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三個圖片處理技巧,朋友圈不被贊都難

2019-07-29     插畫師玖月

近幾年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雙重曝光的門檻大大降低,越來越多的人玩起了雙重曝光。但想要真正玩轉雙重曝光,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今天這篇文章就帶你從全新的角度玩轉雙重影像,一起來看看吧!

你將獲得什麼?

近兩年,重影都被大家玩High了。但其實關於重影的玩法千變萬化,萬物之間總有那麼一絲一毫的形象之間的聯繫,這一聯繫就會讓兩個毫不相關的形象之間形成某種內在的邏輯,形意相合最終達到某種和諧。

然而,我們並不滿足僅僅在「形」的層面,再加入了「色」的維度,就將這場重影遊戲推向了另一個小高潮。今天我們將分享幾個雙色影像的做法,通過這一製作過程,你將主要能領會下面兩點:

1、怎樣在形與色的維度下增加重影圖像的造型魅力

2、通過操作簡單的PS的調色功能(漸變映射等),改變圖層的混合模式,讓畫面呈現豐富變化。理解其中的無限性。

一、雙色姿態


首先,是選擇兩個不同的人像重影,在此我們運用滑板運動的人物造型,體現某種運動中的姿態韻律。你也可以選用其他的動態人物比如舞蹈、跳水、溜冰等等。之所以選擇動態造型,主要是為了取其姿態的靈動感,將其有機結合。

STEP 01

在PS中將選擇好的人像做摳圖的準備。每個人物作為一個新的圖層加入到新文檔中。



STEP 02

關閉其中一個人物的可見,先為第一個人物調色。這裡所謂的調色並非是要讓畫面更「美」,而是要讓其整體偏色,達到失真的效果,重點在「色」,因此,這裡就要謹慎選擇色調。比如我這裡所採用的紅藍組合,那麼這個人物就安排為藍色調。

如果你的素材本身並非黑白,那就要先將其做「去色」處理,為該圖層增加【黑白】調整圖層,適當滑動各種色彩的調控滑塊,使黑白的色調也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美感,所謂黑白的色調美感即整個照片中保持「高中低」三種灰調子的均勻和諧。




STEP 03

去色後,再為照片增加【漸變映射】的調整圖層,漸變映射的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將漸變色調的韻律「映射」到照片中,這時在安排漸變色時要注意的是,左邊的色調對應照片中的「陰影」部分,反之,右邊對應的是「高光」部分,因此漸變色在明暗上應該有區間,使得最終效果可以辨別出基本的細節。




STEP 04

關閉已經做好的人像圖層以及跟隨它的兩個調整圖層,打開另一個人像的圖層可見按鈕。也按照相同的方法為其調色,在漸變映射時選擇的是紅色的漸變。




STEP 05

打開所有關閉可見的圖層,使得跟隨每個人物的調整圖層都能作為其剪切蒙版而存在,否則它們將相互影響。兩個人物之間選擇最佳的合併造型。



STEP 06

將位於上一層的人物的圖層的混合模式變為「線性加深」,透明度降至88%。(有人曾問我為什麼知道用什麼混合模式最合適,我的答案就三個字「試試看」。)

總之,你的調色目的是要讓這兩個人物有重疊,且重疊部分能呈現出某種趣味與和諧。



STEP 07

當然,這時重影雖然就已經完成,但我們應該可以看到,如果僅僅是兩種顏色,整體畫面顯得有點單調。為整體畫面增加另一種色彩的方式有很多,我們這裡可以運用增加大片色塊的方法來增加整個造型色彩的豐富感。

這時我們為整個畫面增加一個背景,在背景填色之前我們先將第一個人像(即畫板男孩)的圖層的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透明度降至88%。這麼做的目的是要讓背景色能對他們產生色調上的影響。

然後在最底部增加一個漸變填充圖層,漸變的色彩如下。色彩保持非常微妙的範圍。




STEP 08

為了增加動感,在最上方用鋼筆工具繪製一個紅色直角三角形,色塊的圖層混合模式設置為「深色」,透明度降至8%。整個畫面好像被三角的一條邊所分割,斜向的線條增加了動感造型,配合整個人物的動態情景。

完成效果:



二、平行世界


平行世界是一個最新的量子物理領域所提出的概念,簡單說就是,世界不止一個版本。那麼移植到我們的設計中,我們就可以將一個人的兩個形象相互疊加,形成一種「雙生」的氛圍。

