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綜藝迷惑大賞:爆款哪兒去了?

2019-08-23     貓影文娛

作者 | 桃子

這個暑假讓觀眾很上頭。

七月看《親愛的熱愛的》追現男友,八月看《陳情令》追博君一肖,期間還有個「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讓大家充當自來水,最近的《小歡喜》也引發全民追劇的熱潮。

細看下來,上頭男孩女孩們開始疑惑,暑期檔的爆款綜藝呢?畢竟以往綜藝節目才是年輕人的熱詞製造機,什麼嘻哈街舞、男團女團,隨便挑出一個都現象級的綜藝,今年暑期檔的綜藝數量不少,卻普遍沒太大水花。

《樂隊的夏天》低開高走,熱度剛上來,節目也接近尾聲了,倒是《中餐廳3》靠著黃曉明炒了一把好熱度,但卻沒能轉化成收視率,3期節目平均收視率在0.5左右。



至於其他的綜N代,《這就是街舞2》已經收官,別問,問就是看過,但不知道冠軍是誰。《中國新說唱2》《明日之子3》《中國好聲音》的存在感也略弱。

(這就是街舞2冠軍 叶音)

從各大視頻網站和電視台的布局來看,雖然暑期檔是各家的必爭之地,但布局似乎過於「保守」,由於政策導向、招商環境、創新壓力等諸多因素的疊加,呈現出一種不溫不火的狀態,甚至是略顯乏力,這樣的情況下,也確實難出爆款。


搞不完的選秀,難出圈的樂隊

毫無意外,今年的暑期檔依舊被選秀綜藝霸屏,尤其是音樂選秀。

無論人們對過去十年的華語樂壇有過怎樣的腹誹,聽歌和唱歌仍是絕對的娛樂剛需。健康,且優美。而音樂選秀也有個最簡單的判斷標準:歌手出圈了沒?歌曲走紅了沒?

目前來看,今年暑期檔的選秀還沒出現一個當年毛不易和GAI那樣的歌手和成名曲。《中國新說唱》和《明日之子》都不可避免的陷入到題材和模式的疲軟中。

《新說唱》跟《街舞》一樣,作為小眾文化,觀眾對於嘻哈和街舞的熱情已經有所減少,很難再現剛剛推出時「全民街舞」和「人人嘻哈」的壯觀景象,垂直領域的新生力量不足對競演節目也產生了一定的不利影響。

而像《明日之子3》《中國好聲音》一樣的傳統選秀也有同樣的問題,大量「回鍋肉」選手重返舞台,但並未帶來充滿新意和爆點的節目內容。

新人挖掘不到,反倒是充滿情懷的「老人們」成績還不錯。《我是唱作人》聚焦已經成名的創作人,《合唱吧!300》星素共同演繹懷舊金曲,雖然談不上爆款,但也刷了一波存在感。

今年樂隊成了天選之子,試圖成為下一個出圈的小眾文化,但很遺憾,樂隊沒能成為下一個嘻哈或街舞,《樂隊的夏天》禁錮在傳統樂迷圈層,好評猶在,熱度不足。

《樂隊的夏天》已然是暑期檔綜藝的佼佼者,但普通觀眾的共鳴還停留在節目裡樂隊成員顯示出來的中年危機、追夢艱難這些社會話題,跟普通的心靈雞湯一樣,在音樂上的共鳴十分有限,說到底很大程度上還只是樂迷的狂歡。

而接檔的《一起樂隊吧》則把目光聚焦在了年輕樂手上,試圖通過「選秀」的方式組樂隊,如果說《樂隊的夏天》靠著情懷取勝,那《一起樂隊吧》則放棄了樂隊這一重要的特質,目前首播的成績不算良好。

