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品質如一,他放棄快速發展,如今成功打造出西北菜第一品牌

2019-08-05     企業經營之道

曾幾何時,誰想過一個不足20平米的內蒙古街邊小店,每天想著的不過是多掙幾百塊的他,能夠變成擁有數百家家門店、年營業額超過35億的西北菜餐飲帝國。這個過程,賈國龍用了29年。

(如果您對企業管理知識有興趣、想了解,請私信作者「工具包」三個字,便可獲取《企業管理工具包》一份)

90年代初,20歲剛出頭,賈國龍就靠著小吃店、賣香煙、進小商品,開始了自己商業之路。這讓等著包分配,拿幾百工資的同齡大學生們羨慕不已,因為此時,只讀過兩年書的賈國龍,已經成為了萬元戶。

(關註上方頭條作者,私信 「工具包」可得《企業管理工具包》,涵蓋企業管理八大經;中高層激勵工具:股權激勵模型、合伙人協議等。)

1995年,不甘於做小生意的他,從內蒙古臨河來到北京,準備入手餐飲業。滿滿希望的他來到北京後,很遺憾——應聘服務員,連端盤子倒水的機會都不給他。北上是沒希望了,賈國龍只得揮師南下,直奔深圳。

在深圳,賈國龍看到了比內蒙古更豪華、更氣派的酒樓,他便決定盤下一家經營不善的海鮮酒樓。經營一家酒樓和一家小吃店,顯然不是一回事。9個月後,他第一次做生意就虧了100萬。

1999年,不甘心的賈國龍再次北上,咬牙承包了北京金翠宮海鮮大酒樓,但這一次,賈國龍刷新了紀錄,4個月就虧了人生的第二個100萬。他不甘心,但一時想不出更好的辦法。賈國龍開始在北京做大量媒體廣告,還花10萬請來了餐廳代言人。

2001年,他不賣海鮮了,只賣莜麵和羊肉。沒想到,莜麵大受歡迎,餐廳日均流水從2萬元漲到4.5萬元,根本剎不住。這年11月,賈國龍創立北京西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一年後,西貝莜麵村在北京的營收過億。

談及之前失敗的原因,賈國龍認真地說:如果要開飯館,一定要賣自己最熟悉、最擅長的東西。

營收過億後,賈國龍手裡有了些錢,他趁熱打鐵,陸續又開了五家直營店。賈國龍認為,加盟店可以快速擴張,但質量難以把控,所以只做直營店,做成一個算一個。漸漸地,西貝在北京餐飲圈小有名氣。

餐飲品牌的定位要代表一個不同的分類,即品類。一個品類就代表了一批消費者的需求,你自己品類都不清晰,消費者對你的需求不可能明確。比如,一想到手機,你首先會想到蘋果;一提到美式快餐,你首先會想到麥當勞、肯德基;一問到咖啡廳,恐怕星巴克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腦海里。

為了定位清晰,賈國龍找遍了全球最牛X的品牌戰略公司都不好使。上千萬的錢也不算白花,交了學費的賈國龍愈發意識到:只有懂得做品牌,才能更高級地做生意,做品牌的意義,就是為了比別人賣得更貴、更多、更持久。

2013年春節後,賈國龍經過慎重思考,決定還是相信自己的那一套,從莜麵的獨特性和健康性出發,將品牌確定為西貝莜麵村。賈國龍的目標是讓西貝成為西北菜的第一品牌,這次他真的做到了。

對於他這些年這些領域的成功,賈國龍認為,企業家的市場判斷能力,是企業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東西,但面對各種問題時,僅靠企業家一個人的努力已經遠遠不夠,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如今需要的是團隊合作共贏。因此,打造專業、互補、團結、進取的優秀團隊,是現代企業的核心能力。如果說我還有些成功經驗的話,恐怕這就是最核心的之一了。

目前,餐飲業已經成為僅次於房地產和汽車的第三大產業。但是盤子大,競爭者也多,在中國,餐飲業仍沒有一家年營收過百億的企業。賈國龍想打破這個現狀,也在心底給自己定下了個黃金十年的小目標:到2024年,西貝必須在100個城市(不限中國)開1500家店、年營業額達到200億人民幣。

(對於企業管理方面的問題,作者對此有9年的處理經驗,招人難、留人難、股權分配、合伙人制度等等等等,如果讀者您對此方面有什麼想要了解的問題,都可以關注作者並私信作者,作者會對您的問題一一進行解答,還可以無償為您提供一份作者經過幾年經驗整合編輯的《員工動力工具包》,如果對此有興趣或者有問題,請私信作者一句「工具包」,作者會立刻對您進行回復哦!)

如果私信作者「資料」,還有其他「彩蛋」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Wl3n2wBvvf6VcSZor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