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是新冠肺炎確診最為快速有效的指標。海慈醫療集團作為新冠肺炎治療的定點醫院,按照上級要求,積極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2月8日21點24分,發出首例報告,為新型冠狀病毒診斷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病毒核酸檢測標本需要送到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隨著疫情的快速發展,檢測壓力大幅增加。2月4日,集團向市衛健委提出成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醫院的申請,市衛健委要求儘快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
接到命令以後,集團立即著手籌劃檢驗科基因擴增實驗室建設、完善實驗室房屋和儀器設備條件,調配人員,組建檢測團隊。集團領導親自部署、指導,召開多次協調會,檢驗科、院感科、醫技辦、器械科等多部門迅速行動,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的整體建設。
2月7日,市疾控中心相關檢測負責人對集團檢驗科PCR實驗室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工作進行評估及驗收。
迅速進行專業檢測準備
檢驗科積極準備,加緊培訓及演練,逐一落實空間、設備、操作要求,進行全要素、全流程演練。2月5日,提前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三次預實驗,過程順利、結果達標,並迅速完成了比對分析報告。院感科現場培訓防護服穿脫、協助落實標本運送流程、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和消毒等內容要求。
投入使用並發出首例報告
2月8日下午14點,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正式開始接收樣本,下午15點30分,檢測人員宋曉萍、翟軍清兩名工作人員整裝待發準備進入實驗室,歷經長達6小時的體系配製、加樣、核酸提取、上機擴增等過程,21點24分,檢驗科基因擴增實驗室發出了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報告。在順利完成首批檢測後,迅速按規定流程進行了上報。
2月9日,檢測人員克服身體的疲憊和不適,一天之內兩次進入實驗室,分2批次順利完成了確診患者複查、疑似、密切接觸人員的檢測任務。
自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以來,截止2月9日晚,共完成核酸檢測2批次,共77人次 。集團還將進一步提升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速度,擴大檢查範圍,實現疫情防控和診治工作的無縫對接。
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
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是新冠肺炎確診最為快速有效的指標。首先,工作人員必須要按照生物安全三級防護穿戴好個人防護裝備,方可進入負壓實驗室。所謂的負壓實驗室,就是通過特殊通風裝置,使實驗室內空氣由清潔區向污染區流動,使實驗室內的壓力低於室外壓力。採集樣本後,按照生物安全要求進行三層包裝,由專人送到實驗室。實驗人員通過實驗室緩衝區進入核心實驗區域,分別進行標本製備、核酸提取、實時螢光定量PCR儀進行核酸擴增反應。待反應結束後,按照操作規程判斷檢測結果並上報。
每做一批實驗檢測,從樣本接收登記、實驗環境準備、個人防護裝備、到實驗檢測及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整個過程大概需要6-7個小時。為減少實驗室感染風險,工作人員在實驗過程中不能離開污染區。而負壓實驗室裡面異常悶熱,噪聲較大,實驗時需要精力高度集中,一次檢測下來,對實驗室工作人員是一次巨大的考驗。
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相關知識
1、標本採集對象有哪些?
主要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疑似病例、疑似密集接觸病例、新冠肺炎確診復檢病例。
2、採集標本類型?由誰採集?
採集病患的鼻咽拭子、肺灌洗液等下呼吸道標本,由醫護人員負責採集;病患痰液留取在醫護人員指導下留取。
3、採集標本注意事項?
嚴格按照《新型肺炎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第三版)的要求進行樣本採集。
4、標本的保存及運送?
標本採集後及時送往檢驗科PCR實驗室。24小時內檢測的標本可置於4℃保存;24小時內無法檢測的標本則應置於-70℃或以下保存(如無-70℃保存條件,則於-20℃冰箱暫存)。血清可在4℃存放3天,-20℃以下可長期保存;應設立專庫或專櫃單獨保存標本;標本運送期間應避免反覆凍融。
標本送檢前由各科室核對標本數量和信息,標本放在運輸箱中,同時填寫"新型冠狀病毒檢測送檢表"完整信息,如需塗改,只能雙橫線更改並簽名。
5、標本接收、檢測時間及檢測次數?
標本接收根據臨床實際情況採用預約制,因生物安全防護要求等多種客觀因素綜合考慮,原則上一天檢測一次。
6、出報告最快需多長時間?
完成整個實驗大約需要6-7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