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恩施:張關「懶豆腐」!(內附製作秘方哦)

2019-06-07     掌上風景線

面飯,是指包穀(玉米)經石磨磨成粉子,木甑蒸的飯,乾燥難咽,須與合渣湯配套。時下,不論恩施還是建始山城,每逢下班或節假日,三五夥計相邀到最好的合渣店美餐。

偶爾上飯館美餐一頓,總免不了點上「合渣」,有的喊「懶豆腐」。合渣,一個粗朴的菜名,是恩施土家族山民特有的家常菜。它是水泡黃豆(2至3小時)磨成稀漿後,不經過濾,直接煮沸,加青菜而成,論其營養,懶豆腐要勝過豆腐。

「辣椒當鹽,合渣過年……」,是山里人掛在嘴邊的一首民謠,「面飯懶豆腐,草鞋家織布」,是解放前普通百姓生活的真實寫照。面飯,是指包穀(玉米)經石磨磨成粉子,木甑蒸的飯,乾燥難咽,須與合渣湯配套。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三年困難時期,很多農民因飢餓而臉上浮腫,政府按人平每天一兩供應黃豆,食堂炊事員磨成合渣度日。有人說:合渣湯成了治腫病的良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村普遍實行家庭聯產責任制,山民們逐年解決溫飽,過年或遇紅白喜事,因合渣上不了正席,家家都要「殺豬打豆腐」。

近年來,隨著人們口味的不斷變化,豬肉魚鴨、山珍海味吃膩了需要合渣解饞,由過去的單純追求溫飽轉向追求特色、營養與健康的綠色食品。豐衣足食的恩施人,開始青睞合渣面飯,因此合渣逐漸由冷趨熱,合渣的質量由稀變稠,什麼肉末合渣、仔鴨合渣、麻辣酸合渣、雞蛋合渣等等,在城市(集鎮)餐館日漸活躍。同時,機靈的生意人,趁機搶占商機,讓快捷、可口、廉價的合渣,闖入市場,在城市、鄉鎮、農家樂山莊、水陸交通要道,合渣店比比皆是,各有特色。客人一到,燒起火鍋就吃,麻辣、香、酸的調料自選,合渣與包穀洋芋飯盡吃盡添,配有上十樣小碟菜,按人收取七八塊錢。

時下,不論恩施還是建始山城,每逢下班或節假日,三五夥計相邀到最好的合渣店美餐。就是省城來的客人,也喜歡點名到合渣店用餐,飽享包穀飯加合渣的美味,一餐花百來塊錢,既領略了山民的風情,又吃得實在,小小合渣店取代了大吃大喝之風,真是美哉。

製作恩施張關合渣的材料

主料: 豬肉餡 30克;

輔料: 油菜苔 1把 ;

調料:、色拉油適量; 、食鹽適量;、蔥適量;、姜適量;、蒜適量;、料酒適量;、香油適量;、澱粉適量;、黃豆1撮恩施張關合渣的做法

1、肉餡中加入鹽、料酒、澱粉、姜蒜末和香油攪拌均勻後腌制十分鐘

2、將黃豆放入豆漿機中,調至豆漿檔

3、青菜洗凈入鍋焯水,變成深綠色後撈出過涼水

4、擠去青菜的水分切成細末備用

5、熱油炒香肉末至變成白色

6、下入剁椒一塊炒香

7、倒入打好的豆漿,煮開後加入青菜末

8、起鍋前加鹽即可

烹飪技巧

1、黃豆不用提前泡發,我家的豆漿機能打幹豆,沒有干豆打就得提前泡發。

2、打豆漿時用的黃豆要比平時打豆漿的用量多一倍,要濃稠點兒。

3、打好的豆漿不用過濾,要的就是帶豆渣的效果。

菜品特色

張關合渣是湖北恩施地區的一道名菜,記得那會兒在恩施上學時,想吃這一口還得跑到遙遠的航空路,去的早的話到了就有坐,要是趕上飯點兒去你就等吧,人家的二層店面加桌都擺到了外面的壩子裡還得等上半天,生意那叫一個火爆,大家都是衝著這張關合渣來的,那會兒都是按人頭算,多少錢一個人,菜不用你點,都是配好的,按人頭上菜,菜不夠可以不限量的加,要說這是又實惠又好吃,好多年沒去過了,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還這價。現在想吃也苦於太遠,總不能為了這個專門跑去一趟吧,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在家做,雖然不正宗,但咱也可以山寨嘛,按自己的口味做的差不多也能解饞不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OrrRGwB8g2yegND7Vy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