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對那場戰爭最好的致敬就是堅守。
截至2月14日24時,在湖北前線,有25633名醫療隊員,以及軍隊派出的3批次4000餘名醫務人員,依舊在與病毒戰鬥著。
共和國的一代代軍人,逆行赴戰場,衝鋒的姿態從未改變。
01
41年前的正月二十一(1979年2月17日),戰鬥打響了。
老兵馬大慶到現在還記得那個凌晨,無數的曳光彈點亮了天空,上萬門同時怒吼的火炮讓他和戰友們目瞪口呆。
村子裡著火的水牛在亂跑,他和4名戰友把坦克車停靠在東溪鎮附近的水田裡,然後在車下挖了個掩體,度過了不眠的一夜……
當天下午,他的兩名戰友就倒在了松山邊的盤山道上。
而在54軍老兵高小平的回憶中,他所在的戰訓隊為了奪下編號639的高地,一周之內就傷亡了15人。
02
那是1979年2月17日,解放軍從廣西、雲南突進越南境內發起自衛反擊作戰,在16天的作戰中擊退入侵越軍,並攻克諒山、高平、老街等20多個邊境要塞……
這場持續不足一個月的邊境戰爭,與此後持續8年的兩山輪戰共同構成新中國至今最後一次大規模地面作戰。
當天,新華社關於戰事只有短短一句話:「戰鬥在我國廣西的龍州、靖西和雲南河口、金平地區展開。」對參戰人數、主攻方向、戰役進展、傷亡情況,均隻字未提。
人們無從知曉這些青澀男兒如何一個個剃了光頭,照了相,給親人留下遺言,在軍旗下宣誓,喝了首長敬的壯行酒……
然後無限留戀地回望北方祖國的方向,心裡喊著「再見吧媽媽」,便頂著越軍瘋狂的炮火,踏上了布滿地雷、竹尖陷阱和異族仇恨的征程。
在東線戰場,解放軍4個軍10餘萬人在許世友指揮下分14路進入越南境內,3小時後,北集團突破莫隆,向通農縣前進,41軍122師從廣西平孟方向攻擊朔江,41軍123師368團進攻茶靈。
同日,西線3個軍約10萬餘人在張銍秀指揮下,從雲南邊境進攻敵軍。
03
這是世界上兩個最擅長游擊戰的國家之間的對決。
中國軍人面對的是歷經幾十年抗法、抗美戰爭,真正「武裝到牙齒」的越軍。
越南國防部長武元甲有一句名言:「全世界每一分鐘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死亡。一百,一千,一萬,成千上萬的人的死亡,為了革命與國家的統一,即使他們是我們的同胞,也算不得什麼。」
經歷了越南戰爭的越軍士兵普遍裝備蘇制AK衝鋒鎗,而我軍士兵還在使用56式半自動步槍。
解放軍也第一次體會到了全民皆兵的殘酷,街上的任何一名婦孺都可能朝我軍士兵開槍,這是之前在國內戰場和朝鮮戰場從未有過的經歷。
04
年輕的士兵無所憑藉,只能拼勇敢,拼犧牲。
中越雙方都不想讓戰爭升級,沒有動用空軍,因此陸軍的廝殺更加血腥。自衛反擊的戰場上,年輕的中國軍人只能拼勇敢,拼犧牲。
在16天的作戰中,解放軍擊退入侵越軍,並攻克諒山、高平、老街等20多個邊境要塞。
中國軍人為勝利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根據原昆明軍區後勤部編寫的《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工作總結》,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廣西、雲南參戰的解放軍、支前民兵共犧牲6954人,傷14800多人。
05
戰爭並沒有結束,漫長的兩山(老山、者陰山)輪戰隨後而至。
1984年4月28日凌晨,解放軍在大小20多個陣地同時攻向老山主峰,戰士們高喊著「血戰老山頂,領土一日還,衛國當英雄,血染戰旗紅」的口號,沖向敵軍。次日凌晨,老山主峰被解放軍收復。
之後5年內,越軍先後從南方,甚至從柬埔寨占領軍、寮國駐軍中抽出大量王牌軍隊進攻老山地區,但是老山上的中國軍人再沒有後退半步。
為了收復和守衛老山,中國軍人付出了3000多人的傷亡。
老山腳下的「麻栗坡烈士陵園」,躺著900多名烈士,年齡最小的一位是山東的一位叫做李濤的戰士,他犧牲於1984年4月29日,犧牲時年僅16歲零6個月。
是這場「自衛反擊戰」,是這些軍人用青春和生命,為 「中國歷史上最好時期」的雄偉大廈埋下了第一塊堅實的基石。
06
當年槍林彈雨中逆行的老兵,如今依然活躍在抗疫的戰場上。
他們說,曾有那麼多戰友犧牲在前線,如今國家有難,有一份力就要出一份力,這是軍人的本能!
今夜還要抗疫,不能以酒祭奠烈士。
守護好我們的國家,銘記他們的精神,就是最好的紀念。
無論前方是戰火、地震、洪水或者病毒,中國軍人永遠為祖國而戰。
武漢加油,湖北加油
中國加油,戰疫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