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加大熊貓提前回國旅程仍未成行,鮮竹面臨「斷糧」

2020-08-06     華輿

原標題:中國旅加大熊貓提前回國旅程仍未成行,鮮竹面臨「斷糧」

編輯:崔相光

2019年7月上旬,生活在加拿大卡爾加里動物園的中國大熊貓「大毛」 正在食用來自家鄉成都的鮮竹。(圖片來自中新社 余瑞冬攝)

中新社·華輿訊 加拿大卡爾加里動物園當地時間8月5日表示,因國際旅行受限,早前已計劃提前送回中國的兩隻大熊貓如今仍滯留卡爾加里,且正面臨「斷炊」的挑戰。

卡爾加里動物園今年5月12日宣布,受新冠疫情影響,鮮竹供應鏈遭遇挑戰,中國租借給加拿大的大熊貓「大毛」和「二順」將提前告別加拿大民眾、返回中國。然而將近3個月之後,它們仍未成行。動物園稱,對熊貓健康的擔憂與日俱增。

該動物園表示,目前尚未獲得這兩隻熊貓的跨國運輸許可。動物園總裁兼執行長克萊芒·蘭瑟(Clément Lanthier)說,這一情況正危及熊貓的健康。

目前兩隻熊貓食用的新鮮竹子由動物園採購自加拿大西海岸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但園方表示,這一供應預計只能持續到9月。

對大熊貓而言,99%的食物是新鮮竹子。每隻成年大熊貓日均消耗約40公斤鮮竹。「如果不能把竹子送到熊貓這兒,希望能把熊貓送到竹子那兒」,動物園在一份新聞稿中說。

受疫情影響,曾計劃提前三年回國

移居卡爾加里之前,「二順」於2018年3月18日在多倫多動物園與當地公眾最後一次見面。(中新社資料圖片 余瑞冬攝)

今年5月時,加拿大卡爾加里動物園曾表示,疫情對運輸業的衝擊導致大熊貓所食竹子的供應線被破壞。國際航班大幅減少,使鮮竹運輸遭遇諸多挑戰,竹子質量也受到影響。園方作出了持續努力,但相關變數和影響已超過園方掌控能力。同時園方意識到,當地仍有第二波疫情的風險,鮮竹供應鏈繼續面臨挑戰。

克萊芒·蘭瑟表示,對於這對熊貓而言,最安全的地方是竹子豐富且易於獲取的地方。園方不得不作出「非常困難的決定」,但這比它們原計劃的離加時間提前了將近三年。

卡爾加里動物園此前表示,其員工、志願者、捐助人士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都將懷念這對大熊貓。由於動物園因應當地防疫限令仍處於關閉狀態,園方希望公眾通過其網站的熊貓直播視頻頁面向這對大熊貓告別。

2019年7月上旬,加拿大卡爾加里動物園的中國大熊貓「大毛」吸引遊客目光。(圖片來自中新社 余瑞冬攝)

根據中加兩國政府協議,成都雄性大熊貓「大毛」和重慶雌性大熊貓「二順」於2013年3月赴加拿大,原計劃旅居10年。它們先在多倫多生活了5年。其間,「二順」藉助人工授精技術於2015年10月13日生下龍鳳雙胞胎「加盼盼」和「加悅悅」。這是首對在加拿大成功孕育出生的熊貓幼仔。2018年3月,4隻大熊貓遷居卡爾加里,這令該動物園的訪客人數迎來破紀錄的增長。

卡爾加里動物園曾在2019年4月為「二順」實施人工授精,但未能使之再次成功懷孕。今年1月中旬,依相關協議,已滿4歲的「加盼盼」和「加悅悅」返回中國,加入到大熊貓繁育計劃之中。「大毛」和「二順」原本將在卡爾加里繼續生活至2023年。

中國四川:跨越山海送「口糧」

四川是大熊貓的家鄉,也是圈養大熊貓最重要、最喜愛的竹產地。

四川圓圓滾滾貿易有限公司(PanEx)市場負責人鍾穎告訴捕輿者,2017年PanEx和美國、墨西哥、日本的鮮竹供應商一起參與加拿大的動物園競標,挑食的大熊貓「大毛」「二順」一家優先吃完了家鄉四川的竹子,公司也拿到了動物園為期五年的合同。

綿陽海關轄區是四川省唯一的出口鮮竹、鮮竹筍供給源。疫情防控期間,綿陽海關開設了專用通關窗口,啟動「綠色通道」。據綿陽海關工作人員賈傳寶介紹,海外大熊貓「口糧」的通關時間嚴格控制在0.5個工作日內,關員直接前往現場進行檢疫。「為了減少葉片損傷,鮮竹採伐後很少採用清水進行清洗,這要求我們檢疫時更細緻,確保這份『口糧』沒有夾帶泥土,無病蟲害。」(成都海關供圖)

「運輸是最大的問題。」鍾穎說,疫情期間國際航班、寬體客機減少,工作人員改變了大熊貓食用竹的包裝方式,讓其可以通過小型客機運輸。在這場跨越千里的「口糧」接力中,只要大家齊心協力,辦法總比困難多。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今年5月中旬也曾向媒體表示,受疫情影響,國際航班運力下降,中國的鮮竹不能及時空運到加拿大。熊貓基地和加方商量,決定終止合作,讓大熊貓提前回國。

參考資料:

美國中文網,2020年8月5日,《加大熊貓回中國旅程仍未成行 面臨「斷炊」挑戰》

中新社,2020年8月5日,《中國旅加大熊貓提前回國旅程仍未成行 鮮竹面臨「斷炊」》

中新社,2020年5月12日,《中國旅加大熊貓受疫情影響將提前三年回國》

中新社,2020年2月20日,《跨越山海送「口糧」 海外大熊貓食無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bQxXMBeElxlkkaNnX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