要有話題性,能夠把流量從線上導入到線下,那麼導入到線下之後呢,線下的實體店,會造成這種排隊的效果;
線上導流到線下,線下生意非常好,顧客到店之後的體驗非常好,又從線下傳播話題到線上,形成不斷的一個正向的循環的結果。
那麼打造網紅店的這個思路其實有很多,比如喜茶,奈雪的茶,但這些網紅店很難複製,因為它們是踏上了高品質奶茶消費升級的風口,滿足了消費者潛在的需求。
(圖:喜茶)
二
利用網紅思維做開業營銷,這家店日均營業額1.8萬
對於一個普通的門店來說,既不具備把握時代的風口,又沒有足夠高的價格去支撐它做產品創新,圍繞產品打造價值感。
那麼它應該如何下手呢?接下來我用案例來告訴大家如何操作。
成都有一家叫娃娃雞.冷鍋魚店,開業三個月依然很火爆。而它的整體的核心戰略就四個字:排隊效應。
具體來講,有以下四個步驟:
這家店在打造網紅店的思維之前,先用了一些活動促銷手段,主要有四個:
1)開業三天免費吃三斤魚,在開業前三天就開始宣傳;
2)在美團大眾設置兩人套餐,優惠力度大概在六五折,免費吃魚三天結束後上線;
3)開業活動期間,充值兩倍金額,當餐免單,這是開業第一個月內的優惠儲值;第二個月開始,是充值三倍金額,當餐免單;
4)一元吃兩斤牛蛙,這是因為要把牛蛙這個產品推出去,因為牛蛙的價格高,但成本低,一斤只要5-6元的成本,但是一斤賣28元,是盈利產品。
下面是娃娃雞.冷鍋魚是如何成為當地所在區域持續排隊網紅店的具體做法。
1、稀缺控制:開業前期控制桌數,把25張桌子減少到17張
開業的時候怎麼才能夠造成熱銷排隊暢銷的場景效果。
很多人可能會說,首先我做開業活動時,靠低價的產品來引流,然後,再花錢去線上打廣告,打各種優惠福利的廣告,然後從線上導流到線下,預期達到排隊的效果。這些當然也沒有錯,但是呢,其實還有一個更為簡單,但容易被忽視的一個手段,那就是:稀缺控制,什麼意思呢?就是控制你的桌數。
這家店其實是有差不多200平方的,整個店內的面積是可以容納25張桌子的,但是在設計打造網紅店的時候,我們要有一個思維就是:要造成排隊的效果,最簡單的手段,就是控制你的供應量,就是我不賣那麼多。
(門口排隊圖)
但是如果刻意賣的少,比如每天只接待100桌,顧客來了就說今天的桌數滿了,這樣其實很難造成這個排隊效應,一般來說這種策略適合大品牌但並不適合毫無知名度的小品牌。
其次,就是顧客會覺得你是在忽悠他,顧客怎麼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已經放了100個桌了?
那最簡單的道理就是你控制住桌數就行了,你原來可以放下25張桌子的,你現在放個17張不就好了嗎?
這樣通過前期餐桌供應的控制,就是刻意只提供少量的餐桌,然後結合線下的低價引流+線上的宣傳導流,那麼顧客肯定會來消費,這樣在開業的初期就能夠造成排隊效應了。
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那這樣的話,不就少賺錢了嗎?
其實後期你可以把你的店面再擴大,從17張桌子延伸到25張桌子。
因為這個時候你的品牌勢能已經建立起來了,三個月的時間大家都看到這個店天天排隊,那麼生意太好,然後老闆就可以說,我把這個後面的這個倉庫給他打通了,變成了就餐區,這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造勢,品牌熱銷排隊的一個小小的手段。
但很多餐飲人會說,這其實沒有用,如果從25桌減少10桌變成了17桌,我的坪效就降低了,我本來可以多賺更多的錢,那你現在這樣一搞我就沒得賺了。
但你要明白,你不是靠開業這幾天來做生意的,你是要做長久的生意,你賺的不是這一兩個月的錢,你要賺的是一整年或者是兩三年甚至更長久的錢。
你要打造的是你這個品牌的勢能!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就是,我這個店如果天天排隊,那麼別人看到了他就會很奇怪啊,這個店為什麼生意這麼好啊?為什麼它天天排隊啊?是不是因為它的產品真的特別好吃啊?
