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蓬佩奧表示英國油輪被伊朗扣押,是英國自己的責任?

2019-07-25     亦新湖

以謀略為自稱的英國人,在美歐利益的取捨之間投靠了美國人。還自以為得計,實際上是上了美國的賊船。由於利令智的衝過頭,英國的這種投機討好美國的行為,終於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反遭到了美國務卿蓬佩奧的打臉。美國與伊朗交惡已經在40年之久,在美國的中東戰略中顛覆伊朗是美國的基本國策。這是因為美國需要控制極為重要的中東地區,這是美國霸權利益所在。

中東連接歐亞區域位置十分敏感,更為重要的中東是全世界石油資源的主要產地。可以說中東石油支撐著美國霸權之一的美元地位,所以二戰結束以來美國在中東有不同一般的存在,僅美軍軍事基地就有幾十個。凡是中東的產油國,如果出現了反美政權,美國不是通過直接的戰爭行為,就是以顏色革命手段顛覆推翻該政權。伊朗是中東地區最大的反美政權,美國一直沒有停止過對伊朗的打壓制裁。

從去年5月8日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以來,美國再次對打壓和遏制伊朗的行動升級。但是,這些行為都是為了美國的一己之私。即違反國際法和聯合國決議,也不符合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利益。美國制裁伊朗的行為,反而使得伊朗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同情和支持。就是一貫跟隨美國的西方盟友,也不得不與美國分道揚鑣。在伊核協議問題上,除了美國一意孤行的退出,其它的5個簽字國(中俄英法德)和伊朗,仍然支持伊朗維護了伊核協議的合法性。

本來在這個問題上英國還是站在道義的一方,值得肯定的。但是因為英國經濟的衰退,在歐盟的地位下降。而英國的大英帝國思維時時作祟,英國不願意居人之下。又因為發生了幾百萬中東難民湧入歐洲,英國不肯接受難民不說,還做出了脫離歐盟的公投。留在歐盟好處不大,哪就乾脆脫離歐盟投靠美國,說不定更符合英國的利益。其實英國在脫歐這個問題,是非常的輕率行為,並沒有經過認真的分析探討。

是前首相卡梅倫不負責任,弄成了目前的脫歐僵局。特雷沙.梅首相主政三年,因為英國身在歐洲,利益牽扯太多沒有辦法真正的脫歐,干不下去了將在今天暗然下台。既然經過公投了,只能是一條道走到黑,英國在對外政策上也作出了調整。本來英法德三國對於伊朗的政策基本一致,互相之間協調得不錯。但是由於美國的作用,英國與法德兩國在伊朗問題上明顯的拉開了距離。

在上個月的13日,發生了第二次油輪被襲事件,阿曼灣兩艘油輪被襲,其中一艘被襲沉沒。英國對於油輪被襲事件緊隨美國,在沒有事實真相的情況下,支持美國對於伊朗的責任指控。而德法兩國則持完全不同的立場,德國外長馬斯稱美國出具的視頻不能作為指控伊朗的證據。6月20日美國無人機入侵伊朗領空,被伊朗擊落之後,6月23日英國外交大臣亨特公開表示,如果美國對伊朗採取軍事打擊,英國將在軍事上支持美國。

7月4日英國又在美國的指使和提供情報下,藉口7年前的一個歐盟關於制裁敘利亞的條例,扣押伊朗油輪「格雷絲一號」。可以說,英國在對於伊朗問題上愈走愈遠,背離了原來英法德三國的歐洲基本立場。英國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希望得到美國的重視和獎賞。誰知美國對於伊朗,表面上張牙舞爪和虛張聲勢,其實內里也是害怕擦槍走火而惹火燒身。

美國鼓勵英國扣押伊朗油輪,不曾想伊朗強硬的以牙還牙,在7月19日反扣了英國的「史丹納帝國號」油輪。到了這個時候英國沒招了,儘管英國還居高臨下的警告伊朗,甚至揚言再來一次「馬島戰爭」。誰知伊朗根本不吃這一套,如果英國不釋放伊朗油輪,英國自己的油輪也別想回去。這時,英國自己把自己坑了,陷入十分尷尬的境地,只能向美國訴求,幫助想辦法解決被扣油輪問題。

使得英國做夢也想不到的是,美國是色厲內荏,面對伊朗除了發動戰爭,所有的牌都打完了。所以,這才有了7月22日蓬佩奧在對媒體採訪時表示,英國必須對自己在波斯灣的船隻安全負責。並且稱目前的危機不是美國制裁的結果,而是伊朗在該地區長期存在的惡意行為。英國聽到蓬佩奧的這番表態,應該是想哭的心情都有,美國是甩鍋翻臉不認帳。蓬佩奧的這番講話,其實也是給今天正式上台的親美新首相詹森一個現實警告,美國靠不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fqrKmwBmyVoG_1Z4tT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