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一次來自英國倫敦的豪華收購,將沉寂已久的張松橋推至人前。
這個極少在鏡頭前露面的重慶商人,揮舞著支票,在遙遠的英格蘭以2.1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8.8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購入位於倫敦市中心黃金地段的超大型單棟豪宅。據英國媒體報道,該豪宅臨近英國最大的皇家公園海德公園,有7層高,占地約6萬平方英尺(約5574平方米)。
(豪宅實景圖,圖片來自澎湃新聞)
該筆交易刷新了英國的住宅房產交易記錄,亦是全球金額最高的住房交易之一。
值得關注的是,張松橋此次出手豪購,並非通過旗下的中渝置地,而是以其個人名義進行交易。在「海外包租公」的路上,張松橋又邁出了堅實而穩重的一步。
01
立志做「包租公」的張松橋,起家重慶。在龍湖和金科還在重慶大本營蹉跎的年代裡,張松橋和他的中渝置地,是重慶房地產市場不容置疑的代表。
憑藉房地產聲名遠播的張松橋,最早依靠倒賣電子晶片起家。1992年,頗有些積蓄的張松橋找到好友曾維才,聯合成立了中渝置地的前身重慶中渝物業,正式進軍房地產行業。同年,重慶中渝物業在重慶渝北區拿下逾2000畝生地進行開發。從無到有,推出重慶第一個高檔住宅項目——重慶加州花園。
(加州花園實景圖,圖片來自網絡)
儘管2020年初一場大火,讓重慶加州花園飽受車位不足、管理混亂的質疑,可在上世紀90年代,加州花園被譽為跨時代的作品:16棟16層至33層的超高層建築、逾56萬平方米的開發面積、創歷史性地容納超過3400家住戶,再加上讓人耳目一新的社區配套和物業服務。加州花園一時風頭無兩。甚至在1998年被重慶市政府授予重慶第一家「標誌性建築」的殊榮。
加州花園的成功,不僅給重慶百姓帶去了全新的居住概念,更幫助重慶中渝物業打開了市場知名度,為之後中渝在重慶的開疆拓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有了加州花園珠玉在前,中渝在重慶為核心的西南地區開始了順風順水的房地產開發歷程,並接連打造出加州城市花園、匯景台、重慶國際都會等項目,成為重慶第一個把住房賣到100萬平方米的企業。
隨著2006年,中渝置地在香港借殼上市,有了雄厚資金做支撐的中渝置地開始了其在西部區域的昂首拓局。巔峰期時,其在重慶、成都、貴陽及西安等區域擁有逾100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的土地。
在隨後2007年的胡潤百富排行榜上,張松橋以125億的身價成為當之無愧的「西南房企一哥」。
02
張松橋的地產夢在2013年發生了動搖。
2013全年,中渝置地物業銷售收入97.76億人民幣,是中渝置地房產史的巔峰。那之後,張松橋看低內地樓市,緊隨在偶像李嘉誠後,開啟了「賣賣賣」的拋售模式,戰略性撤出內地市場。為此,有人給張松橋起了個雅號,叫「重慶李嘉誠」。相比李嘉誠,張松橋在大陸市場的撤退更果斷、更徹底。
(張松橋參加兩會,圖片來自華夏時報)
2013年11月,張松橋倒貼7億將重慶照母山地塊轉讓給世茂房地產,等到中渝置地發布2016年財報時,其在內地的土儲已經售賣一空。前後用時不到3年,拋售土地貨值逾百億。
拋售土儲的同時,中渝置地也在緊鑼密鼓地清空旗下物業資產,等到2017年初,中渝置地徹底全身而退。更讓人嘆為觀止的是,目前連中渝置地的官網都被關停。張松橋揮一揮衣袖,沒留下半點雲彩。
相比在內地毫不吝嗇的「賣賣賣」模式,中渝置地在內地以外的市場開始了瘋狂的「買買買」模式。
中渝置地的「購物」主要分布在香港和英國。
在香港投資,素有「豪宅收割機」之稱的張松橋選擇了豪宅為主、物業為輔的戰略,先後買下了何東花園、彩星中心、中環世紀廣場等資產。
而在英國市場,張松橋更傾向於多元化布局,從2017年年初,中渝置地以2.92億英鎊的價格買下倫敦地標建築之一的沃達豐總部大廈起,先後買下了奶酪刨摩天輪100%股權、又1.8億英鎊參與懷特利購物中心重建,等等一系列投資,耗費逾200億人民幣
。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2017年7月萬達拋售海外資產時,中渝置地聯手富力接盤了萬達在倫敦的九榆樹廣場項目。該項目,張松橋共花費5.2億英鎊買下50%的股權。
而隨著張松橋以個人身份2.1億英鎊買下位於倫敦市中心黃金地段的豪宅,張松橋的海外置業版圖已經初具雛形,寫字樓、廣場商業、住宅公寓,從住房租賃到商業租賃,張松橋立志做個全方位的「海外包租公」。
03
從開發商變身包租公,中渝置地的營收迎來斷崖式下滑。
根據2019年中渝置地公布的半年報數據,2019年上半年,中渝置地總收入2.79億港元,同比2018年3.05億港元減少8.6%。集團的業務已經徹底轉變成在英國及澳洲擴展其物業投資及發展業務。
(圖片截自中渝置地2019半年報)
同期的龍湖和金科,收入分別是385.7億元人民幣和261億元人民幣。昔日的追趕者憑藉內地房產市場的蓬勃發展翻身,一度引領西南豪宅市場的大哥則在轉型中逐漸褪色。
在2019年中渝置地半年報發布現場,中渝置地副主席及董事總經理林孝文表示:「中渝置地正積極在內地市場尋找投資項目,希望在內地投資比重可以增加,尤其是一線城市。」
林孝文話音里蓄滿遺憾,很多人開始揣測,這是否會是中渝置地為重歸內地市場釋放的前期信號?是否意味著中渝置地將重新回歸內地市場拿地開發?
如果對林孝文有所了解,或許不該對他的話抱有太大期待。在2016年的一次股東大會上,林孝文就曾解答過關於中渝置地拋售國內資產的話題,當時林孝文曾篤定表示:「拋售的原因在於公司不看好二三線地區房產前景,套現所得資金將用於投資更高回報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等內地一線地區。」
可惜中渝置地的操作「出賣」了林孝文的「心」。順利套現的中渝置地不僅沒有進軍一線城市,反而直接將熱錢投向廣闊的海外市場。
將時間回撥到2018年,出走海外的中渝置地曾短暫地回內地投資。中渝置地聯合合作夥伴斥資4.85億元收購湖南、四川兩個物業開發項目。此外還花費9.8億元投資了一家中國房地產公司。
三次大手筆的投入,給旁觀者一種中渝歸來的錯覺。
幻想很快破滅,在2019年上半旬,中渝置地就出售了其中的湖南項目,2.7億購得,3.31億賣出,中渝置地不到一年就凈賺0.6億。
來的匆忙,走的徹底,中渝置地對內地市場始終抱有成見。未來中渝置地如果再次投資內陸市場,可能還會以低風險產品為主,以及時變現為主要投資模式。
參考文獻:
重慶晚報:中渝發展,讓您生活更美好
觀點地產網:中渝置地:去年出售項目套現近百億 將投入一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