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超哪雞賊?

2019-07-20     天天有味

鄧超和俞白眉再次聯手交出了一份電影答卷——《銀河補習班》

這次他們仿佛下了大功夫:

「批判現實應試教育,強調素質教育」

「敲打每一個父母的心,最難得的父子情」

「橫跨時代30年,老少皆宜」

「太空人為國爭光」

每一個標籤打出來,都足以狠狠的戳中我們的心。

就像是一場饕餮盛宴,無論擺上什麼菜品,都是有滋有味的,幾乎集齊了當今電影的制勝法則。




如果不出意外,這應該是一部無數人為之淚流滿面為之吶喊的電影。

甚至有電影博主在電影上映前五天就口口聲聲說「五天之後你一定會哭著為它刷屏」。

我真的哭了,也真的刷屏了。

但說實話,是被氣哭的,刷屏也是為了吐槽,所以想看我夸這部電影的讀者可以不必往下看了。




說實話我真的從來沒想過電影能拍成這樣,整整147分鐘,每一分鐘我都想快進,每一分鐘我都想睡覺,但它硬是憑藉著三分鐘一場大戲的規律吵吵鬧鬧的你連想放空想轉移注意力都沒辦法。

看完之後,我腿軟頭軟,緩了足足一個晚上。

如果豆瓣有負分機制,我會毫不猶豫地扣上它繞地球兩圈的負分。


(文章難免有劇透,如果介意的讀者可以看過電影自行評判後再繼續看。)


第一爛在於堆砌。

不是普通的堆砌,是非常討巧的,「我知道你看到這種情節會哭,所以我就給你放這種情節」的惡劣的討巧的堆砌。




文章開頭提出了很多標籤,有關親情,有關教育,有關國家,鄧超和俞白眉全都拍了,而且拍的整整齊齊一個不落。

就像是一大鍋菜,什麼味道都給你來一點兒,甜的鹹的辣的,怎麼著?味道怪了?

沒關係,但凡你覺得其中一種味道合適都行。

先說教育和親情。

鄧超飾演的馬皓文是一名橋樑工程師,正當他倍兒驕傲對著兒子馬飛炫耀的時候——哐的一聲,橋塌了,馬皓文進去了。




再出來的時候,馬飛被妻子任素汐送進了寄宿學校,而且正趕巧學校說要開除性格叛逆,違反校規的馬飛。

鄧超一聽就急了。

我兒子這麼好,你憑什麼把他送進寄宿學校不管他,還說開除就開除?我兒子就算「缺根弦」,那也是我兒子。

教導主任一聽,行啊,要是你兒子進了班級前十,我就不開除他。

你等著,不僅班級前十,我要是讓他進了年級前十你怎麼說?

要知道,當時即將被開除的馬飛,全校倒數第一。




為了讓馬飛考進前十,鄧超做了什麼呢?他拿了一把尺子,告訴兒子這些書才11cm厚,你每天吃透0.1cm,到期末考試前就足夠了。

行,兒子覺得挺好的,困難分化到每天來似乎看起來變小了。而且爸爸這麼挺自己,不努力也不行是吧。

所以整整兩個月,兩個人就在那翻著書玩,也不說找考點,也不講題,馬飛就像是如有神助一般自己看書都看懂了。

到了期中,倒數第五。

多好,進步了四名,鄧超喜笑顏開,覺得自己的兒子超級聰明。




然後帶著他遊山玩水,看花看草,給他做飛機模型,期末考試前帶他翹課不複習一路向北去看航空展。

最後期末了,馬飛真的進了前十。

hello?請問一下是哪裡來的天才兒童,不看書,不複習,每天玩玩航模,看看航展,和花花草草互動一下就能直接進步幾百名?

莫非是在在和爸爸捉迷藏的過程中遇上了哪位高人傳授了武功從此成為不倒的傳說?




這種進步不僅是學習上的哦,馬皓文帶馬飛遊山玩水的時候,還恰好碰到了百年不遇的98年大洪水,還恰好走散了,馬飛還恰好被遺留在了洪水之中。

馬皓文怎麼做的?喊啊!

「兒子,我是爸爸!我是爸爸!如果你聽到我說話,聽我說,想——辦——法——相信自己,你可以想到辦法的。」

然後在洪水中已經泡了好幾個小時,甚至數度被水沒過頭頂的馬飛如有神助一般的,靠著自己游出來了???




