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之怪:鮮花入菜,蟲蟻下酒

2021-03-09     小企9999的吃喝玩樂

原標題:雲南之怪:鮮花入菜,蟲蟻下酒

雲南之怪:鮮花入菜,蟲蟻下酒

BY小企9999

雲南由於其獨特的地理風貌,特殊的氣候狀況,多彩的民族風情,奇特的風俗習慣,產生許多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奇異現象。

你說奇怪不奇怪,雲南就有十八怪:

四季衣服同穿戴,常年能出好瓜菜;

摘下草帽當鍋蓋,三個蚊子一盤菜;

螞蚱當作下酒菜,竹筒當作水煙袋;

鮮花四季開不敗, 腳趾常年露在外

在我看來,雲南第十八怪之外完全可以再加一怪:嚼花宛如吃青菜。

鮮花入饌,在別的地方更像一件風雅事,帶有自我陶醉或表演的意味。但在雲南,根本就是家常便飯。各種其他地方人們用來陶冶情操的花花草草,被他們開發得淋漓盡致,大都供奉五臟廟。

先看下圖這一籠米飯?三種顏色分別由染飯花(黃色),紫蘭藤(紫色),紅蘭草(紅色)的汁液染成後蒸來,組合在一起,奪目耀眼。且吃起來並無彆扭的氣味和不良感受。您看了是不是也有躍躍欲試之感?  微信一曬,雲南朋友那頭還說:才三種顏色,太少!確實,還可以有被染成黑色,青色,藍色的米做成五彩飯,甚至七彩飯。可是,世上有句話叫過猶不及,就拍照後的視覺效果而言,色系太複雜反而不美。

這是一盆石榴花托炒臘肉,那些個石榴花托形狀特別,吃起來口感脆中帶有少許的韌,在這盤菜面前,大多數人恐怕會跟我一樣:舉箸舍肉頻顧花。

木瓜豬蹄湯:一定是酸木瓜的逸氣沖淡或平衡了豬蹄的俗氣,這鍋湯就此變得更加引人入勝且沒有多少肥膩感。害我多啃好幾塊,喝了好幾碗。

九層塔炒牛肉末:九層塔如今大家不陌生,台式三杯雞潮式海瓜子裡大把。但人家跟肉末辣椒簡單這麼一炒,再盛放在芭蕉葉上,是不是頓時異族情調頓生,傣味十足?有些地方更猛,可以在這樣的小炒中再加入螞蟻蛋,那種微酸的獨特口味甚是迷人。

茉莉花蒸蛋:喝過茉莉花茶的人會覺得,那種花香似乎是可溶於水的。這蒸蛋,用的是鮮花,不像花茶納雍用許多去薰陶,所以並沒有那麼香,但是看到熟悉的蒸蛋上突然出現許多茉莉花骨朵,心情頓時格外愉快有木有。

幾乎每一家小吃店都能提供免費的薄荷葉,看人家隔這個的感覺就像其他地方擱蔥花一樣自如。能吃多少加多少,您請自便。

到雲南不喝不行的木瓜水。重點在於用玫瑰花蜜制而成的玫瑰糖,讓簡單的涼粉有了不平凡的氣質。真心好喝撒。因為這個,夥伴們得出一個結論:我不是不喜歡甜味,關鍵在於甜得是不是稱我心。

在蒙自,雲南人愛吃的早餐米線里往往會有菊花瓣的嬌嫩身影。

我的老家漳州盛產香蕉,但是我們就不懂得芭蕉花也可以作為一種食材,都和香蕉皮芭蕉葉一起當做廚餘垃圾處理。

在元陽人的廚房裡,我驚訝的看到熟悉的芭蕉花,趕緊點一盤嘗嘗,沒成想這花炒出來脆嫩可口,相當好吃呢!

除了把各色鮮花開發成食材,在雲南,餐桌上出現蟲菜也算司空將。常見的螞蚱,蜂蛹,知了,到別處少有的竹節蟲,竹蜻蜓,甚至更猙獰的蜈蚣,蠍子......更鮮花一樣家常菜呢。這種乾坤大挪移似的視覺轉換很容易讓姑娘們尖叫,但是吃過之後,多數都贊好。

在雲南有句話說:一動就是肉,一綠就是菜。充分表達了雲南人對食材資源的認識範疇有多麼廣泛。上圖中的炸蜂蛹,炸竹蟲跟花生米一樣,是非常受歡迎的下酒菜,當然這兩種東西不像花生米很容易獲得。

炸過的竹蟲口感極酥,咀嚼起來有明顯的脂香油香。外地的遊客只要敢於吃上幾枚,或許就停不下嘴哦。

傣家人的餐館裡也常見下酒的蟲菜,油炸過的小螞蚱也很不錯!

比起竹蟲和蜂蛹更加猙獰的蟲蟲食物還有炸蜘蛛,炸蜈蚣,炸蠍子,大螞蚱等,對於這些,一般的外地朋友往往不敢輕易嘗試。

在雲南,甚至連大家熟悉的燒烤,也很有特色,值得專列一篇。

吃這個問題上,同屬南蠻,沾沾自喜無所不吃的我對雲南,真的是充滿尊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Ot-FngB9wjdwRpvONq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