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的《師弟出馬》是成龍早期的集大成之作。
《師弟出馬》最大的意義,就是基本形成了成龍電影的個人風格(尤其是在動作設計方面),日後成龍電影的諸多特點,在本片中都有所展現。
雖然與袁和平、吳思遠等人一起開闢了諧趣功夫片的潮流,並憑藉《醉拳》等片奠定亞洲巨星的地位,但這些作品明顯深受袁八爺的影響,尤其是在動作方面,成龍的個性和才華並沒有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師弟出馬》展現了成龍作為頂級動作指導的最強天賦:那就是根據現場環境進行動作設計的能力(情景式動作設計),以及對於道具的使用。
扇子功。和成龍對打,你得隨時留意他身邊的小玩意兒,因為這很可能是他反敗為勝的關鍵。
板凳功。成龍元彪師兄弟兩人用兩條板凳對打,很溫馨的場面。
長棍破板凳。
李麗麗的裙子功。僅憑一條裙子和一張凳子,成家班就能編排出一整套花樣百出的動作戲。
在木樁上以一敵二。
西班牙裙子功,戲耍李海生和馮克安。
除了對現場環境和道具的利用,成龍的動作設計還明顯帶有雜耍的成分。洪金寶、元彪的電影也有這樣的特點,這明顯得益於他們從戲劇學院那裡學來的一身翻騰跳躍、摸爬滾打的本領。不同於李小龍的雷霆萬鈞和劉家良的硬橋硬馬,他們的很多動作都是以驚巧致勝。
而成龍更是出了名的「彈弓人」,他的平衡性、節奏感和彈跳能力都是驚人的。
片中飾演大反派的是韓國腿法高手黃仁植(合氣道七段、跆拳道六段),尤其左腿出神入化,被稱為左腿攻擊之王。黃仁植出場那一幕拍得極其精彩:出手迅猛凌厲、招招致命,猶如猛虎下山,殺氣逼人。
在黃仁植凌厲的左腿攻勢面前,成龍一度幾無任何招架之力。
無奈之下,成龍只能祭出自己的搏命式打法。在這段長達十多分鐘的動作戲裡,成龍幾乎一直在表演各種花式挨打。這應該算得上是成龍銀幕上被人打得最慘的一次了。
關節被鎖。
被海扁。
被飛踹。
被騰空踢出老遠。
被踢得在空中旋轉720°。
不但連打人的黃仁植都累得氣喘吁吁,估計觀眾們一定也是看得目瞪口呆而又精疲力竭。
到最後,還是被灌下煙袋水之後,變得毫無痛覺而且力大無窮,才最終力克強敵。
成龍拍片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極其精益求精。下面這個著名的甩扇子的鏡頭,據稱拍了50多次才達到成龍的要求。
如此用心和博命,自然深受觀眾歡迎,《師弟出馬》上映後即以1102萬破香港電影票房記錄,是香港地區首度衝破一千萬大關的電影(包括華語片和非華語片),在東南亞各地也是大賣特賣。可以說,《師弟出馬》的成功,預示著成龍全盛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