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牧原集團秦英林、錢瑛夫婦共同捐贈人民幣2億元之後,又給南陽市捐贈總保額超過五百億元的專項保險,為抗擊新冠肺炎助力。
疫情卡點的工作人員,吃到的是牧原送的方便麵、火腿腸。送幾箱方便麵不算大事,但這都是牧原對內鄉的點點滴滴。無論是創業艱難的時候,還是功成名就的時候,秦英林和他的企業捐資助教的善舉從不間斷,企業所在地的學校和村裡的幹部們歷歷在目。
20多年前,一個養豬的堅持下來了,並且還成為了河南首富,這些年到底為教育捐助出多少錢,就連秦英林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秦英林是不是南陽人的標杆不知道,但他一定是南陽的良心。
照照 | 文
秦英林夫婦的2個億花到哪裡去了?
一次股災熔斷,讓秦英林意外走紅。
很多人驚呼,河南的首富居然是養豬的!
奇怪嗎?一點都不奇怪。
秦英林在2019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第9名,位元組跳動張一鳴、順豐控股王衛、吉利控股李書福、萬達集團王健林等都在其之後。
什麼概念呢?普通人,像我,必須活到350萬歲,才能掙到這筆錢。
不僅如此,疫情期間,1月30日,牧原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牧原股份與實際控制人秦英林、錢瑛夫婦共同捐贈人民幣2億元,用於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特別是疫情嚴重的地區。
其中,牧原股份捐贈人民幣1億元,實際控制人秦英林、錢瑛夫婦捐贈人民幣1億元。
兩個億,這是河南首富的擔當。
並且,接下來,河南牧原集團向南陽市捐贈總保額超過五百億元的專項保險,為抗擊新冠肺炎助力。
保險覆蓋10萬基層醫護人員、公安幹警、抗疫公職人員和支援武漢、南陽的河南省醫療支援團隊,人均保險金額50萬元。
2億元不是空洞的數字。
這些錢,做了很多事兒。比如說,全球採購醫療物資。在物資採購中,牧原集團指揮部一方面將企業庫存的口罩、防護服無償捐給企業所在地政府和醫療部門使用。
另一方面,他們利用境內外供應商資源和採購渠道,從韓國、英國、泰國、德國、越南、法國等採購防控物資,無償提供給地方政府用於基層疫情防控。
還有,改裝負壓救護車。牧原集團利用原有的技術儲備,將生豬運輸車採取的空氣過濾、負壓通風技術,利用到救護車改造過程中。
他們改造的負壓救護車,分別已經捐贈給內鄉縣醫院以及南陽、信陽,湖北鍾祥、石首等地醫院。
還有製造紅外熱像系統,他們智能研發部門利用在養豬生產過程中自主研發的紅外測溫設備,快速研發出人體紅外熱像系統,人員進入測溫室通過儀器即可測溫,這項技術本來是用在豬上的,但用在人上完全沒問題。
牧原自己也有電商平台,他們自己補貼配送費用,給內鄉居民提供日常物資。
而且,電商平台為內鄉縣市居民每戶提供10副口罩。
你以為秦英林只是個養豬的?根據百度搜索指數,一、二月間「牧原集團」與「秦英林」的關注度一直居高不下,特別是2月27日左右,「牧原集團」與「秦英林」的搜索指數、資訊指數都比平日狂漲了約10倍!
外地人更是一片感嘆,「誰能想到,一個養豬的是首富,而且還捐了2個億!」
說起牧原,沒有南陽人不知道。在內鄉,更是家喻戶曉。
為啥大學生跑到留言區留言
養豬的牧原資助他上了大學?
