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物業人」要涼!社會淘汰你,根本不會跟你打招呼

2019-09-06     物業小常識

事到如今,物業人,你還在被動服務「業主」嗎?

物業服務可分為兩種,被動服務和主動服務。被動服務即報修式,有報即修,隨報隨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應急式服務方式。這種報修式服務方式應時應用,公示電話、服務指南,二十四小時接聽報修。不可否認,應急服務是物業服務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和必要手段,但如果只提供被動式應急服務是不夠的,它會使物業服務存在缺陷和盲區,它不能預防一些突發問題和不可預見的事故。管線堵塞漏水、對講防盜門失靈等終究不會致人傷害、造成惡果,但如果是井蓋塌陷破裂、牆皮脫落、冰掛砸人等就會發生意外。

遼寧省某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新接手鳳城市一個40萬平方米、5,000住戶、23,000口人的大型河畔小區,外觀整體很好,環境優美、輕鬆舒適、錯落有致,華麗外表令人驚嘆,令能入住此地的業主感到自豪和榮幸。但漂亮外表掩蓋下的設計缺陷和局部施工質量問題卻令諸多業主有些懊惱,給日常生活也帶來很多不便。消防、報警、對講可視裝置失靈、房屋漏水、牆體發霉、下水堵塞、道路窨井分布暴露過多等問題盡顯出來。該小區前期物管因資質有限,又因物業在保修期內,有問題就一報開發商應付了事,積累遺留了許多問題,使業主對物管產生了不信任。新物業接手後,一是組織專業人員對小區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勘察檢驗摸底,二是逐戶發出通知,讓五千住戶自行申報,設專人接待,用半月時間統計掌握了全部數據和隱患,及時制定維修和改造方案並組織實施,排除了潛在的故障隱患,避免接管後陷入「被動報修」的狀態。

主動服務就是服務在先,把可知不可知、可預見不可預見的物業隱患檢測在先。物管的靈魂是務實,進行經常性的檢測和維護可以發現並預防很多故障隱患,使其保持常態。對於運行使用中的樓宇建築、水暖管線、電氣設施設備等建立定期檢查維護機制,根據新舊程度作出定期和階段性保養維護計劃,可減少報修率減少事故隱患。如遼寧鳳城陽光小區,2007年明光物業接管當年該小區各類報修達300餘件,涉賠問題時有發生。2008年明光物業對該小區進行主動維護改造,投入資金20萬元,雖比同年維修成本略高但所帶來的效益卻顯而易見,2009年至2011年每年各類報修不到40件,報修率下降80%,災害事故為零。

物業設施設備的一些基本構成,在材料使用、建築設計、施工質量等都存在很多差異和變數,在圖紙和理論上可能都是可行的,但如果使用質差的磚、水泥或風吹雨淋水蝕,就會發生變化,裂縫、脫皮、直至脫落。各種管線的材質、安裝工藝,電梯的使用頻率等等都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和變數,只有通過經常性檢測才能發現問題,通過定期保養維護控制故障延其壽命。特別在土建方面對一些要害部位如牆體、樓蓋邊緣、瓷磚、雕檐等建築細節要作為經常關注檢測維護的重點。小區內的很多窨井,因施工質量和汽車重力碾壓,都會發生變化,破裂塌陷,如不進行經常檢查,窨井就會變陷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oUjCm0BJleJMoPMlBpn.html



物業費構成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