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拆遷」能不能簽?律師忠告:簽訂協議需謹慎,小心上當

2019-08-31     袁曼曼征地拆遷律師

「動遷」徵收房屋是否合法

對房屋進行徵收必然會涉及到相關的補償安置事宜,不合理的補償安置必然會引起糾紛。不管是國有土地還是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徵收,都需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合理合法的徵收補償方案,才能夠讓徵收土地及房屋工作順利進行。

「動遷」即動員拆遷,是為了達到徵收土地及房屋的目的,雙方在協商的基礎上,自願簽訂補償安置協議。合法的「動員拆遷」的先決條件是必須要建立在合法徵收程序之上的,徵收土地及房屋要履行相關的審批手續,徵收公告等合法的徵收程序,也要保證合理的徵收補償。

如果徵收過程不合法,以動遷的方式徵收土地和房屋也是非法的,即使被徵收人是自願簽署協議也是違法的。

「動遷」徵收存在的問題

「動遷」實際上是徵收拆遷的工作程序之一,政府征管部門制定了徵收補償方案,根據該方案與被徵收人進行協商,並簽署徵收補償協議。如果您認為補償協議能夠滿足您的要求,簽署協議開始新生活是最好的,但由於徵收拆遷對生活影響非常大,補償和安置與被徵收人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補償和安置合不合理,是大多數被拆遷人最關心的。

事實上,如果政府的補償和安置是合理的,並能保證被徵收人的原始生產和生活水平,大多數被徵收人都會接受並與政府簽訂協議。問題在於政府徵收房屋時,補償價格和方法不能滿足被徵收人的基本需求;特別是每戶被徵收時,補償價格基本上是根據政府制定的補償和安置計劃的,協議簽訂後,具體賠償金額不會發生太大波動。

在律師受理的案件中,經常有當事人抱怨,由於補償安置不合理,工作人員屢次到當事人家中進行動員,讓被拆遷人儘快簽訂補償安置協議,如果一直不同意,沒有簽署賠償協議。在與各方的會談中,可以得知政府正試圖讓被拆遷人更快地簽署賠償協議。在多次談判失敗的情況下,政府經常採取其他方式向被徵收人施壓。

例如,與其在國家單位工作的親屬交談,讓他們說服當事人儘快簽訂協議,或者對其經營的公司進行各種檢查等,或者以其他方式強迫當事人簽署賠償協議。一些被拆遷戶面臨壓力,不知道如何尋求救濟,因此他們不得不與政府簽訂徵收補償協議。

要不要簽這份補償協議

面對「如何跟政府談補償?」 、「怎麼補償合理?」、 「要不要簽補償協議?」這些問題時,被徵收人往往不知所措,根本原因是沒有找到一個合理的衡量標準,跟政府協商談判時,擔心要的多政府不給,要少了又擔心吃虧,該怎麼進行衡量呢?

律師提醒你,補償協議不能隨便簽署。如果補償安排符合您的期望,您可以簽署協議以避免進行訴訟。如果您不滿意補償,或者補償不合理,但您不知道該怎麼做,律師則建議您先不要隨意簽署補償安置協議。

如何衡量政府的補償是否合理,使用法律規定的補償標準來衡量,特別是對案件的賠償,以了解房屋是否為房屋或國有土地,具有不同的徵收和補償標準。

要區別的是政府給出的補償標準和法律規定的補償標準。當地政府的補償標準往往是偏低的,在協商補償的時候,如果補償是基於政府給出的標準,從客觀上來說最終的賠償協議肯定是不合理的。如果補償能滿足你的要求,就沒有補償合不合理的問題了。

談下法律規定的補償標準,首先要區分下國有土地與集體土地:

(一)《國有土地房屋徵收補償條例》第590號令規定了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徵收補償標準,包括:

1.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2.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3.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以及法律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最重要的補償是對所收集房屋的價值進行補償,該補償不應低於在宣布該房屋的決定公布之日與其相類似的房屋的市場價格。所徵收房屋的價值由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根據房屋徵收的評估方法確定。

(二)集體土地房屋徵收補償標準,主要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其標準是:

1.徵收土地的,要按照被徵用土地的原始用途補償,如果是宅基地,則根據房屋的標準予以補償。

2.徵收耕地的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

由於不同省徵收集體土地的具體補償標準不同,根據法律的規定,補償標準可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其中,法律明確規定的標準如下:

被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被徵收耕地前三年平均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除以被徵用的耕地數。計算原被徵收單位每人占用耕地的平均數量。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標準為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產值的四至六倍。

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按照上述規定進行的補償不能使被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根據上述法律,當我們估算土地和房屋的補償價值,然後與政府討論補償問題時,我們將有信心以合理、有針對性的方式與政府討論補償問題。

征地拆遷、拆遷補償、農村拆遷、國有土地拆遷、拆遷知識交流與分享。
袁曼曼征地拆遷律師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有用的拆遷知識,幫您識破拆遷背後的心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S3G8GwBJleJMoPMcv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