河南農業大學的學生,報道的時候,都必然知道師兄秦英林的事跡。
為什麼?不僅僅是因為他是首富。
20多年前,秦英林高考的時候,他放棄了保送河南大學的名額,選擇了河南農大,進修畜牧獸醫專業。
在這裡,他門門課成績都是優秀,解剖學更是考出罕見的92分,刷新了該校歷史記錄。
你看,優秀的人做什麼都是優秀的,人家可不是什麼鹹魚翻身,屌絲逆襲。
雖然秦英林出身貧寒,但早在在小縣城內鄉的時候,他就曾經建議父親養豬。
結果父親買了20頭小豬,養到最後死了19頭,只活了一頭。在當年的經濟條件下,這對家裡是不小的損失。
秦英林也內疚了很久,他立志一定要上大學,學好知識、當個獸醫,再回來繼續養豬。
最終,二十年過去,他成了養豬首富。
誰都可以養豬,但但把規模做大做好不容易,成為行業龍頭更不容易。
這當然不是偶然,秦英林其人,身上的一個關鍵詞之一就是教育。
當地人都知道,坐落在內鄉縣馬山口鎮默河西岸的河西小學,是秦英林曾經就讀過的小學。
10多年前,秦英林就在內鄉建起「牧原教育基金」,支持學校教學,幫助貧困家庭孩子上學。
這所村辦學校教育質量一度落後,後來,秦英林將企業績效考核機制引入學校,對教師實行績效考核管理,利用教育基金對教師進行獎勵,提升了教師待遇,還不斷完善學校信息化教學,學校教學水平直線上升。
這個學校由全鎮近30所小學的倒數後幾名而不斷提升至前兩名,成為全縣的文明學校。
像秦英林母校河西小學,還有內鄉的老莊小學等,儘管得到秦英林夫婦及牧原太多的支持,但都沒有標上「秦英林」、「錢瑛」、或「牧原」的的名字。
曾經我在秦英林的一篇報道下面就看到,一個留言被置頂,「我是今年的大學生,就是因為牧原的資助才能考上大學的。」
在內鄉,從 2015 年開始,牧原教育基金已上升到政府層面,秦英林個人捐助 1500 萬元成立了內鄉牧原教育基金。
2016 年,捐助基金提升到 5000 萬元,並承諾連捐 20 年。牧原資助輻射小學教育的範圍也從內鄉不斷擴大到省內外更多地區的貧困學校,使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享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肯乾的南陽人都悶聲干大事
還要為社會做點什麼
養豬絕不是你想的那樣,弄個豬圈,弄點飼料和青黴素。你知道蓋一個十萬頭的豬場要多少錢嗎?
幾個億。比蓋個五星酒店貴多了。這也是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差點進入,又退出養豬產業的原因。
正是因為養豬並不是沒有技術的農活,而是需要面臨環保、土地、資金等等多重學科先進技術的支撐。
因此秦英林認為,解決高端基礎科研問題的大學是很有必要的。引領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這樣我們的技術進步才會真正落到實處。
這也是他支持西湖大學的原因。西湖大學21位創校校董會成員有4位是河南人,首批創校榮譽校董會河南老鄉更是達到了6位,占據了近三分之一,秦英林就是其中之一。
2018年4月16日,秦英林為資助西湖大學及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的籌建及發展,自願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無償捐贈其所持牧原股份市值1億元對應的相應數量股票。
西湖大學,這所由西湖教育基金會舉辦的大學,在秦英林眼中是一種積極有益的探索。
如果你不了解西湖大學,那估計會在新冠疫情吃緊的時候看到過一個令人振奮的新聞,西湖大學、浙江省生物實驗室,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決了新冠病毒受體。
2月21日凌晨,西湖大學再次發布科研成果,對發現和優化病毒進入細胞的抑制劑有重要作用,
記得當時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感慨西湖大學的基礎研究是真的厲害,也進一步提升了我們打敗病毒,戰勝疫情的信心。
「科技推進了資本的聚集,現在資本回過來推動科技進步,這是雙向循環。我希望基金會辦學這種模式可以大膽嘗試,用資本來幫助推動科學研究和科學進步發展。」他說。
巧的是,西湖大學(代)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結構生物學家、原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
1967年出生在河南省鄭州市,與比他大2歲的秦英林同為河南人。
與老鄉施一公一樣,在秦英林的身上,你也能看到這種務實、踏實肯乾的河南人精神。
或者說,南陽人精神。
南陽此地,無論是張仲景、張衡、諸葛亮,還是馮友蘭、董作賓這些人,他們都有一種樸實的專注,並且在名揚天下之後,還會反哺給社會。
早些年,養豬使用瘦肉精是潛規則。有一次豬價大跌時,牧原的豬因沒使用瘦肉精,大批該出欄的豬根本賣不出去,豬餓得嗷嗷叫,公司沒錢買飼料。
瘦肉精銷售商找到秦英林說:「我免費給你提供瘦肉精並負責高價收購,保證儀器檢測不出來,你一頭還多賺好幾十元!」秦英林說:「儀器檢測不出來,我的良心能檢測出來!」
一些飼養員想「偷偷試一下」,而秦英林態度堅決:「誰用,我開除誰!」他耐心地對飼養員說:「我們養的不僅僅是豬,而且還是食品,是人民群眾的生命,要給自己爹媽吃,給自己的孩子吃,給天下老百姓吃的。」
他說:「養豬一定要先養良心,只有良心養好了,你才能做好任何事情。」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