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湖新勢力 2019「閾限人:王墨石藝術計劃」12月21日開幕

2019-12-20     壹號收藏

展覽海報


展覽名稱:湯湖新勢力 2019 「閾限人:王墨石 藝術計劃」

主辦單位: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湖北大學藝術學院、湯湖美術館

承辦單位:湯湖美術館

策展人:魏光慶

學術主持 :冀少峰

藝術總監 :許開強

展覽時間:2019.12.21-2020.5.20

開幕時間 :2019.12.21(星期六)上午10:30

展覽地點:湯湖美術館3號廳


漂浮的根——讀王墨石的藝術


冀少峰 / 學術主持 / 湖北美術館館長


王墨石屬於典型的千禧一代,他的視覺圖像表達和其師輩父輩存在著明顯差異。國家敘事,社會視角,宏大問題很顯然已不是他關注的文化點。他生長在一個全球化侵襲和圖像化來臨,特別是大眾文化興起,微信微博流行並日漸碎片化的這麼個現實。物質的高度充盈,經濟的繁榮,也使他們享受到更好的教育。生存已不再是什麼問題,但他身上所撲面而來的那種國際視野和國際范兒,也的確給閱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對於浮萍的持續關注,也構成了王墨石獨特的視覺表達特質。他身上帶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敏銳的觀察力,有著一種難以言說的充斥著自由且充滿著浪漫幻想抑或說夢遊般的哲思和洞察。他很顯然對於置身的飛速發展的社會現實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去適應,這使得他謹小慎微,對身邊的人和事總是有著某種懷疑。他似乎也不精擅言辭,但內心卻又隱匿著一種自信與堅守。這也賦予了他的那種在他這代人中越來越多的那種漂泊之旅一份凜然的尊嚴,因為王墨石的從藝經歷猶如這類漂浮的浮萍,沒有根,沒有方向,有沒有未來也是不可知的。但它的確又潛藏著一種隱秘的,不受約束的野生的力量。而生存空間的缺失與個體自我的尋找與世界的衝突是其視覺敘事的核心。從武漢到美國再回北京,直至再回武漢,也構成王墨石漂浮之旅的全過程,漂浮之艱辛,漂浮之無依無靠,漂浮之刻骨銘心的體驗與經驗,不可言說的那種痛、孤寂、茫然、期許、寂寞難耐……不可避免使其在浮萍中構築了一個猶如他所置身的那些神秘世界。因而神秘,邊界、身份、夢境與現實,居無定所、漂浮、恐懼、潰爛……構成了他視覺表達的關鍵詞。


浮萍的不受控制恰如其自由的心靈和獨立的思考,但未來方向的迷失迷茫,也使其前行之路充斥著未知與恐懼和不可預知的那種衝動茫然與期待。但生存能力的培養及時空變幻也使浮萍帶有一種神的誘惑與野生的力量。


因為神秘,賦予了浮萍以無限的空間,在有限制的約定約束中,王墨石那種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奔放的激情,不得不隨浮萍的受限而收斂,很顯然未來的社會秩序控制也使王墨石不得不生存於其中,雖說浮萍可以無限繁殖生長,但它終究又是脫離不了規劃規制的。


因為野生,浮萍又充斥著無盡的活力。它有著衝破束縛的力量,但在衝破束縛的前夜,猶如出殼前的蟬和掙脫蠶繭的蛹。野生力量的背後又有著身份的重新定義。


透過對浮萍的持續關注與不懈的追問,王墨石把自我的生存困境與生存的尷尬處境淋漓盡致地揭示出來,這不僅僅是王墨石個體的生存經驗,其實也是他這一代人所瀰漫著的那種生存的焦慮與焦慮的生存體驗和焦慮的生存現實。王墨石能從自我的生存經驗出發,以一種浪漫幻想抑或說妄想,置身於一個虛空的網絡化的生存實境,並營構了屬於自我的話語空間,在這個個體化的空間營造中,他又絕對是個版主,即我的地盤我做主。只不過王墨石透過浮萍的視覺講述和激情表達,找尋到了自我的一條藝術之路。儘管浮萍的表達這條路還顯稚嫩,並不是很清晰和明確,但浮萍背後那種原創的衝動和無邊無際的野性的呼喚,才最為珍貴,這也賦予了當代藝術一種不斷前行的動力源泉。


2019.11.5於東湖三官殿


藝術家簡介:



王墨石,1991年出生於武漢。2014年本科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廣告設計專業。2017年碩士畢業於美國紐約Pratt Institute,傳達設計專業。平面設計師、藝術家、藝術團體NoctSquare成員。現任教於湖北大學藝術學院。


展覽&活動


2019年 薛瓦勒的理想宮,合美術館,武漢

2019年 第四屆保利學院之星,北京/義烏

2018年 7.8.9.0 青年藝術家展,湯湖美術館,武漢

2018年 特邀藝術團體 (NoctSquare),鈦媒體科技生活節,北京

2018年 麻雀Sparrøw×7.9km/s 聯展(NoctSquare),長沙

2018年 閒散者的廣場(NoctSquare),蜂巢當代藝術中心,北京

2018年 伍德吃托克 時代青年秀(NoctSquare),後山藝術空間,北京

2018年 李宇春舞台裝置(NoctSquare),騰訊視頻烎·潮音發布夜,廣州

2017年 Relentless Melt No.2 展映,曼谷

2017年 Both Sides Now 4,ICA 展映,倫敦

2017年 Pratt Show,紐約


藝術家自述:


閾限人是懸在邊緣的人。他從原本的網狀結構中脫離,還未抵達另一平面,就游移在之間的真空,被剝離了清晰的實體。閾限人,也是半夢半醒之人,他在現實感知和閾下意識間不斷拉扯,這種持續的溺水感將他重新帶回夢中反覆閃現的景象:覆蓋在氤氳湖面的成片鎘綠色,隱隱發光,暗潮湧動。而閾限人就像是無數織出這平整綠色的細微浮萍,飄浮在介質的臨介面上。他既不知從何而生,也不知向何而終。


浮萍從野生湖泊里被打撈,在這片人為的水域與黑色水體各自分割邊界,勾勒出正負輪廓。中心的湖面似乎構成了現實與潛意識間的閾限通道,介入空間的每個人則化身閾限人,在不同的道路岔口反覆圍繞圓形水池穿行,共同將這個空間變成了一場不可言說的儀式。而這綠色有機體在白盒子裡或沉或浮,或繁殖或腐爛,又將時間引入場域,最終將異化成一個不可預測的自生系統。


王墨石


部分展出作品欣賞:



-philia/綜合材料

-philia/Mixed Media/20cm×30cm/2017


#kinky/木板、紙、皮筋

#kinky/wood, paper, elastic/15cm×20cm/2017


入侵葡萄柚之書

Hacking Grapefruit Book/15cm×20cm/2017


1111/四屏影像/尺寸可變/蜂巢當代藝術中心 閒散者的廣場現場/NoctSquare團隊作品


沉沒/200cm×300cm/保利學院之星展覽現場/NoctSquare團隊作品




界外之內/鐵、亞克力、松脂、芝麻浮萍、水、LED燈

400cm×70cm×18cm/2019


閾限人/鐵、亞克力、芝麻浮萍、水、LED燈、土

1500cm×1500cm/2019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L4CIW8BMH2_cNUgVWLo.html




豐子愷:清明

20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