行吧,咱以後遇到問題也給自己打打氣:「想辦法,想——辦——法——」

為了展現二人間的親情,《銀河補習班》也用上了偶像劇中一哭二鬧三上吊的老戲碼。

剛出獄的鄧超並不被兒子馬飛所接受,怎麼辦呢?找輛車撞他啊!

古有英雄救美,今有爸爸救孩子。多好。

然後我們看到被撞了的鄧超一點事兒都沒有,還能被兒子瘋狂的用小拳拳猛錘幾下。兩人好了。




橋塌了又進了監獄,出來不好找工作,以往pass掉的面試者在兒子面前瘋狂羞辱了自己。馬皓文怎麼做?先賺他800塊。

你就算看不起我也得看得起我的技術吧,800塊輕鬆到手。兒子內心默念:爸爸的橋永遠不會塌。(9幾年,800塊,一天,要知道當時正常白領工資是一個月300元:))

就當我們都以為從此以後鄧超會和面試者一起合作蓋房子從此走上康莊大道的時候,他幹什麼了?

兒子要電腦。

我砸鍋賣鐵,街頭搬磚乃至賣血也得給他買!




買來幹什麼?

不知道。

為什麼不先考慮一起當個包工頭,掙個錢?(按照一個技術800塊的設定,掙到買電腦的錢也不難吧?)

不知道。

為什麼不先賣手錶,買值錢的東西?

不知道。

最後這台電腦有什麼作用?除了體現鄧超飾演的馬皓文無條件答應兒子的所有要求,超級愛兒子為了他什麼都能做之外,無用。



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整部電影的每一個情節,都是高潮。這是正兒八經的三分鐘一個小高潮,五分鐘一個大高潮啊。

爸爸坐牢了,兒子要被開除了,兒子被打了,兒子走散了,爸爸獻血了... ...

各種情節一浪打一浪,前浪還沒落下就被後浪拍死了,觀眾根本移不開注意力去干其他的事。

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什麼都講了,什麼都沒有講清楚。




馬飛從倒數第一考到年級前十靠的是什麼?

馬皓文砸鍋賣鐵買電腦最後有什麼意義?

馬皓文不顧學校安排硬要帶著兒子在期末考前逃學出去玩是為了什麼?

沒有任何交代,沒有前因後果,打著「素質教育」的大旗,編劇和主創都「想當然」地做了一場夢。

俞白眉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那些不相信馬飛成績突飛猛進的觀眾,是不準備進步的觀眾。



因為他們沒有努力過,人生中缺乏一次這樣的經驗,所以才不相信。


發現他們自相矛盾的地方了沒有?電影中有哪些地方有體現馬飛努力過?是去草叢裡打滾?還是和馬皓文千里迢迢去看航展?抑或是每天帶著模型飛機飛過來飛過去?

還是那些爸爸給他灌的教育雞湯?

「你只要一直想,一直想,就可以做成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醍醐灌頂。




第二爛,爛在雞賊與雞肋。

無論是任何戲劇作品,頭一個該警惕的都該是人物臉譜化。《銀河補習班》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正面的馬皓文,人生中沒有一個污點。

除了橋塌了這件事,其他所有事都和他無關。就連一群十幾歲的小孩子圍攻他的兒子,他都不報警不教育,只管幫兒子挨打就行了。

而且橋塌了還是善良的他被暗算了,替別人背的黑鍋。




至於反派教導主任,那就是從頭到腳爛到了骨子裡。

孩子不聽話?看閒書?開除。

為了不讓馬飛進年級前十,非得給他略微偏題的作文打0分?

逼著養子學習,最後因為成績不好被他嫌棄直接跳樓了?

沒記錯的話,這是所公辦學校吧?這個意思是學校是教導主任的一言堂嗎?說開除就開除,說停職就停職,兒子跳樓了成了全校的不可說?

我只想問一句:校長呢?教委呢?教育局呢?




這種強行將人物臉譜化,試圖讓原本充滿bug的劇情看起來熱血且合理的做法十分雞賊不說,而且完全違背常理。

顯然,這又是編劇和主創們「想當然」的結果。

再說雞肋,白宇究竟是來幹什麼的啊????

馬飛當了太空人他爸不該開心嗎???為什麼他爸從來不來看他啊???而且八百年不見的爸爸,好不容易遇到了好消息來跟他說,他直接表態:

這對我來講不是好消息,過了這麼多年,你再追求當時橋塌了的真相毫無意義,還會給我帶來麻煩。

等等,為什麼會是麻煩?哦,因為領導說了,你要是想上天,你爸就不能再鬧了。

(這真的不是抹黑嗎???被冤枉的人想要洗清冤屈這件事,竟然成了瞎胡鬧?而且領導還表示支持,將這件事作為威脅???)




