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一歲時抓周,握著毛筆胡亂寫了個字,康熙看到後臉色瞬變!

2020-08-08     坤麗科技

原標題:雍正一歲時抓周,握著毛筆胡亂寫了個字,康熙看到後臉色瞬變!

說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可不能少了「抓周」這一非常有紀念性的活動。不過在我們的現代社會當中,我們只能通過在電視劇中才能偶爾了解一點。這個抓周呢,有害幾個名字,它還叫拭兒、試晬、拈周、試周。這是一個流傳已久的風俗,是在小孩子周歲時用來預測主人公的前途和性情的一種儀式,也是為周歲的小孩子慶祝第一個生日的一種方式。這個儀式的核心呢,說實在也是大人們對生命延續,順利和興旺的一種美好祝願,也更加反映了父母對子女的舐犢情深。

說是一種儀式,自然也有它自己的一些進行程序:它一般會在中午吃長壽麵之前舉行這個儀式。一些富人家比較講究,擺的東西樣式自然也是比較多,他們會在桌子上擺上:印章,三教經書,文房四寶,算盤,帳冊,首飾,胭脂等等另外要是女孩的話,還要再加一些鏟子繡線等等。因為這些東西本身也有著一定的寓意:如果孩子先抓了印章的話,那麼以後就會官運亨通;如果是文具的話,那麼以後肯定練得一手好文筆,高得狀元;要是拿了算盤的話,那可能就會網上也得方向發展……總之,在孩子一周歲的時候,大人們就對他們期望頗深了,也寄予了他們的厚望。

這延續了幾千年的慶歲習俗,作為一代帝王的雍正也不例外。雍正呢,是那康熙的第四位皇子,但由於他的母親地位並不太高,所以導致他的出身也是很平凡,因此在一開始,並沒有得到康熙的重視。另一方面,古代人比較看重血統,自然而然血統高貴的胤礽,乃是正宮所出,是理所當然的繼承人。而且胤礽也不是沒有能力,從小在各個方面都盡情展示了他的聰慧可愛,因此深得皇帝喜愛,早早被立了太子。但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這雍正雖然開始時不被重視,但是後來的人生了衛視一鳴驚人啊。

說到底,這雍正再怎麼平凡,也是出身皇室的人,所以在他周歲的時候,康熙也是為他舉辦了一場相當盛大的宴會,每個皇子自然都躲不了抓周這一程序,康熙也希望能夠通過這個儀式,來預測自己各個兒子以後的發展。在這雍正的抓周儀式上啊,小小孩子,別的什麼都不多看一眼,轉了一圈就向毛筆爬去,並且抓在自己的手裡不肯撒手。康熙讓太監拿來紙墨,小雍正在上面就胡亂地花了一個「敕」字。不寫不知道,他這一畫可把康熙嚇一跳。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敕」字,正是每個帝王平時在批閱奏摺是長協的字。或許從那個時候,就預示著雍正會成為一代帝王了吧。

雍正一歲時抓周,握著毛筆胡亂寫了個字,康熙看到後臉色瞬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LbQy3MBURTf-Dn5p48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