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說的「旮旯牛」到底是嘛呀?
其實,這「旮旯牛」在天津也叫「旮牛」,那麼它到底是什麼呢?
答案就是:螺螄。
說到螺螄,很多朋友都會想到螺螄粉。螺螄粉是廣西柳州特色名小吃,「聞著臭,吃著香」,耐吃的朋友離不開,不耐吃的朋友聞都不想聞。我還蠻耐吃螺螄粉的,因為螺螄粉酸辣的味道,特別過癮,嗦著順滑香美的米粉,吃著酸臭脆嫩的筍和酥脆的腐竹,一碗螺螄粉下肚,出一身汗,舒坦。
之前有位朋友開玩笑說:「我一直納悶,天津人管螺螄叫旮旯牛,為嘛不管螺螄粉叫旮旯牛粉呢?」
天津老話說:「吃魚吃蝦,天津為家。」「噹噹吃海貨,不算不會過」,可見天津人對河海兩鮮的熱愛,甭管是海蟹,河蟹,皮皮蝦還是大對蝦那都是天津娃娃的最耐啊,當然蟶子、麻蛤等美味也是天津人離不開的。但是,我們不能忽略「旮旯牛」的存在,可以說「炒旮旯牛」是天津娃娃兒時的小確幸呀。
記得小時候,在姥姥家,姥姥常買「旮旯牛」,買回來的「旮旯牛」要在水中浸泡一天,水中還要加適量的香油,這樣有助於「旮旯牛」吐出更多的髒東西。撈出泡好的「旮旯牛」,用手不停的搓洗乾淨,然後用鉗子把「旮旯牛」尾部夾掉,再用清水浸泡一會兒,清洗幾遍控干水就可以上鍋炒制了,炒制的過程中一定要放靈魂調料:甜麵醬。
那麼,「炒旮旯牛」怎麼吃呢?先要拿起放嘴中嗦囉嗦囉(這一步可以品嘗到濃郁醬香和微微辣的味道),再用牙籤挑去殼膜,再挑出旮旯牛的肉,放入口中,吃起來鮮香適口,醬香微辣。
我每次吃「炒旮旯牛」都耐用饅頭蘸「炒旮旯牛」的湯汁吃,倍兒香。
記得小時候,我同學小明的媽媽在學校門口的菜市場賣「炒旮旯牛」,他家不僅售賣「炒旮旯牛」,而且還有「茶葉蛋」「五香面烏豆」「老虎豆」「鹽炒五香果仁兒」等美味。「炒旮旯牛」不是天天都有,每次媽媽接我下學時,看到他家有「炒旮旯牛」都會買上一些。
下面,我來分享下在家如何製作「炒旮旯牛」。
1.將「旮旯牛」清洗幾遍,然後放入清水中,加入一點香油,浸泡12小時。
(浸泡幾小時後看一下, 如果水比較髒,將水倒出,加入清水,加一點香油,繼續浸泡)
2.將浸泡好的「旮旯牛」撈出清洗幾遍,控干水。
3.用鉗子將「旮旯牛」的尾部剪去。
4.將剪去尾部的「旮旯牛」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會後,反覆的搓洗幾遍,撈出控干水。
5.鍋中倒入適量的食用油,待油熱,放入蔥姜蒜炒香。放入適量的干辣子,翻炒均勻。
6.加入甜麵醬和蒜蓉辣醬。(甜麵醬一大勺,蒜蓉辣醬一小勺)翻炒均勻。
7.倒入「旮旯牛」,充分的不停的翻炒均勻。
8.加入適量的料酒,繼續充分的不停的翻炒均勻。
9.加入適量的白糖,翻炒均勻。
10.最後,關火,加一點香油,炒勻,盛出,「炒旮旯牛」就做好了。
姥姥做的香美可口的「炒旮旯牛」,姥爺蒸的熱乎乎的饅頭,兒時在姥姥家吃「炒旮旯牛」的畫面在我的腦海中越來越清晰。。。。。。
你耐吃「炒旮旯牛」嗎?
你家裡如何製作「炒旮旯牛」?
歡迎留言哦!
大家好,我是介介!一個熱愛美食的天津娃娃!棒棒噠!胖胖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