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濕氣流,已經北上

2020-01-25     北方公園NP

一直以來,華語電影里都有一個南國。


1996年侯孝賢拍過一部名叫《南國再見,南國》的電影,正值壯年的高捷總是面無表情地嚼著檳郎,騎著摩托車的時候鏡頭裡有不斷閃過的村舍和香樟樹,那是侯孝賢鏡頭裡的南國。


再早的時候,香港還有一本電影雜誌叫《南國電影》,雜誌57年創刊,橫跨將近30年,雖然嚴格來說它是邵氏的官方刊物,但在某種程度上它也可以被視作是香港電影的官方刊物。


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因為電影工業發展進程的差異,南國這個概念似乎只存在於港台的電影之中。那些炫目的,迷離的,潮濕的,曖昧的畫面與氛圍,與內地的電影還相距甚遠,占據內地電影主流話語體系的,一直是偏北方的,堅硬與粗糲的。


今時不同往日。華語電影的創作重心在過去十幾年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過往那些處在文化語境相對邊緣地位的故事和空間,一個又一個被搬上銀幕,可以說內地電影人靠著自己的努力,再造了一個新南國。


2020剛開年,鹿特丹電影節就公布了入圍名單,華語電影《她房間裡的雲》成功入圍主競賽單元,導演鄭陸心源是杭州人,故事也發生在杭州年前的冬天。如果往大了說,鄭陸心源似乎是這一波「杭州新浪潮」的新成員,這個不短的名單里還有顧曉剛、仇晟、祝新幾位導演,他們都在用各自的方式講述發生在杭州這片土地上的故事。


更大的圖景展開,過去今年華語電影版圖裡的全新時空不斷呈現,水霧瀰漫、山路蜿蜒的貴州,城市巨變、格局重組的廣東亦或是去年被人熱議的《南方車站的聚會》,那裡面湖北或者武漢城鄉結合部野蠻生長的現實,「又剛又慫」的性格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但這些仍然只是來自南方的影像中的冰山一角,事實上還有著更多的並不為更多人所知的影像,在等待著屬於它們的觀眾。它們或是展現南方的文化多樣性,或是探索詩意與神秘主義。


我們的朋友@林象文化 一直嘗試著把中國乃至世界的新銳藝術電影帶到普通觀眾面前,詞語放映更是成為文藝電影領域最重要的品牌之一。2019年初,他們首次使用「向南的曖昧」主題,集中放映了14部南方的作品,所謂「給北京乾冷的空氣帶來一襲水分和暖意」。


新年伊始,向南的曖昧將再次啟動。這一次主題展映涵蓋的電影類型將更加豐富,包含劇情片、紀錄片和短片等14場放映,除了大師新作與經典再現單元,還有章明作品特別展映。用他們自己的策展語形容就是,「讓南來的暖流,喚醒冬日昏睡的身體。」


2020年這場向南的曖昧之旅也不止於中國,比如開幕影片就是印尼最知名的先鋒導演加林·努格羅的《我身記憶》,導演講述了赤道以南的爪哇島上一段個人成長的故事,影片既有現實觀照,又有詩意表達。能夠與中國觀眾見面,也實屬不易,而片單中的多部電影對於普通觀眾來說,也許都是只此一面之緣。


暖濕氣流,已經北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4ev4W8B3uTiws8KRZO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