轉過頭來看,一向是爸爸驕傲,跟著爸爸「素質教育」旗幟走,聽過無數毒雞湯的馬飛在這個時候再也不去想爸爸的橋塌沒塌了,反而告訴父親:你別求正義了。

hello???追求正義與公平難道不是人最基本的底線嗎?

這麼多年的「素質教育」,最後教出來的優秀的兒子是這樣的?

鄧超終於在電影里說了一句人話了:我這麼多年的教育是失敗的。

失敗了,然後呢?

沒有然後了!!




白宇飾演的成年馬飛上天之後遇到了問題可能喪生,然後瘋狂回憶自己小時候的事情,父親給自己灌過的毒雞湯,最後再次「想出了辦法」,成功回到地球。

大團圓結局,兒子說:我也是第一次當兒子。(居然照搬1988裡面「第一次當爸爸」的梗!)

OK,fine.

這一段演了整整20分鐘,意義在哪裡?為了讓馬飛接上爸爸的梗?說出「兒子也是第一次當兒子」?




第三爛,爛在主創。

這是鄧超和俞白眉的第三部作品了!!!第三部了!!!

徐崢拍了爛片之後微博道歉,王寶強《大鬧天竺》之後領了金掃帚獎,再不提當導演,鄧超呢?

我拍啊!《分手大師》被罵?沒關係,賺錢。《惡棍天使》又撲了?多大點事兒,票房還不是在那裡。鄧超和俞白眉的捆綁,幾乎成了業界噩夢。




人們都以為鄧超和俞白眉簽了對賭協議,紛紛聲援他:超哥你要是被綁架了你就眨眨眼。

人家眼睛都不眨,該拍的爛片照樣拍。

你說我爛,行,那我把所有能讓你哭的元素都找出來擺在一起,還不夠好嗎還不夠真誠嗎?

錢是兩個人掙的,為什麼所有人都在抨擊俞白眉,卻很少有人罵鄧超?

因為大家對他還有希望,他是一名非常優秀且敬業的藝術工作者,很多人都不忍心罵他。




《影》《中國合伙人》《乘風破浪》《烈日灼心》,每一部都可以看到鄧超對於演藝事業的敬畏之心,可以看到他作為一名演員的進步。

而他利用的,恰恰是觀眾對他的不忍。

和俞白眉合作真的是被綁架了嗎?這種小兒科的藉口,也只有真愛他的觀眾才信。兩人合作這麼多部,被罵了這麼多次,鄧超真的看不到嗎?

我不信。這不過是被敬業和電影夢包裹的「利益共同體」罷了。




再說營銷,真的,我求求國內各大電影營銷部門發發善心吧。

《銀河補習班》整整點映了一周,可以說是有史以來點映期最長的電影之一了,而且排片量和正式上映的時候幾乎沒有差異。

它的口碑爆發期也在點映期,上一周,不用我說,各位讀者應該都記得人人誇讚《銀河補習班》的盛況吧。

很多人都害怕鄧超和俞白眉的組合,於是營銷方特別聰明,先抑後揚。




翻看上一周讚賞的影評,每一篇的開篇必定都有:我本來都不相信鄧超和俞白眉了;我原本覺得他們不行;看到主創我就沒精神了之類的話。

然後再一點點描繪這部電影的宏偉藍圖,它提到了我們最關心的「素質教育」,國內少有的講述父子情的電影,跨越時代30年,講述了恢弘的變遷... ...

我是在點映期看的,說實話看到中間我還不太相信這是各路電影人盛讚的一部影片,我甚至懷疑過自己的感覺出了錯。

難道是我不會欣賞電影了?我沒有看懂他們講的什麼?




上網一搜,豆瓣評分超高,很多人都說看哭了,太感動了,是中國版的《摔跤吧爸爸》。

這種感覺就像是現實版的「皇帝的新衣」,難道只有我一個人看不到他根本沒穿衣服嗎?還是說,是我不夠聰明我不懂電影?

上映之後,口碑一路往下掉,豆瓣評分滑鐵盧。




我不得不說,幸好它的口碑掉了,幸好。

至少這說明了,就算有那麼多穿著「皇帝的新衣」的電影,觀眾的審美還沒有完全受到他們的影響,還有自己的判斷能力。

作為一名觀眾,我只想說:

這件「新衣服」,我真的不想穿。

這碗毒雞湯,也求求你別再往我嘴裡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OpHE2wBmyVoG_1ZhY5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