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
每隔幾年的一個春天
大人就會喊上村裡的瓦匠
把屋頂的瓦片重新修整一遍
這種行為俗稱「撿瓦」
青瓦,對於現在的00後來說,應該是一種很陌生的東西了。青瓦並非青色,而是暗藍色或灰藍色,素凈簡單。
全新的瓦自然是用來蓋房子用,而破碎的瓦片也有很多用處。一般會被小孩子拿到水塘邊玩打水漂,或者磨成各種喜歡的形狀……
在記憶里,家裡的瓦每隔了2-3年就會撿一次。以前在農村有專門的瓦匠,那時候的瓦匠主要工作是農村蓋新房子的時候蓋瓦或是給舊房子翻瓦。
等到撿瓦的那天,我們會被喊著早起,把一個屋裡的東西放到另一個屋裡去。實在搬不動的就會蓋上塑料布,防止樹葉雜物掉下來弄髒東西。在師傅撿瓦的時候,是千萬不能進屋的,不然可能會被瓦片砸到。
撿瓦是一件需要細心的工作,同時也需要極致的耐心。要一張一張的看每一張瓦片,壞掉的瓦片揭開,把好的瓦片放在一邊留用。如果壞掉的瓦沒有被選出來,又用了它來接瓦的話,後果就是這裡又會漏水。
小的時候,站在下面看著瓦匠把瓦片這樣放一行,那樣放一行,還能堆出各種各樣的檐角,覺得特別神奇。
可惜如今老房子越來越少,就算是在芷江農村,蓋的瓦也多從青瓦變成了琉璃瓦。
年輕點的瓦匠基本已經轉行
最多有個「兼職」
會的人越來越少
學的人基本沒有
撿瓦
這個老去的手藝
估計快要消失在時代的洪流里了
對於撿瓦你有什麼想說的話嗎
歡迎下方寫留言告訴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