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絲到底憑什麼被譽為「編織中的黃金」?
「蕾絲島」的古老傳說
在義大利威尼斯東北方有個小島,叫做布拉諾,島上的漁民們出海捕魚後,家中的妻子因為思念丈夫,就聚在一起,用棉線編織出漁網的樣子,有時還把它們裝飾在衣服的邊緣,以祈求海上的丈夫平安歸來。
這是一個關於思念的傳說,也是蕾絲最初的模樣。
02
具有宗教意味的蕾絲圖案
但丁在《神曲》中曾以永恆的玫瑰來象徵極樂的靈魂,葉子象徵一切得救的靈魂。
所以我們經常能在教堂看見彩色的花窗、玫瑰花、葉子等圖案。
蕾絲正是誕生在宗教禁錮思想的中世紀,信徒用編織完成觸摸神跡的願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能從古董蕾絲上看到宗教意味的圖案。
03
「蕾絲熱」
由於編織蕾絲非常耗時,一件大的織品往往需要幾年時間來完成,因此價格不菲。
早期蕾絲只是作為手帕、領口、帽子上的小面積裝飾物,真正成為服裝裝飾主流還要等100年後,也就是15世紀末16世紀初,蕾絲技藝輾轉流傳到義大利,當地貴族婦女為之瘋狂,以編織為主題的沙龍在貴婦的客廳里成為潮流。
蕾絲很快被歐洲王室的貴族階層接納,由於當時英國、法國、西班牙互相聯姻,蕾絲熱便迅速蔓延至整個歐洲大陸。
從發源地比利時擴散至義大利、西班牙、法國、最終到達北美大陸,成為媲美珍寶的收藏品,被稱作「編織出的黃金」。
04
女王的拉夫領
伊莉莎白女王時期,一種以蕾絲作為領飾——拉夫領被發明。
這種領飾的直徑大小及蕾絲的華麗程度,影射了財富與地位高下之分。
蕾絲至此成為至高無上權力的代表,成為全歐洲最珍貴的面料之一。
拉夫領起初用輕紗製作,為了使它更加華麗,就把當時最奢侈的蕾絲面料用了上去,並在尖頭處鑲上昂貴的珍珠。
這些改動賦予了拉夫領更加高貴的氣質。
拉夫領將華美的蕾絲暴露在大眾的目光下,高調彰顯著王室貴族的至高權力。
伊莉莎白去世後,拉夫領慢慢不再高高聳立隱喻王權,而是溫柔的下垂,後來褶皺也不再流行,拉夫領進化為小披肩式的翻領。
05
蕾絲婚紗
婚服上的蕾絲飾邊猶如珍寶一樣,依據個人的財力決定數量的多少,普通新娘可能只能負擔領口與袖口的鑲邊,貴族則可以為主自己準備一條華麗的面紗。
王室成員則可以定製一套全手工蕾絲婚紗。
從第一次有文獻記載的王室婚禮——1499年法國路易十二與安妮的婚禮到最近一次英國威廉王子迎娶平民王妃凱特的世紀婚典,新娘無一例外的選擇了蕾絲婚紗,以示純潔與華貴。
06
手工蕾絲的種類
手工蕾絲的種類非常多,有棒槌編織蕾絲、針繡蕾絲、空花蕾絲、狹條蕾絲、結式蕾絲、鉤編蕾絲、針織蕾絲和凸紋蕾絲等。
像我們比較常見的愛爾蘭蕾絲就是一種較為獨特的鉤針蕾絲。
鉤針製作成的花朵與葉片圖案被細密的網線連接成完整的片狀蕾絲,層層疊加造就了浮雕的效果,極為奢華綺麗。
蕾絲帶著貴族血統,凝聚著匠人不可複製的漫長時光,用柔美與精緻述說著它的誕生史。
工業革命後,蕾絲逐漸走進普通大眾,至今它已經成為一種大眾面料,也成為我們用來打發閒暇時光的編織遊戲,走進生活,給更多的人的生活帶來美的感受與溫柔。
你喜歡蕾絲嗎?接下來分享幾個蕾絲鉤編圖解:
你喜歡蕾絲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1N2j3IBd4Bm1__YS8O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