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襲來,十萬火急!
一場人類與病毒的大撕殺、大糾纏、大格鬥、大決戰,在武漢打響!
每一街巷、每一角落,隨處可聞吶喊聲、撕殺聲、格鬥聲!
那般激烈,那般驚險,
那般殘忍,那般壯烈,
一場堪與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相比的現代防疫戰爭,
將載入人類抗擊病毒史冊!
封城
1月23日上午10時,武漢封城!
上千萬人的特大城市,將不再允許飛機、火車、汽車出城!
武漢上千萬城市居民,將呆在家裡,不能離開這座城市!
新中國七十年建國史上,這是破天荒第一次!
非典、地震、洪水……任何一次巨大打擊襲來,都未曾有過此舉!
為什麼必須封城?
病毒來勢兇猛,傳播異常迅速,倘若蔓延開來,後果不堪設想!
武漢失守,則湖北失守;湖北失守,則全國淪陷!
在距離中華千年傳統節日除夕僅僅一天之際,痛下狠手,刻不容緩,凌晨宣布,10點封城!
咬牙走出這一步,需要的是壯士斷腕,
痛舍小局,才能保全大局!
堰塞
從平安無事到突然封城,短短數日,武漢從天堂跌落泥潭!
巨大反差,讓千百萬武漢百姓猝不及防!
打擊、猛醒、慌亂、失措……從未有過如此刻骨銘心的體驗!
民眾稍一冷靜,蜂擁前往醫院,檢查、診斷、測溫、拍片……
當然,最好還要住院!
此時之武漢,哪有這麼多醫生、護士?哪有這麼多病房、設施?
成千上萬發熱者、咳嗽者、氣喘者,如潮水般湧入醫院,
雖有部分得到檢查、測試、住院,更有相當部分求告無門,六神無主!
或四處奔波,頻頻求醫,
或閉門在家,灰心喪氣……
一個巨大的「堰塞湖」,在武漢城區堆積,
病患日益增多,傳染不斷加劇……
情況,萬分緊急!
馳援
中央一聲令下,全國迅即響應。
除夕前夜,解放軍數百醫生護士,乘坐專用軍機,迅速飛往武漢!
北京、上海、天津、重慶……
江蘇、山東、四川、湖南……
院長、主任、專家、骨幹……
西醫、中醫、急診、重症……
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中國優質醫療資源的大集結!
最好的醫生,最強的骨幹,最頂級的專家,最有經驗的護士,
數萬醫務工作者,數千部隊醫生護士,源源不斷,匯成滾滾洪流,
為了一個目標,拯救武漢!
擴容
醫生護士不缺,病房成了短板。
怎麼辦?
舉全國之力,調精兵強將,
數千建築工人,兵分兩個戰場,持續不歇,晝夜施工!
10天建成火神山,15天建成雷神山……
然而,一天激增的數千病例,可以立馬裝滿「兩座山」!
此時,一個新的戰略決策,解了武漢燃眉之急:
大量改建方艙醫院,專門收納輕症患者……
再出一招,擴大庫容:
徵用會場、賓館、展覽中心、大學校園,建立隔離病房……
病房與病毒在賽跑,看誰能跑在前面!
泄洪
醫生護士,愈來愈多;
隔離病房,也已充裕。
打開堰塞湖,已具備條件。
2月13日,武漢全面泄洪,將大量臨床診斷病例,明確計入當日確診病例,
也就在這一天,疫情走勢表,陡然向上升,武漢確診病例增長達到創紀錄的13000多例!
第二天,6000多例,
第三天,3000多例……
終於,淤積堰塞湖的水,漸漸釋放、分流……
曙光
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中央決策,非常明確!
湖北武漢,堅決落實:
——確診病例百分之百集中治療;
——疑似病例百分之百集中收治;
——無法排除的發熱病人百分之百集中隔離;
——密切接觸人員百分之百分類管理。
四個百分之百,編織成一張對新型冠狀病毒嚴密防控的大網。
防控網愈是嚴密,病毒愈是無計可施。
終於,全國除湖北以外其他地區,確診病例實現13連降、14連降,到2月23日,已有20省區市確診病例零增長……
終於,武漢確疹病例由四位數降至三位數,每天,還在繼續下降……
曙光在前,勝利在望。
沒有冬天不會過去,沒有春天不會到來!
思考
雖然,武漢格勒保衛戰尚在激戰,並未結束,
雖然,零星槍聲,還不時在街巷響起。
但是,畢竟,敵退我進,大局已定。
喜歡思索的人們會問,這場前所未有的疫情大戰,會給我們留下哪些思考?
從總體看,
——戰疫打響之前,教訓多於經驗;戰疫打響之後,經驗多於教訓。
從戰略看,
——前期:小事變成大事,拖延推諉,猶豫不決,深刻教訓,必須吸取。
——後期:大事成功解決,全力以赴,眾志成城,豐富經驗,值得總結。
從戰術看,
——疾控中心雖有預警系統,只能針對原有病毒,新的病毒出現,如何識別,如何報警,如何上報?亟須完善補漏,系統整體升級。
——某一地區出現疫情,何種情況須由上級拍板,何種情況可以自行解決?戰機稍有延誤,損失難以彌補,具體界線,定在哪裡?
——疫情暴發,每個城市,哪些是一線醫院?哪些是二、三線醫院?哪些場所,可以迅速改建「方艙」?哪些場所,可以建成隔離室?是否有詳細預案?
——此番武漢戰疫,多是國有醫院,市場化醫院如果聽憑「無形之手」發揮作用,縮在後面,不願冒險,有何應對之策?
……
世上本沒有經驗,教訓積累多了,也便成了經驗。
武漢格勒保衛戰,給我們上了深刻一課。
這一堂課,不能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