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年薪多少?一般的月薪過萬就心滿意足,但華為給頂尖畢業生開出最高201萬元的年薪,其中,秦通於2015年獲得浙江大學控制系學士學位。記者從浙大了解到,一半的博士畢業年薪三四十萬,超過百萬的很少。也有很多浙大博士去了華為,但華為人都很拼,每年考核也很嚴格,不合適的會被淘汰掉。
年薪201萬的天才少年都學的是什麼專業
華為發布通知稱,今年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對8位2019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這8名人員全部為2019屆應屆頂尖學生,其年薪的最低為89.6萬元,最高為201萬元。
關於對部分2019屆頂尖學生
實行年薪制管理的通知
經公司研究決定,對八位2019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年薪制方案如下:
1、鍾釗,博士
年薪制方案:182-201萬人民幣/年
2、秦通,博士
年薪制方案,182-201萬人民幣/年
3、李屹,博士
年薪制方案,140.5-156.5萬人民幣/年
4、管高揚,博士
年薪制方案:140.5-156.5萬人民幣/年
5、賈許亞,博士
年薪制方案:89.6-100.8萬入民幣/年
6、王承珂,博士
年薪制方案:89.6-100.8萬人民幣/年
7、林晗,博士
年薪制方案,89.6-100.8萬人民幣/年
8、何睿,博士
年薪制方案:89.6-100.8萬人民幣/年
這8名博士的年薪分為了三檔,拿到最高檔的是鍾釗和秦通,年薪為182-201萬人民幣。
鍾釗,畢業於中科院自動化所,專業為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秦通是一位浙大人,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博士,師從沈劭劫教授,於2015年獲得浙江大學控制系學士學位。
秦通學生時代就在IEEE TRO、ICRA、IROS、ECCV等國際頂級期刊和會議發表多篇論文,獲得IEEE IROS 2018最佳學生論文獎。其研究興趣主要包括機器視覺SLAM,視覺慣導融合,多傳感器定位。視覺慣導里程計被大量應用於機器人領域,通過融合視覺觀測值與慣性測量值,能夠準確估計物體的位置和姿態。
去年10月,秦通還在網上開了公開課,專門講「視覺慣導里程計時差的在線標定」,儼然已是業界名人。
年薪第二檔為140.5-156.5萬人民幣,屬於李屹和管高揚兩位博士。
資料顯示,李屹為北大數學學院的碩博連讀生,今年7月剛剛畢業,畢業論文題目是《Coordination and Composition: From Reo to Mediator》。
另外,賈許亞、王承珂、林晗和何睿都拿到89.6-100.8萬人民幣的年薪。
賈許亞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並獲得「2017人民網優秀技術課題」一等獎,林晗同樣也是計算機專業畢業,來自中科大。
鍾釗導師劉成林是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劉成林表示:
這個事兒確實引起的關注度比較大,這幾年人工智慧領域比較火,這幾年研究所從事自動化方向的出去找工作給的薪資都比較高。
這個領域、工業現在發展比較快,對人才的需求比較高,給的薪水比較高,這也是比較正常的。
但是像(華為)這樣,有點太高了,我們都感到很驚奇,過去來說超過百萬的很少,鳳毛麟角。
去年超過60萬就比較高了,從我們的角度來說,自動化方向培養的學生總體來講都是比較優秀的,因為自動化大部分是搞人工智慧的,在人工智慧的各個方向,人工智慧領域的工資偏高。
浙大博士畢業年薪36萬起
畢業就拿百萬年薪的金領很少
博士畢業就起薪89.6萬,華為給博士開出的工資真的這麼高嗎?對此,華為表示不回應。
錢報記者從浙大信息技術、自動化控制、化工等幾個專業了解到,現在博士畢業的浙大高材生,進入企業,起薪一般月薪3萬,年薪36萬元起,部分高的年薪有60萬、70萬,拿到百萬年薪的很少。「你剛畢業,沒有實際工作經驗,沒做出成就,人家憑什麼給你百萬年薪。」這位人士表示,博士畢業一般都會有其他的福利,比如安家費、住房補貼、科研啟動經費等是「標配」,還有的直接分配商品房、安置配偶工作、解決子女入學問題等。
當然,博士畢業生的收入主要受到就業單位、就業地區、畢業專業和畢業學校的影響。
在高校,基本工資比較低,月薪在5千左右,但是福利待遇非常好,博士入職高校除了正常工資外,大多都會有安家費、科研啟動金以及各種補貼,安家費在5萬—25萬,科研啟動金在1萬—5萬左右,每月會有一些補貼,一年10萬元以上。視就業學校的水平和地區而定。
高校依然分教授,講師,師資博後,行政人員等等級別,依照級別的不同,待遇也有所差別;並且現在的高校基本上會有職稱晉升和發文數量的要求,科研任務達不到就解聘。