只要看到排隊效應,顧客進門來消費,這樣子的話你的生意才能持久。所以不要局限於你當前能賺多少錢,你要看一年之後,兩年之後,三年之後能賺多少錢。只要品牌勢能有了,後面就是收割賺錢的時候了。
2、圈層裂變:朋友圈轉發開業信息,可免費吃三斤魚;觸發「驚喜」按鈕的顧客可獲得優惠。
除了要造成排隊效應還是不夠的,顧客進店消費之後,要能夠讓他主動給我們做傳播,這就涉及到顧客行為上的設計了。
它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利益引誘,用優惠福利赤裸裸的引誘顧客幫我做宣傳,比如餐廳開業的時候,免費吃三斤魚。
但是免費吃三斤魚,其實也不是真的免費,顧客其實還是要付出一些行為成本。比如規定顧客要免費吃三斤魚,前提是幫餐廳轉發門店開業信息和事先設計好的傳播文案,然後轉發到朋友圈,而且還必須在朋友圈裡面定位出門店的地址在哪裡。
所以相當於就是我們用三斤魚,在顧客的朋友圈裡面打了一個廣告,這樣就造成進一步的開業傳播。
其實顧客也是比較樂意的這樣做的。
因為首先產品確實挺好吃,其次門店確實都在排隊,那麼顧客拍照片發朋友圈,也不失面子,不會有心理障礙。
那麼除了赤裸裸的利益的吸引,我們還要讓顧客在整個就餐體驗中,主動為餐廳做傳播。
如何打造顧客難以忘懷的「峰值體驗」?其實並不難,就是提煉出顧客的某幾個行為作為觸發「驚喜」的按鈕,只要顧客產生這些行為,就能夠得到門店的激勵反饋。
比如,這家店的品牌名叫娃娃雞冷鍋魚,於是老闆打造了一個青蛙的造型,假如青蛙的高度是1米3,那麼只要來消費的顧客中有帶小孩的,這個小孩子的身高低於1米3,那麼他就可以免費吃一斤牛蛙,這樣的設計比你直接送一斤牛蛙,驚喜的體驗感要強得多。
或者只要有顧客與青蛙的造型合影,就可以贈送顧客一斤魚,「與青蛙拍照合影」這樣的行為一旦發生,顧客的行為就觸發了餐廳預先設計好的「驚喜體驗」按鈕,獲得對應的福利。
當然這是其中的一種,比如說冷鍋魚,是現殺現宰的,所以顧客等待的時間就比較長,至少都要15分鐘才能上桌。
長時間的等待,顧客是無聊的,有的甚至會等的不耐煩。這個時候餐廳就可以好好利用。
可以給顧客設置一些非常好玩的遊戲。消磨等待的時間,同時讓顧客享受到優惠。比如說,讓顧客玩魔方,你只要拼出魔方的一個面,就可以獲得一斤魚,你六面都拼出來了好,那我就送你6斤魚。
這樣顧客整個就餐的體驗感就會很強,對顧客而言,是打破了傳統的就餐模式,他會覺得你這個店很有意思,就會記住你的店。那麼,他可能就會主動幫你做這個傳播,線下的體驗感轉化到線上的話題傳播,然後線上的流量再轉化到線下。
3、品牌定調:根據品牌定位,提煉價值口號,用品牌故事從抖音上吸引客流
在打造品牌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做一個品牌定位,根據這個定位,提煉一句價值口號,但是在打造網紅品牌的時候,我們應該更側重的是品牌定調。
什麼是品牌定調呢?
對於一個小餐飲店來講,定調就是餐廳對外宣傳的東西,要有能夠讓顧客產生話題的東西。這個調可以很LOW,也可以很高雅,但一定要具備記憶性、話題性。
娃娃雞.冷鍋魚的品牌故事的設立是:
創始人原來是開挖掘機的,在開挖掘機的時候吃到一種冷鍋魚特別好吃,後來不開挖掘機了,就打算開一家冷鍋魚,然後就去找當初的吃魚的門店學習冷鍋魚技術,然後在老家成都的一個小巷子裡開了一家店,前期生意不溫不火,沒想到幾個月過後,由於產品好吃,口口相傳,生意爆好,天天排隊。
由於生意太好,開挖掘機的創始人一年之內就買了法拉利,戴上勞力士,走上人生巔峰。
老闆準備延伸這個故事,其故事就是原來的總店生意太好,於是開了分店,就是現在這家店。
所以,這家門店的定調就是:開挖掘機的土豪,實現財務自由之後,由於總店生意太好,於是開了第二家店。
因為定了這樣的調性,餐廳老闆在抖音上做引流,視頻的主要內容是以下四個:
視頻的第一部分內容是:靠一鍋冷鍋魚,開挖掘機的土鱉,實現買豪車買勞力士,由於生意太好,又開第二家店了;
第二部分內容:餐廳每天排隊的場景;
第三部分內容:介紹餐廳的產品,非常美味;
第四部分內容:顧客見證產品確實好吃。
(圖:抖音視頻截圖)
確定了宣傳的品牌調性之後,就在抖音、紅網以及美食帳號上宣傳門店,據這家店的老闆講,從抖音過來的顧客挺多的,大約有10%的轉化率。
通過抖音轉化而來的顧客,看到門店確實在排隊,生意很火爆,加上產品也確實不錯,這樣的顧客在朋友圈主動打卡分享的機率就會更高,於是形成正向的流量循環,使得門店的生意進一步增長。
4、打造「排隊王」,搶占顧客心智
其實,通過以上環環相扣的手段,活動停止後,這家門店生意依然火爆,每天翻台5次以上,平均營業額達到18000元。
那麼當生意很好的時候,門店在排隊的時候,這其實就是我們的競爭優勢,那麼如何把競爭優勢轉化為認知上的優勢,進一步強化品牌的勢能就很關鍵了。
接下來餐廳老闆要把門店打造成「排隊王」或者「翻台王」的稱號,打造成所在區域的現象品牌。他主要做了兩個措施:
1)泗水橋地區翻台王,牛蛙每月賣出3.2萬隻!
2)把「泗水橋翻台王」做成海報,投放到附近的樓宇電梯,住宅電梯的廣告上。
當然上面的兩個措施還沒開始實施,但這些都是為了搶占顧客的心智,讓顧客想起蛙蛙雞冷鍋魚的門店時,想起的是生意非常火爆的認知,奪取顧客的心智資源,把品牌打造成區域王。
總結: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要做一家可持續的網紅,需要具備兩個要素:
一是在線上有足夠的聲量和信息儲備,足以向線下導流,這是網紅店成名的基礎。
二是線下的體驗使顧客產生拍照、發社交媒體分享的慾望,讓線下的顧客回流至線上,形成一個閉環。
但是持久的網紅店還是需要回歸到餐飲的本質:復購。也就是說你的產品、服務、場景等體驗要有讓顧客下次再來消費的基礎才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W2aDHABjYh_GJGVP3n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