STEP 01

我們在此選擇人物的側面頭像。彼此分為不同的圖層加入到新文檔中。



STEP 02

對其進行去色和漸變映射的處理,這時需要注意對色彩的控制和搭配,在配色前應對整體色彩有個規劃。我們在此給這個頭像增加的淺橙色的漸變映射。




STEP 03

色彩的豐富層次除了在漸變隱射的部分進行調整,還可以在漸變映射的調整圖層之上再增加一個新圖層,將這個圖層的混合模式改為「疊加」,然後用大而軟的畫筆為人物增加更多的色彩。




為什麼這個疊加的圖層就沒有設置為剪切蒙版呢?道理很簡單,還記得我們說過背景也要參與整個配色嗎?色塊塗抹超出人物的部分就也會對背景色產生變化,這樣能製造出一點淡淡的「光暈」效果。

STEP 04

繼而處理另一個人像,去色和漸變隱射設置完成後,由於它是疊加其上的人像,因此將其圖層混合模式設置為「正片疊底」,透明度降至70%。色彩我選用了紫色。




STEP 05

這時將兩個圖像進行整合,根據圖像本身的特點選擇相應的組合造型,可以適當增加蒙版,擦去部分圖像的細節,使之合二為一。同時增加一個淺粉色的純色背景,記住我們曾經講過,背景是參與到整個配色體系當中的。




STEP 06

為了增加色彩豐富而強烈的效果,在所有圖層之上再新增一個圖層,這個圖層的混合模式設置為「變亮」,用紅色的大而軟的筆刷再進行塗抹,並將透明度降至77%。

完成效果如下:



三、一眼瞬間


一個人像的兩個不同瞬間也能很容易組合成像,兩個不同瞬間常常以大小不一,也即鏡頭遠近距離不同的方式呈現,通常也帶來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

STEP 01

前面的相同步驟我們將不再贅述,將所選擇的對象做去色和漸變隱射的處理。漸變映射前規劃一下詳細的配色方案。




可以看出兩張圖片的趣味點在五官和模特服裝里的荷葉邊部分。

STEP 02

為左邊的人像增加色彩,新添新的圖層,然後將圖層混合模式設置為「疊加」,透明度降至75%,用大而軟的筆刷塗抹上些許紫色。




STEP 03

在右側的人像上也新增新圖層,圖層混合模式設置為「疊加」,用筆刷刷出一抹藍紫色。




STEP 04

將兩個人像重疊,其中在上一層的人像的圖層混合模式設置為「正片疊底」。在這個組合中,我們想要突出的某一個像,另一個像只是仿佛伴隨「幽靈式」的存在,因此,稍微可以壓低下方的人像的存在感,即將下方的人像的圖層混合模式設置為「變暗」,透明度降至82%。再根據配色方案增加一個淺綠色的背景圖層。




STEP 05

再根據實際需要,利用蒙版對其最後的效果進行修飾。這之中並沒有嚴格的標準,就像烹飪過程中放多少油和鹽,那完全根據自己的口味出發。

完成效果:




設計靈感

設計的靈感並不在別人的作品裡,有時候它往往就是生活中的一瞬。這個道理也許雞湯味有點重,大意其實也就是,不要單從被叫做「靈感」的地方去找靈感。

學設計,我一直覺得,被冠名「設計類」的書大約只是別人的經驗集合,你自己的經驗則要自我生長,形成一個成長型的靈感生態,這一過程比最終產出一個驚艷的結果更為重要。我們應該從大自然學習,從生活的片段里學習,而不僅僅依賴字面的東西。一本小說里的段落、一次看日出的體會、一家小餐廳的角落、一個陌生人背包的流蘇造型、一部電影的鏡頭美學、舞蹈中的人體姿態、茶杯里的一邊飛舞一邊沉澱的茶葉……這些群像的集合,才是你能自我消化的靈感來源。私以為,比你看一天的dribbble或behance的效果來得要好得多。

學會發現美,不如學會打造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當然,過程得慢慢來。

相信小伙們也已經發現,要想做出完美的效果,對配色的敏感是必須的。恰巧前幾天玖月準備了配色方案,之後也會將各個色系補全,歡迎戳下方綠色篇配色方案閱讀。

玖月老師免費收徒哦,如果想要免費學習,插畫素材,免費教程的私信玖月,玖月將免費贈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uTBQmwB8g2yegNDS4U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