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有十二正經,其起點或終點都在身體末梢。其中,六條走到雙手,停在十根指頭;六條通達腳趾趾端。每條經絡指(趾)端的穴位,即為井穴。祖國醫學典籍常將經脈之氣的運行以水流做比喻。井為古人取水的源頭,井穴,顧名思義,就是經脈的源頭,是經氣所出的位置,對周身臟腑、氣血、經脈之氣的調節十分重要。臨床中,井穴多用於急救,主治發熱、昏迷、休克、心胸煩悶等症,醫生會通過放血、針灸達到治療效果。日常生活中,按摩井穴則可以調養對應臟腑,起到養生保健效果,如清熱、醒腦、安神等。下面推薦幾個常用的井穴。
中沖穴——心包經。心包具有保證心臟正常運行的功能。捻動其井穴,可疏通心包經,引血歸經,各守其位,起到防治心臟疾病的效果。
商陽穴——大腸經。用拇指和食指揉捏對側手指的商陽穴,每次2分鐘,每日兩次,可緩解咽喉腫痛、牙痛、耳鳴、手指麻木等症狀。經常掐按此穴,還能旺盛大腸經的氣血,調節消化道功能。
關沖穴——三焦經。三焦經是氣道和水道,有行氣利水、醒神開竅的作用。用指甲掐關沖穴10秒,放鬆2秒後重複掐按,每側手指掐5次,可以解酒防醉。關沖還能治療咽喉痛、急性咽喉炎、緩解暈車等。
至陰穴——膀胱經。體內膀胱經的寒濕水氣由此外輸體表,按摩至陰可理氣活血、清頭明目。每天15點~17點膀胱經最旺盛時,用大拇指點按至陰穴,每側1~2分鐘,有清熱散風、通利下焦的作用。
隱白穴——脾經。脾經體內經脈的氣血由本穴外輸脾經體表經脈,每天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足大趾末節兩側,力度稍重,每次5分鐘,可緩解治療腹脹、泄瀉、便血、尿血、月經過多、帶下等症。
大敦穴——肝經。大敦穴是肝經的起始處,指壓「大敦」能使頭腦清晰、眼睛明亮。每天睡前強壓7~8秒此穴,然後慢慢吐氣,重複10次。如果早上起床後仍睏倦,適當按揉大敦可迅速清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wxfQ3EBfwtFQPkdZrH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