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課程簡介
人工智慧是計算機對人腦功能進行模擬的一門學科。當今人工智慧發展勢頭正猛,未來有望在全球多個行業和場景下得到廣泛運用。似乎在一夜之間人工智慧從虛無縹緲的幻想成為了現實。
腦科學作為現代生命科學的一個分支,在近年來得到了蓬勃發展。然而,長期以來腦科學人工智慧是兩門平行發展的學科,相互之間很少有交叉。我們認為,人工智慧的下一波進步,很可能受益於腦科學原理對其的啟發和應用。我們希望腦科學與人工智慧成為通識教育的基本課程,並促成兩門學科的深入交叉融合,以引發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可以預見,腦科學和人工智慧在未來將深刻影響人類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並推動人類文明走向一個全新的高度。
《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的對話:基礎與前沿》課程(以下簡稱課程),由清華大學藥學院魯白教授和醫學院宋森教授以及洪波教授共同發起。課程旨在介紹人工智慧的基本內容及其一些前沿領域的進展,並從腦認知的角度推動人工智慧的普及教育。
課程中,將請人工智慧各企業界的領軍人士走進課堂,向學生介紹產業界最前沿的研究課題。在這門課上,同學們將有機會聽到前沿的人工智慧研究人員和工業界領袖在各自擅長的領域與腦科學家就基本概念和現在熱門話題的交叉對話。
課程自2016年秋季第一次開課至今,已經請來授課的人工智慧各界領軍人士有(按上課順序列舉):王小川、趙勇、李航、張崢、余凱、洪小文、孫劍、吳聲、吳甘沙、胡郁、張宏江、宋繼強、陳罡、焦可、馬維英、沈徽、王小勤、胡曉林、楊瀅、張丹、袁泉、周伯文等。
課程安排
時間:11月27日(周三) 19:20-21:00
地點:清華大學第六教學樓6A216教室
課程梗概
第五講:AI的觀察與思考
主講人:顏水成(依圖科技CTO)
課程梗概:
科技日新月異,AI技術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如今學術界和工業界的AI發展存在著哪些差異?如何能有效的將學術界的研究成果真正落地到工業界的真實場景中?在深度學習的驅動下,人工智慧浪潮走入了一個新時代,AI晶片也遍地開花,創業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為什麼大家紛紛進入晶片賽道?在「造芯」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晶片的未來在哪裡?
主講人介紹:
顏水成,博士,依圖科技CTO,IEEE Fellow, IAPR Fellow 及 ACM 傑出科學家;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與多媒體分析,迄今在國際頂級期刊及會議共發表600餘篇論文,論文引用過4萬次,H-index 98。2014、2015、 2016 、2018 四次入選全球高引用學者。他領導的團隊是計算機視覺領域兩個核心競賽 Pascal VOC 2012 收官之戰和 ImageNet 2017 收官之戰的雙料冠軍團隊,前後八年共10次獲得兩個競賽 winner 和 honorable to-mention 獎項,10餘次最佳(學生)論文獎項,曾取得多媒體領域核心會議 ACM MM 最佳論文獎、最佳學生論文獎、最佳技術演示獎的大滿貫。
課程列表
9月18日
第一講 洪波 (清華大學醫學院)
主題:人腦與智能的進化
10月16日
第二講 劉江 (美團點評技術學院院長)
主題:數據智能
10月30日
第三講 唐傑(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11月13日
第四講 葉傑平(滴滴出行副總裁)
主題:AI在出行領域的機遇和挑戰
11月27日
第五講 顏水成(依圖科技CTO)
主題:AI的觀察與思考
12月11日
第六講 文繼榮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院長)
主題:我們如何獲取信息:從圖書館、搜尋引擎到智能信息助手
12月25日
第七講 楊瀅 (好未來教育集團腦科學實驗室執行主任)
話題:人工智慧與教育
註:本次課程免報名,關注人工智慧及腦科學的讀者,趕快來清華聽講吧!
製版編輯 | Liv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