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貴州,應該很多人都不知道脆哨是什麼吧。
其實,脆哨也叫脆臊,算是熬過豬油後剩下的「油渣」。
不過,別地兒熬豬油,一般都用豬板油,出油率高。
剩下的的豬油渣,一般直接用來炒青菜。也有人愛撒點椒鹽或者白糖當小零嘴吃,可畢竟是大肥肉,吃多了難免會覺得膩。
豬油渣
而貴陽人熬豬油,可不是為了那點豬油。
他們會在油渣里,加入料酒、生抽陳醋等各種調料,做成一碟香、咸、脆、爽的「哨子",然後運用於各種菜式之中。
所以貴陽人做脆哨,更多是用五花肉或豬頸肉,肥瘦比例恰當,做出來的哨子口感更好,空口吃也不覺油膩。
脆哨雖是一味不起眼的小吃,但就像是港劇裡頭的黃金配角一樣,藏身於大大小小的貴陽美食裡頭。
無論是炒飯、粉面,還是裹絲娃娃、下豆米火鍋,都能看到脆哨的身影。
就算只用干豆豉煸炒脆哨,一口氣幹掉兩三碗米飯,都不成問題。
而且,再寡淡的菜,加入了脆哨,都會變得鮮活靈動起來!
比如我今天用來搭配脆哨的茭白,是一種南方比較常見的時令水生蔬菜,滋味清爽淡雅,像是溫婉的江南美人。
和脆哨炒在一起,被豬油滋潤著,被辣椒調動著,被香氣浸潤著,就有了活潑生動的味道。
即將入夏,也到了吃茭白的季節了。
這時候的茭白含糖量高,肉質細嫩,脆甜脆甜的,你們一定要買點來嘗嘗。
茭白的味道清甜鮮美,宜素宜葷,清炒白灼涼拌都好吃。
切片和脆哨一同煸炒,茭白爽脆可口,帶著動物油脂的香氣和微微的辣勁,夾著脆哨,吃起來那叫一個真香!
別攔我,今天必須來三碗白米飯~
- 脆哨炒茭白 -
脆哨
[ 食材 ]
五花肉/豬頸肉300g 甜酒釀水1大勺 鹽1小勺 醬油1小勺 陳醋1大勺 清水30ml/豬油10g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譜 ]
1.五花肉/豬頸肉切成1cm左右的的小方丁
2.冷鍋倒入切好的肉丁,加入30ml清水或15g豬油作為引油子,中火爆出香味,再轉小火慢慢煸干肉丁的水分
3.當肉哨子收縮,鍋中水分慢慢減少並開始吐油,加入鹽、醬油、甜酒釀水調味,繼續翻炒
此時肉丁最容易糊鍋,途中一定要不斷翻炒
4.小火熬制至鍋中的油慢慢增多,油泡變小,哨子由淺黃色變成金黃酥狀後撈起,過濾出來的豬油可用作炒菜
5.另起一鍋,倒入濾掉油的肉哨子,加入陳醋煸炒至上色,口感變焦脆,起鍋控油瀝干後晾涼,脆哨即做好
脆哨炒茭白
[ 食材 ]
茭白200g 脆哨80g 干辣椒5個 花椒1小勺 蒜苗1根 料酒1/2小勺 鹽1小勺 糖1/2小勺
[ 食譜 ]
1.茭白洗凈去皮,切成薄片
2.熱鍋,倒入適量油,放入切好的茭白,小火煸炒至邊緣焦硬盛出備用
3.另起一油鍋,煸香姜蒜沫後加入辣椒段、花椒粒煸香,放入茭白和脆哨翻炒均勻,最後加入料酒、鹽、糖調味,翻炒入味,出鍋前撒上少許蒜苗
現在很多人都不吃豬油了,但我一直很愛用它來炒素菜或拌麵條,香味特別醇厚。
這次不僅熬了豬油,做了一大盤香炸了的脆哨,還炒了當下最鮮美的茭白,充實之中,帶著滿滿的成就感!
話說,一天滿足了3個願望,還有比這更快樂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