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需要智慧,放手更需要智慧。
教育
父母教育與孩子之間,永遠都是一個現在進行時的話題。
小學六年級一篇課文中:林清玄的《桃花心木》中記著,
「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
一旦我停止澆水,樹苗會枯萎得更多,遇到狂風暴雨,也會一吹就倒。」
看起來是種樹,父母養育孩子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總把孩子捧在手心裡,小心翼翼地呵護著,一刻也不敢放手。
這是日本一檔火了近30年的綜藝,它專門「偷拍」2-7歲的孩子人生中第一次獨自出門給家中買東西。
孩子第一次獨自出門的害怕與興奮,父母第一次放手的緊張與不安,再次相見的喜悅與幸福,都被真實地記錄下來。
他們不知道,一路上,還有至少20個工作人員假扮的路人,在路邊悄悄地看著孩子路過。
今天這位日本爸爸用自己揪心的親身經歷告訴每一位父母,
孩子終有一天會離開父母,而父母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放手。
三歲的女兒浬愛是全家人眼中的寶,溫柔的哥哥處處護著她,她想要當姐姐,便時時配合著她的小心愿。
爸爸媽媽更是把她當公主般呵護,媽媽給她各種粉色的小裙子,爸爸更是給她造了一個公主房。
母親節那天,一直嚷著要當姐姐的浬愛說要給媽媽買花,可爸爸說,那你要自己去哦。
一聽說自己要一個人出門的浬愛,瞬間嚇得哭出了聲,習慣了父母的陪伴,一個人要怎麼學會成長。
第一次出門並不順利,牽著爸爸的手走到路口,如何都放不開緊握著的大手獨自前行。
爸爸往女兒口袋裡塞滿了鼓勵的糖果,推著女兒往前,告訴女兒,
「我只能陪你到這裡,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別回頭,回頭會寂寞。」
看著孩子越走越遠,父親縱然有再多擔心與不舍,也只能看著她漸行漸遠,
不讓她自己走,她永遠也學不會走路,即使磕碰,也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經歷。
3歲的浬愛,儘管心中滿是害怕,向前的腳步卻未曾停止,直到爸爸看不見的拐角處,小小的浬愛徹底地哭了起來。
第一次獨自面對這個世界,說無所畏懼是騙人的,可如何也不敢在父母面前放聲大哭,害怕看到他們疼惜的目光,也怕動搖自己前行的決心。
一路上,她沒跑也沒停,一會兒哭一會不哭,就算心中滿是對未知的恐懼,仍一步一步堅定地朝目標走去,不曾停止。
下定了決心的浬愛,很快買到了爸爸交待買的菜,接下來,她要去給媽媽買花,才出蔬菜店門,無力的孤獨又將自己包圍了。
為了把恐懼趕走,她拿出爸爸給的勇氣糖果,仿佛吃了這顆糖果,前方有再多苦難都有獨自面對的勇氣。
一邊哭一邊給自己打氣,三歲的浬愛終於走到了花店,可看見緊閉著的門,她還是膽怯了,在門口踟躕許久。
直到店門自己打開,儘管嚇了一跳,還是邁出了步伐,要給媽媽驚喜的心意,足以戰勝一切恐懼。
拿著自己選好的花,再搖搖晃晃地走到蛋糕店,勇敢的浬愛,憑藉著自己的力量,也拿到了要給媽媽的蛋糕。
兩隻小手拎滿了與自己年齡不符的包裹,終是完成了爸爸交待的所有事情。
成長不就是這樣嗎,就算哭,要被推著長大。
幸運的是,一路上,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
走到半路偶遇同學的媽媽,告訴浬愛,「你能行,加油!」
知道她害怕過馬路的花店阿姨,牽著她的手帶她過去。
路過的奶奶,叔叔、阿姨都大聲鼓勵著她,這座山腳下的小城裡,滿是溫柔的目光。
小小的浬愛,即使掛著兩行淚,也不忘向每一個鼓勵自己的人說,「謝謝」。
終於走到和爸爸分別的路口,堅持了一路的浬愛,再也忍不住大哭,明明兩公里的路都走過了,眼下不過十幾米的路卻格外長。
看著眼前的女兒哭得撕心裂肺,想去接她,幫她拿東西,還是忍住了,
哪怕是最後一段路,也只能由孩子自己走完。
孩子終要獨立,這一場只能守望的愛,最高級的心疼,是放手。
直到孩子撲進自己懷裡,一路的擔憂才悄悄放下;
直到牽住爸爸的大手,所有的不安和害怕才煙消雲散。
一路走來,我們又何嘗不是在重複這個過程,從第一天自己背起書包上學,到離開家工作…
一路畏懼不斷,但也只有經歷了疼痛才學得會長大。
3歲半的小智,儘管年幼,仍然被教育著,
「來店裡必須要工作,玩是不可以的。」
在爸爸經營的鐵板店裡,她認真地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她眼裡,事無大小都需做好,擺盤、擺坐墊、嘗試著學習做章魚燒,甚至惦記著要提前備好材料,點點滴滴都讓人難以相信,這是一個三歲孩子會考慮到的事情。
