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毒2》
首先必須吐槽的是:本片在劇本方面的硬傷太大,以至於直接拉低了影片的平均水準。
首當其衝的就是敘事邏輯性漏洞百出。
黑社會骨幹成員在短短几年之內,搖身一變,居然徹底洗白為金融界大亨。這麼誇張的情節,恐怕小說也不敢這麼寫吧。如果是角色身份變化的需要,那換成房地產大亨也比金融大亨要好啊——行業技術門檻這麼基本的常識,編劇們都不懂麼?
黑社會骨幹化身金融大亨,這個轉變有點太誇張了
為了向毒販宣戰,身為禁毒大使的主角,竟然在公眾面前懸賞殺手刺殺毒販,而警察的應對居然是開會討論這個行為犯不犯法。oh my good!我只能說:影片編劇們的想像力實在是太豐富了。
禁毒大使公然懸賞刺殺大毒梟,這是當面挑釁警察麼?
還在上學的女兒因母親和同學之死,一邊質問當警察的爸爸,一邊卻掉頭寫請願信給禁毒大使請求幫助。這得開多大的腦洞才能寫出如此牽強的劇情?
編劇有點無視觀眾的智商
還有,影片從開始到結尾,正邪雙方就一直在火拚,打得不亦樂乎,而作為第三方的警察似乎永遠處在死人、受傷、再死人、再受傷的狀態。我理解這是為了凸顯主角們的重要,但有必要把警察寫得這麼弱麼?
警察的襯托有點過分了
除了邏輯喜人,劇本的另一個問題是戲劇感太弱。比如余順天私生子的死,本來這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情節點,但編劇把這段戲寫得太快太平淡,完全沒有獲得相應的戲劇效果。
私生子之死這個情節寫得太平淡了
一直到中後段,影片的戲味才開始逐漸濃烈起來。最精彩的無疑是祭奠南叔那場戲,在這場戲裡,主角余順天、反派地藏、還有副線的警察,三方之間彼此劍拔弩張,影片的氣氛在這裡驟然緊張起來。這才是觀眾們所期待的那種「戲」。
南叔祭奠這場戲拍得戲味十足
除此之外,本片最值得稱讚的,首推影片結尾的壓軸動作戲。尤其是飛車戲,拍攝難度極大。拋開演員片酬,相信影片最大部頭的預算都花在了這場動作戲上面了。反過來說,這也是最能體現本片製作團隊誠意的地方。
一開場就是三方混戰。
三方大會戰
接著上演城市飆車的好戲。
都市飆車
碰碰車。
碰碰車
多車連環相撞。
多車連環相撞
電梯上賽車。這才是港片該有的樣子。
這才是港片應有的樣子
最後乾脆直接衝進地鐵里干仗。
動作級數不斷上調,火爆程度直線上升。可以說,《掃毒2》結尾的動作戲,才有點港片巔峰時的影子,但問題是這個高潮來得太晚了,觀眾足足憋了一整場,直到最後才釋放了那麼一點點快感。這樣的票價多少有些不值。
同樣「憋屈」的還有本片的演員,和《追龍2》一樣,《掃毒2》在戲劇方面的失敗,和演員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影片前半部分的劇本太平淡,入戲太慢,導致兩大天王(當然還有風采依舊的三哥)一直在尬演,直到中後段才慢慢進入狀態,只可惜劇本在邏輯方面的硬傷嚴重拉低了影片的水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掃毒2》同樣是一部被劇本「拖累」的「好戲」。
劇本不好,演員們就得「尬演」
末了,小編實在忍不住還是要吐槽一下本片的「三大毒梟」。除了古天樂飾演的地藏,剩下配戲的三位,資歷不夠、氣場更遠遠不夠。
看看《警察故事3》中的曾江。
《警察故事3》里曾江飾演的大毒梟氣場十足
哪怕看看《掃毒》中的盧海鵬。
《掃毒》里的盧海鵬也還過得去
再對比下《掃毒2》,應采兒還勉強可以稱得上是有那麼一點點風塵味。剩下的那兩位,是從街頭小混混里挑出來參加說唱的麼?
三大毒梟的選角是明顯的敗筆
香港電影人才的凋零是不爭的事實,但找幾個資深的老面孔(尤其是參演過黑社會類型電影的),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吧?畢竟電影是高成本高風險的投資行為,尤其是這種級別的製作,犯如此低級的錯誤,是會極大地拉低觀眾對影片的印象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