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被共享充電寶扣了14元的那一刻,我慌了

2019-08-27     貞觀



長按左側小程序碼進入購買頁面


經歷過2018年資本退熱潮的共享經濟,在輿論場上的熱度也冷卻了很多。

最近關於共享經濟的消息,是市面上幾家共享充電寶集體漲價,最貴的5元/小時。特地問了一下最近用過共享充電寶的朋友,鐘樓附近[街電]2元/小時,大雁塔附近[小電]2元/半小時,含光路附近[怪獸]充電3元/小時,雁塔西路跟前[來電]1.5元/小時,使用的場景大約在餐廳、書店、商場這些地方,共享充電寶領域的「三電一獸」幾乎都有不同幅度的漲價。



大雁塔附近【小電】的使用記錄,4元/小時。

和許多城市一樣,西安市場上第一次出現共享充電寶的身影,大約在兩年前,1小時內免費,超時後1元/小時,最高一天10元/封頂,隨借隨還的模式很容易就贏得了用戶。

2018年,共享經濟的明星產品小黃車一面喊著「活下去」一面被爆出押金難退,摩拜則以27億賣身美團。僅西安就有不少鮮活的案例,不到半年就人去樓空的酷騎單車、半路偃旗息鼓的途歌TOGO,以及前段時間跑路的長租公寓品牌樂伽,宣布無力履行合同關停營業,留下被坑了一圈的房東房客互相撕扯,看得一眾吃瓜群眾眼花繚亂。

看過了太多共享經濟爛尾跑路的消息後,共享充電寶集體漲價的消息多少有點出人意料。經過2018年的資本冷卻期,共享充電寶似乎再次引起了投資者的青睞:怪獸充電在今年4月份完成一筆3000萬元融資,上一筆融資是在1年半之前。聚美優品財報顯示,陳歐投資的街電截止2019年上半年累計用戶量已達1.07億,目前已實現年度盈利。



一面是共享充電寶宣布扭虧為盈的消息,一面是集體漲價給用戶帶來的抗拒心理。你還會繼續使用共享充電寶嗎?共享充電寶會贏到最後嗎?

01

回顧共享充電寶出現在西安街頭的時候,恰好是共享經濟最火爆的2017年。彼時以小黃車和摩拜為首的共享單車已經讓人們見識了「共享經濟」的魔力,手捧資本的創投們用敏銳的眼光試圖捕捉到下一個「獨角獸」,共享充電寶被認為是下一個風口。那時候,從共享汽車、共享衣服、共享廁紙、共享雨傘以至共享男友一大波共享概念層出不窮。

經過「百電大戰」後活下來的「三電一充」如今占據了9成以上的市場份額。據艾媒諮詢《2019上半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用戶規模增長將達到3.05億人。目前基本形成了以街電、小電、來電、怪獸充電為主導的格局。其中街電、小電科技、怪獸充電、來電科技的用戶份額分別為40.5%、23.6%、20.9%、11.7%。

圖 | 艾媒諮詢《2019上半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研究報告》

這當中,尤以2017年5月初,聚美優品斥資3億元投資街電項目最為矚目。雖然在前期經歷了殘酷的資本絞殺,但以共享充電寶的用戶體驗來說,已經悄然更迭了幾代。

[來電]最初主打的大櫃機式共享充電寶,最多可以內置100台充電寶設備,如今這類大多被小櫃機替代,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大機櫃的成本比較高,還受制於它的占地面積太大,只能應用在購物中心、商場的一些場景內,在布點上也很受限制。



圖 | 網絡

升級換代後的小櫃機,內置9-12個充電寶,相對來說成本低,應用場景廣泛,飯店、咖啡館、書店這類門店的角落都能覆蓋,運營商大多與布點的商家採取合作分成的形式,不用承擔租金,商家需提供電源和確保設備不被人為破壞,這樣的雙贏模式更容易激發商家的積極性。



起初為了拓展盈利渠道,充電寶還兼營賣充電線的業務,後來設備自帶充電線又淘汰了這種模式。被共享經濟教育了好多回的用戶,早已接受了免押金模式,免押金的充電寶很快替代了需要交押金的充電寶。此外,能否隨借隨還、甚至讓別人代還這項需求則是市場拓展到一定程度時的新優勢。真正在細節上,一根圓或是扁的充電線的損毀率,也能成為與競爭對手博弈的點。