可當被爸爸要求著獨自去超市買食材時,她膽怯了,
「一個人能行嗎?一個人不行的,自己去不了遠的地方。」
心裡惦記著要做章魚燒,但始終都害怕出門,被爸爸推著出門卻又哭著跑回去,雖然哭著,爸爸並沒有安慰她,
「今天是為什麼過來呢?」「來工作的,要做章魚燒。」
即使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也清楚的記得自己的工作,
因為是工作所以一定得做,縱然害怕也要勇敢地邁出去。
被爸爸送到路口的小智,這次只要求「爸爸在後面看著我」。
我獨自勇敢地前行,只希望回頭時能看見爸爸在身後,那樣就算前面有再大風浪都無所畏懼。
對爸爸而言,放手孩子又何嘗不心疼,看著已經走遠的孩子也要大聲讓孩子聽見自己的鼓勵,「小智,路上小心!」
爸爸的願望也是小智的夢想,就是一個人去初遣,只要踏出去,那便是成功。
父母子女之間,相信是力量,守望的是愛。
前一刻還哭得不能自已的小智,走過拐角竟很快進入狀態,一路小跑著,只想快點給爸爸買齊了食材。
更甚至,一到超市,像個小大人一樣推著比自己還高的購物車,憑著一己之力買齊了四種不同的食材,就算累得背不動了也沒有再掉過一滴淚。
直到滿載而歸,再次見到在路口等候的爸爸,她沒有撲在爸爸懷裡撒嬌,而是催促著爸爸趕緊回去一起做章魚燒。
雖然這次初遣只是到不遠處的超市買東西,可爸爸卻為此做了自己能想到的所有準備。
過馬路時揮起的小旗子:謝謝你為我停下來;怕女兒背不動食物,把書包換成了可以拖著的小箱包;知道女兒害怕,他沒有推開女兒,而是一步步地引導她向前走。
父親總是這樣,愛得深沉,默默地守在我們身後給我們無限的力量,雖然嚴厲卻給我們周到的保護。
雖然家境殷實,4歲的小葵和2歲的妹妹小櫻身上毫無被嬌慣的姿態。
母親節這天,姐姐被要求帶著妹妹出門為媽媽買花和圍裙,以及給一家人的新得地雞。
一路上,小葵都緊緊牽著妹妹的手,因為一直記得爸爸的交待,「無論發生什麼都不能放開妹妹的手。」
順利地買到圍裙出門後,姐妹倆先後摔倒兩次,每次,急忙爬起來的小葵還沒來得及看自己有沒有受傷,便著急地問妹妹有沒有摔疼,不論摔倒多少次,她都不曾放開妹妹的手。
即使遇到自己難以推開的門,也要讓妹妹拉著自己的裙角。
幾經波折買到了雞肉,卻把媽媽的圍裙落在了肉店裡,小櫻想告訴姐姐,只會簡單溝通的妹妹卻如何也表達不清自己發現的事實。
而姐姐也只是拉著「不聽話的」的妹妹匆忙趕往下一站。
直到買好花小葵終於發現了圍裙不見了,可她並不知道圍裙掉哪兒了。
嘗試著從花店去肉店的姐姐,卻忘記了去的路。牽著妹妹的小手,只得再次從以前爸爸教的那條路過去,雖然遠,但那是自己唯一確定能到目的地的路。
姐妹倆一個拿著花,一個拖著雞,畫面雖然和諧但也讓人忍不住大笑。
她們小小的世界裡,有自己堅守的初心,也有自己的智慧。雖然單純,但至少,她們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勇敢。
妹妹把袋子弄破,圍裙也沒找到,終於忍不住哭著說「我要回家」。儘管才4歲的小葵自己拿著雞肉和花已經很費力了,她依然沒有忘記要牽好妹妹。
因為有了活潑的妹妹,姐姐小葵變得比以往更可靠了。可牽著妹妹回家的路上,小葵也終於忍不住哭著:袋子破了,爸爸會生氣的吧。
終於把妹妹送回家,丟掉的圍裙還是要去找回,交待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完,這與年齡無關。
自己跑到雞肉店,趴在玻璃櫥窗看了許久也沒有發現圍裙的小葵只得失落地往回走;
才走出幾步她竟再次回頭,一定是自己沒有認真找。所幸,丟掉的圍裙終是被不放棄的姐姐找了回來。
這次,終於能大聲地告訴爸爸:我很好地完成了所有的事情。
並不是堅強就會獨立,而是被愛過的人才會獨立。如果不是父親的鼓勵,有哪個孩子不是哭著走回溫暖的懷抱?
看似平實無華地記錄一群小孩初遣的歷程,又何嘗不是記錄著我們長大的一路,這一路,我們只留下一個背影給父母,我們漸行漸遠,而他們一直在原地看著我們離去。
而父母,儘管有著「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的牽掛,也不得不目送自己孩子闖蕩世界的背影,孩子終歸要長大獨立,若不放手,只能一如溫室的花朵,經不起一點風浪。
你或許可以陪著他的前半生,卻無法打破時間的規律參與孩子的後半生。若不放手,又怎會知道,孩子遠比自己想像的更堅強勇敢。
「愛需要智慧,放手更需要智慧」,
一時的「狠心」,只為了自己想起孩子時,也依然堅信,
「哪怕有天我不在她身邊,也依然相信她會很好!」
--------------- 完 ---------------
如有商務與廣告合作請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