在研究所,博士一年收入10萬~20萬,有編制,有福利房,工作穩定,但是研究所的生活比較枯燥,一般都是對科研事業十分熱愛的博士畢業生選擇。
去國企和事業單位,工資基本上還是按照國家標準,博士工資相對於碩士只高1000~2000,但是福利待遇不一樣,博士有單獨的公寓,晉升空間也大一些。比如醫學本科和碩士只能進縣市級醫院,但是博士可以直接進省級醫院。
在外企和私企,博士畢業生的工資基本是本科生的3倍,碩士生的2倍,相關的科研資金也在百萬級別,特別是名校畢業的博士,在一線城市工作月薪上萬是不成問題的。
在專業的差別上,主要體現在科研經費的差別上。科研經費在理工類專業上,可以給到幾十萬上百萬的級別,但是文史類專業,即便是一流的高校,科研經費也只有寥寥幾萬,很難申請。
在理論性比較強的專業,博士畢業優勢不大,但是博士學歷是高級崗位的敲門磚;而在高精尖的專業,博士畢業之後薪資待遇則與本科碩士遠遠拉開差距,如IT博士平均年薪超過70萬,而上述華為招來的博士是搞人工智慧、機器識別等前沿技術,收入比IT更高也不足為奇了。
任正非: 明年還想招進200-300名天才少年
此前,任正非就表示要和谷歌等美國科技巨頭爭奪人才,華為對人才的尊重和高薪成為吸引力之一。
6月27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的《任總在EMT的講話》顯示,華為明年還想從世界範圍招進200-300名天才少年!
任正非表示,公司每個體系都要調整到衝鋒狀態,不要有條條框框,發揮所有人的聰明才智,英勇作戰,努力向前沖。華為公司未來要拖著這個世界往前走,自己創造標準,只要能做成世界最先進,那我們就是標準,別人都會向我們靠攏。
今年我們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我們還想從世界範圍招進200-300名。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鰍」一樣,鑽活我們的組織,激活我們的隊伍。
未來3-5年,相信我們公司會煥然一新,全部「換槍換炮」,一定要打贏這場「戰爭」。靠什麼?靠你們。
實際上,華為也是各大高校優秀畢業生的理想去處。據統計,清華、北大、復旦等全國排名前10的高校中,2018年畢業生去向最集中的企業就是華為。在清華大學,華為共接收了167名畢業生,其中本科生2名、碩士生134名、博士生31名。
以高薪把優秀人才招進來,華為又能否留住呢?2019年初,華為心聲社區曾發布了一份由任正非簽發的華為內部郵件,深刻檢討了近年來華為員工中博士高層次人才離職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這份文件的數據顯示,公司博士類員工近5年累計平均離職率為21.8%,入職時間越長累計離職率越高,2014年入職的博士經過4年,只有57%留在公司。
任正非在6月底接受採訪時透露,「今年,員工編制從18萬人增加到19.4萬人,為什麼增加這麼多人?需要研發、供應、銷售、服務等非常多的人去進行版本切換。七八月份我們還要進來1萬多名應屆生,我們還是在困難中發展,沒有停下來。」
在今年5月舉行的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華為副總裁魯勇在演講中披露,去年華為整個收入達到7200多億元,而研發投入也超過了1000億元,超過了英特爾和蘋果的研發投資。
大規模的研發投入和人才儲備,也幫助華為收穫了一批實實在在的成果。專利方面,自2018年上半年以來,華為持續保持在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排行榜的首位。
網友:知識改變年薪,現在學習還來得及嗎?
華為的200萬年薪招人才,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和關註:
@土豆瘋人院 : 人才留住了,華為厲害
@寧馨小雨:搶人大戰……
@愛喝酒的生魚君_景瑞波:一大波兒公司應該會跟進吧,羨慕妒忌恨
@科技聖鬥士: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華為的成功和人才的聚集脫不開關係。任總目光遠大。
@iBingo:看到了嗎,知識改變年薪!!
@8Hugo8: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GuiHuar哥哥:希望除了華為,其他高精尖行業的領頭公司也可以加入進來,這樣的行為可以提高學生研發的積極性,增加我們國家的綜合競爭力。
@還想讀書:要不要考慮辭職去讀個博呢?
@學化工的:一個月的收入差不多是我一輩子的收入了!
來源: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張雲山 綜合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21世紀經濟報道、每日經濟新聞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