裹挾著資本一道競爭的,還有產品的質量和運營能力,儘管在資本的追捧下,這些細微的變化很容易被忽略掉。

02

共享充電寶和共享單車的模式十分相似,也符合創投們對優質項目的判斷,「剛需、高頻、小額、大眾」,最重要的是,充電寶更低的成本,單位時間內達到一定的使用次數後,回本周期甚至會快於單車,帳也算得過來。因此,早期融資速度一度「5倍於共享單車」。



圖 | 網絡

這種本質上靠撬動用戶碎片化需求的分時租賃業務,被當成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受到資本追捧。由於沒有太高的技術壁壘,跑馬圈地不斷積累市場份額幾乎成了唯一的路徑,無一例外的都會陷入一種循環:

前期以低價吸引或者各種優惠券補貼來搶奪用戶,當市場份額累計到一定程度時,依靠龐大的用戶高頻使用的租賃費用來實現盈利。無論哪種共享產品,產品的前期投入和後期維護運營成本是固定支出,當租金收入跑不贏這部分前期投入,一旦資本褪去,就面臨無法造血倒下的可能。

一面需要不斷投入資金購買設備及運營支撐市場擴張,一面要靠低價來不斷獲取市場,這也是許多人質疑共享經濟能否持續下去的矛盾點

以小黃車為例,運營商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小黃車供用戶使用,後期的調度和自行車的維護也需要投入資金,早期的無樁停放模式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城市最後一公里的難題。共享單車的模式甚至一度救活了已經開始轉向高端市場的自行車廠商。

只是後來太高的損毀率、遍地的共享單車「墳場」、以及去而不返的押金最終消耗掉用戶的耐心,直到最後共享單車依然沒能找到適合的盈利模式。



圖 | 網絡

如果再套用到共享汽車、長租公寓這些「重資本」的共享領域,無一例外的被巨大的運營成本拖垮。比如途歌TOGO就曾被曝欠下汽車廠商的費用、地勤維護人員的工資,最後到挪用用戶押金跑路。

03

7月17日,Trustdata發布的《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行業發展分析簡報》顯示,2019年共享充電市場總體實現了穩步增長,至今用戶規模達到1.5億人次,逐步滲透商場、餐廳、機場及休閒娛樂等主流消費場景。與此同時,共享充電免押金訂單已占到95.4%,逾期率低於0.5%。

圖 | Trustdata《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行業發展分析簡報》

事後總結來看,遍布於室內的應用場景使得共享充電寶的損毀率要明顯低於共享單車,也不需要面對共享汽車那樣的停車問題。而隨著訂單量的穩步提升,可控的前期投入及運營成本,使得共享充電寶的盈利正在變得可能。

尋找更多元的盈利方式替代過往單一的租金收入,也成為共享充電寶的另一個優勢,由於投放點位大多在人流量大的商圈,目前線下線上的廣告收益也成為一個共享充電寶的一個新的盈利點。

早先曾經有人討論過共享經濟的概念,說共享經濟本質上是租賃經濟,是一種B2C,而不是C2C。與技術革新帶來新的市場需求不一樣的是,共享經濟並沒有改變過往的供需關係,這種藉助網絡化的輕運營模式,省略了中間的渠道成本,但最終發現,共享產品的質量和運營能力仍然是決定能不能走下去的關鍵因素。

廝殺到最後的「三電一獸」暫時還沒有像當年摩拜和小黃車、滴滴和美團那樣大打價格戰,而是在培養了用戶的使用習慣後,適時提高訂單價格,畢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共享充電寶能夠走到哪一步,有行業領域的專家分析過,還是取決於電池技術的變革,如果有一天,手機的待機時間可以輕鬆扛過一天,共享充電寶這種即使需求也許會瞬間消亡。

至於漲價後的共享充電寶會不會被用戶拋棄這個問題,有成都商報在微博上做了一個調研,投票的最多的一項是「真正需要的時候,還是會用。」

在潛移默化中,共享充電寶已經改變了你的生活習慣。

作者:圖圖

貞觀作者

版式設計:霹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eII1mwBJleJMoPMDl_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