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火車站,中國火車站界獨一無二的存在

2019-11-27   姑蘇好時光

很多坐高鐵、動車來蘇州的旅客,一走下車廂就能感受到「最美火車站」——蘇州站撲面而來的江南韻味。

頭頂是波浪式的菱形空間網架,左右是雕花鏤空落地窗,減少了建築的壓迫感,連站內的商鋪都像是仿造了蘇式樓閣而建,處處流露出蘇州的精緻、典雅,在「火車站界」算得上是別出一格。

你在蘇州站內隨便拍張自拍,只要稍微露出一點錯落有致的菱形空間內頂,發到朋友圈,別人看了就能立馬知道:「這是在蘇州站!」

其實蘇州一共有四個火車站(市區範圍),除蘇州站外,還有蘇州北站、蘇州園區站和蘇州新區站。

當然蘇州人說火車站多半指的就是姑蘇區的蘇州站,老蘇州還會親切地稱之為老火車站。雖然現在她的模樣大氣清秀,但其實她已經有百年的歷史了。

蘇州站就在古城北大門,再往北就是平江新城。往南進了平門、齊門就是北寺塔、桃花塢。自從誕生以來,蘇州站都是蘇州城重要的、客流量最大的交通樞紐。

現在的蘇州站整體上呈倒梯形,乍一看有些像世博會眾多展館中的中國館,不同的是它洋溢著一種老城的「古色古香」,外部依舊是菱形的變形和排列,和對面的護城河、老城門的建築風格保持一致,站在蘇州站的廣場上,就像是已經邁進古城景區里了。

回到1906年,那是清末光緒年間,蘇州站就已建成。當時車站面積僅有205平方米,站台一共就2座,可是就這麼大點的車站總造價就高達7萬多銀元

大家可能對這個數字沒什麼感覺,我們來舉個例子。魯迅先生在1919年買下了北京八道灣(什剎海西北面)的一套房子,三進的四合院,30多間屋子。

1908年蘇州站

1919年蘇州站

我們今天看來這房子價格絕對破億,而當年的價格就是3500大洋(銀元)。可見當時的200平的蘇州火車站就相當於20套北京二環內的四合院,絕對算是大手筆了。

還是說回我們的火車站吧。1937年,抗戰時期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戰役之一——淞滬會戰爆發,當時已經改名為吳縣站的火車站也沒能倖免,被日軍炸掉了近一半的建築。

1937年蘇州站

後來日軍侵占了這裡,把它換名成「蘇州驛」還不算,甚至還改建成了一座碉堡,設置了炮眼,讓火車站也成了軍事據點。後來幾經輾轉,終於在1946年得到修復,恢復了原名「蘇州站」。

蘇州火車站先後三次大規模擴建,第一次就是在抗日戰爭結束,也就是恢復舊名的12年後,擴建後的蘇州火車站廣場面積達到了12000多平方米。而到了1979年,許多老蘇州記憶里最深刻的那個白牆綠瓦的火車站就在原地重生。

那時候,蘇州站拆除了原站屋,按照一等站的規格進行蘇州站的修建。到了1982年就正式升格成了客貨一等站,還順道收穫了「蘇州最優秀建築」的稱號。

當然,火車站作為一大交通命脈,日日車來人往,夜夜川流不息,建設方面自然不能停滯不前,趕不上時代潮流。

歷經百年滄桑的蘇州火車站從2006年開始,就不斷地在接受改造,不僅在外表上不斷美化,而且還擴建了蘇州站屬特大客運站,設置京滬普速車場和滬寧城際車場,逐漸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樣恢弘大氣的「蘇州站」。

無人機高空攝影攝 | 陳建行 蘇州園林大師、著名攝影家

無人機高空攝影攝 | 陳藝 蘇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雖然蘇州站散發著古樸的氣質,但是在服務上一點也不遜色。出入站自動人臉識別肯定要安排上,並且秉承「以人為本,以流為主」的理念,採用汽車客流上進下出、步行客流平進下出、地鐵客流下進下出的方式,讓旅客進出站更加順暢。

這樣現代科技與蘇州古韻相結合的蘇州站是蘇州投資最多、建設規模最大的公共設施之一,榮獲「中國建築設計獎」可以說當之無愧,這是無數第一次來蘇州的朋友踏上古城的第一步,也是他們對這座城市最準確的蘇州初印象

至今,蘇州火車站已經走過113個春秋,不論是被叫做蘇州站、蘇州驛還是吳縣站,這座有百年歷史,經歷過吳中大地風雨滄桑的蘇州站,也一同見證著蘇州城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