除了樂隊,滑板和電競也是綜藝節目看中的青年文化。《極限青春》《榮耀美少女》等新題材的節目也在不斷嘗試破圈,但機遇還不太成熟。



從談戀愛到二胎,能觀察的都觀察了

今年暑期檔的觀察類綜藝達到歷史新高,從名字看,情感觀察綜藝多到讓人傻傻分不清,幾乎各個平台都在觀察類綜藝布局。

觀察綜藝的市場看起來很熱鬧,但因為依賴明星、觀察者設定、受眾局限等原因,使得國內觀察類綜藝儘管有熱度,卻難以突破圈層,難以形成爆款。

這麼多觀察綜藝的題材翻來覆去也就是談戀愛這點小事兒。有看素人談戀愛的《心動的信號2》《戀夢空間2》,有看明星談戀愛的《我家小兩口》。

其實單從戀愛展開的現實題材範圍有限,而圍繞別的展開的敘述,又恐怕達不到這樣的話題和熱度。因此雖然該類綜藝的想像空間逐步減少,但製作者們仍從每個縫隙中爭取觀眾。

比如觀察二胎成長的《我們長大了》,觀察孕期生活的《新生日記》,還有觀察男人做家務的《做家務的男人》,這些不同關係的觀察歸根到底還是聚焦到了兩性關係上。

觀察類節目從形式上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探索的空間,幾乎都是真人秀+棚內明星點評部分。而在節目內容上,從父女關係、父子關係夫妻關係、戀愛關係到婆媳關係,情感觀察類節目能挖掘的礦藏已經不多了。但相比節目題材的爭奪危機,更早到來的很可能是觀眾的審美倦怠。

要讓觀眾有新鮮感一定要拿出新鮮的內容。未來觀察類綜藝如何走出呈現飽和的狀態,垂直的細分領域,聚焦不同的職業,或許會成為下一次深耕的機遇。

其實此前《我和我的經紀人》已經在題材創新上進行了探索,但效果並不理想,接下來浙江衛視也有《各位旅客請注意》這樣觀察陌生人之間社交心理學的節目,試圖打開觀察類的節目的突破口。

除了節目的內容和形式,棚內嘉賓的選擇和組合也很重要,其實棚內嘉賓的部分也相當於一場小型的真人秀,嘉賓的個人魅力和性格特點也很重要,像《做家務的男人》裡面李誕就可以直接的說出朱丹「卑微」,這讓棚內的交鋒比棚外更有戲。



布局還是一樣的配方

今年暑期檔,各大衛視和視頻網站的布局跟以往相比,沒有太大的變化,趨近於保守。

各大衛視還是遵循著綜N代的步伐,浙江衛視繼續《奔跑吧》《中國好聲音》、湖南衛視繼續《中餐廳》《聲入人心2》《嚮往的生活3》、上海衛視繼續《極限挑戰》《笑傲江湖》,各大衛視還在依賴綜N代帶來的安全感。

其實一直以來,除非有全新的突破和令人眼前一亮的設計,綜N代節目很難再成爆款尤其經歷換人的《奔跑吧》和《極限挑戰》更是吐槽的重災區。去年的《金曲撈》《跨界歌王》等綜N代音樂節目,都悄然退出了競爭激烈的暑期檔。

視頻網站方面,優愛騰都是一個超級網綜+n個新題材綜藝成為平台小格局。

愛奇藝是《中國新說唱3》《樂隊的夏天》+《做家務的男人》、《光陰的旅程》這樣小體量的網綜,是比較分散的打法;騰訊是《明日之子3》+《心動的信號2》《脫口秀大會2》《極限青春》這樣偏年輕化的打法;優酷則是《這就是街舞2》+《花花萬物2》、《一起樂隊吧》《圓桌派4》等幾檔綜N代。

至於芒果TV還處於第二梯隊,用的是小體量的垂直類打法,《新生日記》、《我家小兩口》、《戀夢空間2》,試將觀察類節目進行到底,也還蠻符合他們的受眾需求。

前兩年超級網綜的概念炒的過於火爆,內容更新趕不上野心的膨脹,過度消費「圈層文化」讓這列高速發展的火車有些失控。

而今年的暑期檔網綜對於觀眾來說,沒有主菜,圈層文化似乎沒能被打破,反而回歸到了圈層。倒是這些小體量的觀察類、或者棚內的節目為觀眾提供了多種快消品組成的拼盤,品種多樣,總有一款適合你。

雖然現在綜藝模式好像正處於井噴期,無數亞文化可供開採,但事實證明,小眾文化的破圈仍然艱難,當綜藝內容的題材創新遇到瓶頸,形式上的創新又難上加難的時候,做好一檔綜藝其實並不容易。

別再過度迷信綜N代,別再對小眾文化盲目自信,在原創領域,綜藝真的還有許多機會,畢竟現在的觀眾審美需求越來越高,不拿出點真節目,真的不行了!這個未出爆款的夏天,確實值得行業好好思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MdTxmwBJleJMoPMx9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