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現形記」!房子掛100天賣不動,直降200萬,賣家:我太難了

2019-09-09     藍白觀樓市

今天看到一個很絕妙的對比,相當有趣。有朋友說,在酒店住,比房貸按揭便宜的多。

以珠三角某熱點城市為例,均價超過兩萬,當地以工人居多,人均月收入不過五六千元,新城區一套80平米的房子,首付30萬,按揭三十年,利率上浮20%,每個月得還八千多塊。

住酒店呢?一般的每天198元,四星級的每天才才,長期租住肯定更優惠,不用物業費、水電雜費、擔心房產稅、置辦家電家具,拿著首付的錢,可以去做生意、投資、儲蓄,比栓到房子上強的多。

有人會反駁,把房子和住酒店相提並論,似乎沒有把「產權」這個因素考慮進去,住再長時間的賓館,那間屋子也不屬於自己,房子住的時間再多,終究有歸屬感。

無論如何,出現這樣的爭論,足以證明目前的購房者越來越理性,度過了前幾年房價日益高漲的階段,房子成了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投機品」,把住酒店、租房跟買房的成本做比較,這本身就證明了如今樓市的「非理性」。

尤其在今年,樓市「現形記」的味道越來越濃了,我們不妨以最近市場上典型的幾個消息為例,從微觀角度能帶來不少啟發。

第一,二手房日趨「冷凍」。

據房產研究機構克而瑞監測,在剛剛過去的8月份,13個城市二手房成交量環比下降8.5%,成交量仍處於5月以來的下行通道之中。其中,除南京外,其他12個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環比下降,廈門降幅最大,達25.3%。

發生這樣的事一點也不奇怪,因為早有「苗頭」出現。

第一財經曾在8月中旬報道,統計局發布的7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上漲城市數量在6-7月份明顯出現了大幅減少,6-7月份二手房出現20個城市下調,是2019年最高。

注意這三個關鍵點:20個重點城市,二手房市場,房價連跌兩個月。

很明顯,表面上70城新房指數還在上漲,其實反映市場真實情緒的二手房市場已經冷卻,因為房價倒掛的原因,高高在上的二手房,在過去幾年成為炒房客的重點目標,現在正是估值合理回歸的時機。

也就是說,6月、7月、8月,是二手房價持續下降的過程,三個月的時間雖然緩慢,回頭一看,卻也在情理之中。

對絕大部分一二線熱點城市來說,二手房市場才能反映最真實的成交情緒,均價持續下跌,就意味著成交量隨之下行,在未來幾個月,人氣的下降將不可避免。

為什麼說二手房會「冷凍」?

主要是因為一連串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時值「金九銀十」,一旦二手房成交周期延長,房產流動性下降,新房優惠促銷力度必然會加大,開發商爭相展開「搶收」行動,部分一二線城市遠郊樓盤更會呈現「跳水式」回落。

更重要的原因是,隨著時間推移,加入限售的城市越來越多,比如保定、青島、蘇州、長沙等地,10年時間,從期房、現房、交房、辦房產證、渡過限售期、房子掛出去、討價還價給賣掉,能把房子輕易變成現金嗎?

這就是所謂的「冷凍」,動彈不得,再優質的房產,不過是帳面財富而已。

第二,賣房變現越來越難。

據《中國經營報》9月7日報道,北京二手房量價齊跌,有業主直降200多萬,才把房子賣掉。

「我的房子原來準備賣900多萬,後來賣不出去,700多萬賣的。」在北京市朝陽區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李姓業主告訴記者,他的房子在大北窯附近,130平方米,掛出去兩個多月才賣掉。「前兩年房子貴的時候沒賣,今年房子便宜了不少」。

這並非是個例,某劉姓業主的一套164平方米房子,開始標價將近1000萬元,掛出去以後有三四十個人來看過房子,但都沒有買,直到把價格降至700多萬元才賣出去。

直降200多萬的賣家只能無奈的抱怨:我太難了。

微觀的感受無法證明整體的弱勢,相關數據顯示,北京二手房房源的成交周期已經延長到了101天,8月成交均價為61223元/平方米,環比下降1.6%,同比下降3.3%,這是連續第三個月成交價格同比和環比同時下降,市場繼續降溫的趨勢明顯。

也就是說,現在想賣一套二手房,掛100天也賣不出去,成交周期太長了。

這絕不是北京的問題,如上文所說,南京、廈門、成都、杭州、武漢等地,因為房價倒掛幅度過高,二手房積壓成為首當其衝的問題,數千元乃至上萬元的差價,引得諸多購房者只願意押注限價盤,寧可排隊搶房,也不願意在二手房市場多看一眼。

賣房變現越來越難,與2018年的形勢,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是在九月份,同樣是二手房市場首先出現量價齊跌,隨後逐步蔓延到各線城市。

專家的看法更悲觀。

中泰證券分析師梁中華近日發文指出:如果房價不漲,那麼買房者或有房者其實每天都在虧錢。以上海的情況為例,如果持有一套房產,純粹房屋居住用途每年帶來的租金收益只有1.6%,而過去一年上海的房價非但沒漲反而下跌,資本利得收益大致為-0.4%。

梁中華認為,這種形勢下,50%以上的城市,買房就意味著「虧錢」。

從一顆弱不禁風的小樹苗,長成了一片「水泥森林」,樓市所用的時間不過20多年罷了,然而,在二手房流動性逐步被「冷凍」,賣家越來越頭疼的今天,購房者的理念更應該早點轉換過來。

誠如專家所言,當一半以上的城市買房就虧錢,又何必為了面子、虛榮、婚姻、歸屬感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華全部奉獻給房子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5YgGG0BJleJMoPMDw6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