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價值線研究院
作者:文林
編輯:價值線 小精
輾轉於新三板和A股的邁得醫療,在經曆數次IPO的擱淺後將目光瞄向科創板,屢敗屢戰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邁得醫療致力於為醫用耗材生產企業提供智能製造相關的設備及系統,主要產品包括安全輸注類、血液凈化類兩大類設備。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邁得醫療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39億元、1.73億元以及2.15億元;當期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2340萬元、5584萬元以及5601萬元。
邁得醫療曾在2015年掛牌新三板,但掛牌不久公司就開始覬覦A股市場。在2017年6月向上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但因為其保薦券商國信證券違規,最終無疾而終;之後在2018年3月邁得醫療再度向上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但又於2018年年底主動撤回IPO申請,而後更換了保薦機構並開始向科創板發起衝擊。
對於邁得醫療一波三折的坎坷上市路,外界諸多聲音認為其屢戰屢敗是因其「帶病上市」,諸如子公司資本抵債、核心技術人員頻繁離職、信披數據打架等等。價值線研究員在深究之後發現,公司的「頑疾」還不僅於此,其科創板之路難言樂觀。
1
銷售數據「打架」 主要客戶曾因取得虛開發票遭處罰
報告期內,邁得醫療整體營收保持增長態勢,來自於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穩中有升,但其前五大客戶變動較大。
招股書顯示,2016年和20017年邁得醫療的第一大客戶江西洪達在2018年退出前五的名單中。2018年前五名單中第三至第五位的河南曙光、江西益康和康德萊在報告期內首次進入前五名單。
針對主要客戶變動較大,邁得醫療並未在招股書中做出任何解釋。「對於IPO企業,公司主要客戶的較大變動會引起證監會審核機構的注意,因為變動較大會影響公司營收可持續增長,容易造成上市後業績變臉。邁得醫療應當在招股書做出解釋。」一位投行人士表示。
然而,邁得醫療主要客戶的變動並沒有給公司前五大銷售金額造成影響。招股書顯示,2018年公司向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為1.45億元,較2017年0.98億元,增長了48%,遠超同期營業收入增長幅度。
除上述「反常」外,價值線研究員對比報告期內各主要客戶銷售金額占營收比例,發現2018年公司的前五客戶銷售情況同其他年度似乎有些異常。
招股書顯示,2018年邁得醫療向第二至第四位客戶的銷售金額相差不大,均在2200萬至2400萬元左右,占營收比例均在11%上下。而2016和2017年第二至第四位客戶不論是合作金額還是占營收比例,相差幅度都較大。為何2018年幾家大客戶銷售額如此「整齊劃一」?不由引人生疑。
如果說,上述現象只是純屬巧合,那麼接下來的數據「打架」邁得醫療就得好好解釋下。
招股書顯示,2018年邁得醫療第一大客戶三鑫醫療向公司採購金額4948.59萬元,較2017年的884.86萬元大幅飆升459%。
由於三鑫醫療是上市公司,價值線研究員查閱公司披露的2018年年報。根據年報顯示三鑫醫療並沒有直接披露供應商名稱,但公司向第一大供應商採購的金額為4594.3萬元,而這個數據跟邁得醫療披露的相差354.29萬元,很明顯出現數據「打架」的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首次進入公司前五的江西益康向公司採購的金額為2396.55萬元,該公司曾在2014年因「取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遭到行政處罰。而有此前科,是否會在邁得醫療上重蹈覆轍值得思考。
近期,資本市場上諸如ST天寶、群鑫科技等上市公司紛紛爆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違法行為被監管機構立案調查,也直接導致公司股價劇烈波動,使得中小股民利益受到損害。
「通常,多數違法虛開發票是為幫助企業非法取得避稅收益。而對於擬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虛開發票的另一種目的是,為達到上市或者融資目的,公司之間相互對開發票虛增業績。許多企業甚至心甘情願地多繳稅收,利用政策邊緣製造業績「泡沫」,粉飾財務報表,這就給股民利益損失埋下隱患。」有業內人士表示。
2
股東謀求套現 提前鎖定財富
也許是公司上市之路過於坎坷,以至於實控人和定向增發進來的股東紛紛急於通過老股轉讓實現套現。
根據邁得醫療招股說明書:公司本次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既包括公司公開發行的新股,也包括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即老股轉讓)。
從邁得醫療的歷史沿革可知,公司在新三板掛牌掛牌之後僅在2016年2月進行了一次定向增發,引入陳根財、顏燕晶、葉文岳、胡紅英4名自然人投資者,定增的股票於2016年4月13日上市。
按照本次老股轉讓名單,上述4個人均有不同數量的老股轉讓。而根據招股書披露的老股轉讓條件,需滿足「本次公開發售的股東應為截止公司2018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本次發行方案的表決之日持股滿36個月的股東。」
根據邁得醫療的公告,公司在2019年4月30日審議通過本次發行方案,僅比需滿足的條件多出17天。顯然,上述4位自然人投資者是踩著線進行老股轉讓。
「老股轉讓政策的推出和高價、高市盈率發行,讓大小非提前高價套現成為可能,這樣擁有老股轉讓的股東在上市即鎖定財富,而邁得醫療定增引入的投資者急於套現,顯然僅僅是為了賺取差價而來,並非看好公司長期投資價值。」有業內人士表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定向增發引入的自然人之一陳根財,認購股數122.4萬股,占總定增股數45.3%。價值線研究員調查發現,陳根財是原上市公司金磊股份的原實際控制人之一,而金磊股份的ipo和上市後的持續督導也是邁得醫療的原保薦機構國信證券,且兩公司保薦負責人均為李敬濤。
是否因國信證券李敬濤的牽線搭橋,才讓陳根財在上市前夕突擊入股,並獲得定增近一半的股份,享受資本市場帶來的財富暴增的機遇?
值得玩味的是,金磊股份從2011年10月上市後不到3年的時間就被完美世界借殼,而賣殼的原因是上市之後業績的連年虧損。價值線研究員查閱金磊股份上市時的相關媒體報道,發現被報道出來的諸多問題都與邁得醫療驚人相似,這也好解釋,畢竟都出自於同一個保薦機構且同一個保薦人的「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