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是多能喝?撒酒瘋打架,扔情人照片,甚至直接下場鬥牛

2019-08-12     國家人文歷史

文|劉瀛璐

中國當代作家汪曾祺,愛美食,也愛喝酒,被長女戲稱為「泡在酒里的老頭」

大作家汪曾祺是個美食家。他曾經邀請朋友到家中用餐,或是因某樣原料沒買到要改日,或是因某樣輔料沒有買到要改日,認真到差一樣都不能動手。終於這天友人早早趕到家中等候,汪曾祺親自去菜場備料,快到飯點了還不見人影。家人出去尋找,發現汪老正坐在一個小酒店裡喝得起勁,解釋說該買的菜還沒買到,不如喝點,結果一喝又把自己請客的事兒給忘了。這個從十幾歲開始就和父親對坐飲酒的圈內公認「酒仙」,對白酒、米酒、啤酒、洋酒來者不拒,只要抿一口,就能鑑別產地質量。更是自詡「寧捨命,不舍酒」「不讓我喝酒,就是破壞我的生態平衡」。

1990年前的美國諾貝爾文學獎7名獲獎者中,有5位都是酒精的追隨者,福克納、奧尼爾、海明威等人的名字大放異彩,卻又酒氣熏天。海明威的「海量」有時比他的寫作名氣還要大上幾分。

海明威15歲開始喝酒,喜歡牢記各種酒名,「威士忌帶我直抵宇宙的邊界,朗姆酒溫暖我胸膛,爛醉不省人事,失去的時間無法追溯,十分痛快。」此後在每部小說里也不忘寫酒。《永別了,武器》中,男主角每頓飯必須喝酒,無論是義大利卡布里小島產的白酒,或是高級餐館裡的冰馬汀尼、普通飯店裡下飯的啤酒,甚至無時無刻都不忘小酌一口白蘭地、威士忌。出於一位作家的敏感和一名酒鬼的素養,他告誡所有人,「別管什麼教堂、市政建築和廣場,如果你想要了解一種文化,就在當地的酒吧過一夜」。他自己就是這樣的。一戰期間受傷住院時,他就經常偷偷喝酒。《太陽照常升起》出版成名後,他「酩酊大醉好幾天」,過上了寫作、喝酒、釣魚和打網球的生活。

1948 年,海明威在酒吧吧檯前,給自己倒上了一杯哥頓金酒

1928年,海明威第一次到古巴哈瓦那,是「五分錢小酒館」的常客,必點的「雙料」莫吉托,是他寫作時的秘密調節。老城裡的佛羅里達酒館,「老爹」酒是他的最愛,這是一種由朗姆酒、葡萄汁和櫻桃酒混合而成的飲料,如今酒館裡一個真人大小的海明威銅像倚在吧檯上,大作家也獲得了冠名權,一杯「海明威老爹」讓人不得不喝。對於寫作和喝酒的關係,海明威一直都是振振有詞的:「我每天工作4小時,盼的就是晚上喝一盅,若這都限制,我就別活了。」

20世紀30年代末,海明威一天就能喝17杯威士忌加蘇打水,晚上還要帶著一瓶香檳上床。也正是在這時,他的肝臟第一次出現了嚴重問題,醫生警告他必須徹底戒酒,至少要把飲酒限制為飯前的三杯威士忌。只控制了一陣,二戰期間,他又開始復喝。到了40年代中期,更有甚者,早餐時也不忘把杜松子酒倒進茶里一塊喝。1948年,A.E.霍奇勒代表《世界主義者》雜誌採訪海明威,目睹他在短短的十幾分鐘里就灌下了7杯雙倍量的「海明威老爹」。當離開酒吧去吃飯時,手裡還拿著第8杯酒以供開車時喝,還說「我今晚要喝16杯」。海明威向出版社吹噓,有天晚上他以苦艾酒開場,晚餐時喝了一瓶葡萄酒,接下來喝伏特加,此後「又痛飲威士忌直至凌晨3點」。這年,海明威已經年過半百。到了50年代,他依舊可以連干6杯烈酒,還發明了所謂的「墨西哥灣海流中的死亡」,即一大杯荷蘭杜松子酒加橙汁。所以你看,作家喝起酒來也要比旁人多一些浪漫。他還有一大特長,便是很少表現醉態,甚至能在短時間內戒酒,十分不易,也更加傷身。

他還是菲茨傑拉德喝酒的「導師」。兩人初相識是在德朗布爾大街的丁戈酒吧,海明威還未曾著書立傳,菲茨傑拉德也才剛完成他那部著名的代表作《了不起的蓋茨比》,雖然兩人都是囊中羞澀,但每天都會在小酒館裡相約,灌下一杯又一杯的威士忌。他告訴菲茨傑拉德「面對親吻美女和打開一瓶威士忌的機會時,永遠不要猶豫」。也教他直接對著酒瓶喝,這就好像「一個女孩子去游泳,但是沒有穿泳衣」。海明威形容對瓶吹的菲茨傑拉德「異常興奮,像是闖進了貧民窟去獵奇,激動不已」。菲茨傑拉德在寫《夜色溫柔》時,給自己規定,每天只喝一小杯,結果5天後一大瓶就灌進去了。隨著酗酒的嚴重,菲茨傑拉德的寫作質量也直線下滑,甚至對編輯說,「短故事糊弄糊弄就得,連紙都不弄,直接在酒瓶上寫就成。長故事,就不好對付了。」相比之下,海明威更加克制,儘管也會耍酒瘋,喝大了在酒吧找人打架,甚至乾脆下場鬥牛,或者把情人照片扔進馬桶,然後開槍連照片帶馬桶擊碎。但他在寫作時是清醒的。菲茨傑拉德認為是喝酒促成了他對電影無以回報的愛,也是酒精賦予了他靈感開始創作《最後一個巨頭》,但也必須面對,在酒精中沉淪的事實。海明威對此惋惜:「他的才華就像蝴蝶翅膀上的粉末構成的圖案那樣與生俱來。他曾經和蝴蝶一樣對此毫無所知, 不知道圖案何時會損壞或抹掉。後來他才意識到翅膀受了傷, 了解了它的構造, 並學會了思考, 然而卻再也飛不起來。因為對飛翔的熱愛業已逝去, 他只能回憶往昔那段輕盈飛翔的歲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7MJuWwBJleJMoPMt56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