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秋節,我問還是一個人在非洲的朋友,中秋節怎麼過,他說沒什麼可過的,還是要去出差工作。
我說中秋節也是一個大的節日,就算自己一個人也應該給自己過一下,或者去項目上找朋友,幾個人一起熱鬧一下。他說出去這麼多年了,除了之前在公司時公司會組織過,現在自己一個人在那邊做事,也沒什麼心思去弄。他不並不喜歡熱鬧,哪怕是過節時。他說離開了家,沒有家人在一起,這些節日對自己其實也沒什麼意義,和別人一起只是圖個熱鬧,顯得不是那麼孤單罷了,但自己已經習慣了這種孤單。節日,對常在非洲的人來說,並不那麼重要,或者並不是真正的存在了。
這樣想法和感受或許很多人都有,自己隻身一人遠走非洲,沒有了家人在身邊,有幸的可能在那邊結交到幾個朋友,能夠和朋友在一起度過一個一個沒有太多感覺的節日,是相互陪伴著,是互相傾訴著藏在自己心裡的話,是讓自己在這個本該團圓的日子不再孤單,也是為在非洲的工作增添一絲生活氣息。
在非洲時,關於國內的節日,很多人通常都是記得的,甚至比在國內時還要惦記,或許是大家有了時間去看日曆,查看著國內不斷變化的每一天;或許是大家想要用節日的到來提醒著自己在國內的牽掛,甚至提醒著自己是中國人,但凡中國的傳統節日,不管自己人在哪裡都還是要過的。
在一個重要節日快來時,在一起的同事或者朋友便會經常說著,還有幾天就是什麼節了,似乎在這一天要發生著什麼大事,有什麼隆重的安排一樣。
但真正到了節日這一天,通常就是廚房裡面多做幾個菜,一幫同事或者朋友在一起喝喝酒。白天還需要工作的,要正常上班,單位給了假期的,就在宿舍看看電影或和家人通話,或許是到外面那個當地最大的商場逛一圈,即便買很少的東西,也要去感受一下那裡的熱鬧,因為這一天似乎就給予了一個不一樣的心情。
這一天的安靜或者閒逛都為了晚上的一次團聚,也只有這個團聚才把節日的氣氛給提了上來。此時,餐廳就有了歡快的聊天聲,不斷的敬酒聲,和郎朗的笑聲,這個氣氛只存在於這一個房間內。外面的人並不知道這些中國人在過著什麼節日,他們可能也不知道這一間屋子裡的熱鬧。
這一頓飯後,大家便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間,回憶著剛才的飯桌,覺得只是比平時吃飯的時間長而已,有的人似乎都忘記了這是在過一個節日。
而對於那些一般的工人,怕是連這個飯局都沒有的,他們的食堂也會加兩個「硬菜」,然後打飯後回到宿舍去吃。但此時的宿舍也會熱鬧一番,他們會把打回來的菜,再加上一些自己從超市買來的零食或者熟食和酒,也湊在一起慶祝屬於每個中國人的節日。對於他們來說,這頓飯是難忘的,因為不常有。所以他們的節日過得也更熱鬧,非要給自己喝得美美的,然後來一個輕鬆的睡眠。
但當第二天所有人照常工作,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面對著那個熟悉的環境時,大家想起,這個節日竟然就這麼過完了,他是在一頓飯的期待中發生的,又是在一頓飯後結束的。在非洲過節,原來就是這麼的快和無感。
時間久了,過節的儀式感便越來越沒有,大家對節日的期待可能就是聽聞著國內的家人朋友如果度過的,也期待的是有一天心情的放鬆。
我自己是一個比較注重中國傳統節日的,特別是像中秋節這樣大的節日,覺得不管幾個人無論在哪裡都要簡單的慶祝一下,哪怕只是多做幾個菜和喝一點點的酒。
記得六年前,我還是在非洲做工程時,那一年的中秋節,在項目現場只有我和公司的廚師兩個人。因為項目距離公司的辦事處很遠,而且當時公司在那邊的人也已經不多,所以生活上的補給就不那麼頻繁了。
以至於,在到中秋節時我們也沒有新的物資,所有的食品都是之前剩下的,更是沒有月餅能吃。但那天廚師依然是做了幾個菜,酒也是有少量庫存的。僅是這些可能和平時也沒什麼區別,中秋節最重要的象徵是吃到月餅。
於是,我就讓我們廚師用電餅鐺烙餅,並且烙的厚厚的,而我就用一些軟糖切成條,在烙好的餅上拼出了「月餅」兩個字。當時拍照發給我的朋友,他說這是他見過最獨特的月餅了。
吃過晚飯後,我們把這個「月餅」切開,沏了壺茶,也坐在項目的房屋前看著非洲空曠天空中的月亮,那是我在非洲所度過的一個難忘的中秋。
有時我們自己走的遠了,似乎忘記了身後還有一些親密的人,也忘了那些人在關心我們。周圍的環境可能把你的身體給隔離開了,但我們應該保持著一個有著情感的頭腦,那些陪伴和影響著我們的東西不會離開,即便你沒看到它。
如果生活中暫時只有一個人,那麼也要讓自己的心隨著不同的時間跳動起來,只有這樣,你的生命和生活才會有了活力。
所以在這裡,也祝福所有在非洲的人:中秋快樂!給自己一個有溫度和活躍的節日吧。
關注非洲,關注「物美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