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勐海鎮的一所學校,
有近2000名學生,
接受了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
先心病扶貧醫療隊的免費篩查。
先心病公益篩查活動持續時間2周,篩查的對象是當地幼兒園、中小學2至18歲的適齡兒童和青少年。
扶貧醫療隊此行12人,分工明確,富有經驗的心臟專科醫生走進教室為孩子們聽診初篩。聽音異常的孩子,則被安排彩超檢查,如有確診,便告知家長後續相關治療事宜,遇到經濟特別困難的家庭,醫療隊則會幫助申請免費手術。
梁莉雯:「我現在寫一張這個通知單給你們,我們醫院是什麼診斷,你怎麼聯繫我,如果你願意來了,你跟我說。」
雲南是先天性心臟病的高發省份,高原環境、生活習慣等因素造成雲南省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8%。
曹宇:「就是對疾病的認知,知曉率比較低,對疾病認知的情況不足,他可能不願意進一步的就診。以前我們遇到一個藏族的小姑娘,她的爸爸就說, 像她這種情況是上輩子做了什麼壞事了,這輩子的報應,所以就不願意給她進一步的治療。我們要給他做思想工作,要做通,實際這個是非常困難的。」
患兒家屬:「這樣說吧,等到病發的時候我再來找你們,不管你們在哪裡,我都找你們。」
曹宇:「我就告訴你,有可能發的時候晚了,來不及了。」
篩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數多、地方分散,醫生、設備在不同的學校之間接力賽跑。平時醫院裡專業嚴苛的檢查室,也因地制宜的被課桌、條凳等替代。有時為了給孩子帶來親切感,醫生甚至故意把白大褂脫掉。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能更多、更準確地開展篩查。
梁莉雯:「有什麼問題你可以在微信上問我,我不一定及時回復,但是我看見我肯定會回你。」
梁莉雯是扶貧醫療隊的領隊,她告訴我們:國家對先心病的救治力度越來越大,目前有不少免費手術治療的綠色通道,條件達到的患者都可以去申請。而篩查則是整個先心病救助流程中的基礎和前提。
梁莉雯:「但是我們發現單有救助是不夠的,所以我們2016年成立了這個篩查隊,我們覺得篩查在某種程度上,對社會的影響力,對老百姓健康的影響,對我們學術的教研發展,是高於救助的。」
本次篩查,有25個學校、幼兒園共一萬五千人接受了初篩,彩超檢查600人,其中有71人呈陽性,需要後續手術治療的23人。
曹宇:「今年幾歲啦?」
孩子:「六歲半。」
曹宇:「你這個看著有一個刀疤,是以前做過手術?幾歲做的?」
孩子:「兩歲做的。」
曹宇:「做的什麼手術你知道嗎?」
孩子:「心臟手術。」
曹宇:「做完以後現在還痛不痛?」
孩子:「不痛了。」
曹宇:「先天性心臟病早期發現,心臟沒有明顯擴大,動脈壓力不高的情況下,像這種情況,如果手術的話是可以達到完全治癒的。」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先心病扶貧醫療隊自2016年正式成立以來,已經走過全省10個州市,對十二萬餘例兒童進行了先天性心臟病篩查。篩查出陽性患者500餘例,醫院開通了綠色救治通道對先心病患兒實施救治,已完成救治90%以上,成功率100%。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院長 蔣立虹:「患者和家屬一定要相信我們醫務人員給大家提供的篩查機會,先天性心臟病是可以治療,早發現早治療,他就可以回歸成正常的小孩,所以對社會對家庭都是非常好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