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談癌色變」,都怕和「癌症」沾上關係。但你不知道的是:我們每個人,生下來就帶著癌細胞!我們究竟如何才能遠離癌症?
人生而帶有癌細胞!為何有人就失控成了癌症?
我們身體抵抗衰老的一個重要形式就是細胞的增生、功能加強,一旦身體對細胞增生喪失了控制能力,細胞無限增生,那就是腫瘤。
而我們每個人從出生開始,身上就帶有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不同的是,癌細胞的生長模式是不可控的,只要條件合適,它可以迅速擴張,無限繁殖下去,直至長出腫瘤,成為我們口中的「癌」。
腫瘤是我們身體對於癌細胞失控的結果!
90歲院士:我有五張防癌處方!
醫學泰斗孫燕院士雖已入耄耋之年,但身體健朗,精神矍鑠。作為腫瘤學專家,孫燕院士自己有什麼健康秘訣?這裡,孫燕院士將多年的養生心得傾囊相授,為我們上一堂防癌大課。
孫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
我從事的專業是內科腫瘤學,接觸的病人大多數是患了令人聽了生畏的癌症。大半生的醫生生涯,我最大的體會是:戰勝「腫瘤君」的最好方法,就是別讓它找上門來。我最不希望患者非得到了中晚期才想到來找我們。
以下根據我自己的體會,教教大家防癌的五招,看似老生常談,其實我這個「老生」可是和腫瘤交手了58年的「老手」,肺腑之言難道不值得參考嗎?
1. 吃到七分飽,飯後走一走
現代人吃飯沒有規律,要麼餓一頓,要麼大魚大肉吃一頓,再加上各種聚會飯局、煙、酒,令我們的身體很受傷。
但是飲食7分飽最好,感覺吃得差不多了,就馬上離開飯桌,絕不久待。餓著要比撐著強,瘦點要比胖點好。肥胖會讓你的身體器官比別人更勞累,一旦承受不起,身體就會發出抗議而誘發疾病,這其中也包括癌症。
在控制飲食的同時,工作間隙、閒暇時間都可適當進行點小運動,哪怕是散散步,只要動就比不動強。
2. 生活規律,千萬不要熬夜
什麼事情都有規律,向日葵圍繞著太陽轉,含羞草白天合,晚上開,不然就含羞了。
人是整體,離不開自然。我們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本就是順應自然規律的,如果反其道而行之,經常熬夜,睡眠不足或該睡的時候不睡,吃再好的藥都沒有用。
最受傷害的是正常的免疫功能,其次是消化和精神活動,再就是心血管、內分泌和肝腎功能。因此,保持規律的生活和充足的睡眠,是防病(包括腫瘤)的妙招之一。成人每天應當睡7~8小時。
3. 不生氣就不生病,開開心心活到老
稍微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一個人開開心心,每天樂樂呵呵的,就很少生病;而一個人愁眉苦臉,唉聲嘆氣,那身體一定也好不到哪兒去。長期下去,癌症還有可能找上門!
那麼精神因素為何會導致癌症呢?過度緊張在醫學裡有一個「應激說」。長期不良情緒會使人體產生應激反應,過強的應激反應就會降低人體免疫力,使癌細胞有可乘之機。
其實生命就像「坐火車」,有的人上,有的人下,事實上「下車」也沒有什麼可怕的。所以,享受生活,活在當下非常重要!
人生不可能全部都是稱心如意的,要學會自己調節和排解不好的情緒。建議大家不生氣、不折騰、不鑽牛角尖,凡事都想開點,做個「沒心沒肺」的人,因為精神愉快確實能給你一個好的身體。
4. 戒煙戒酒,活到九十九
其實,不少腫瘤都是被不良的生活習慣「誘發」出來的。
比如高脂飲食、喜歡吃肉、不吃蔬菜,容易誘發出越來越多的腸癌患者;吸煙者增多則會導致很多無辜的「二手煙」肺癌患者,然而這些不良因素完全是可以控制的。
吸煙對人的危害不比交通事故小,應當像控制酒駕那樣控煙,再加上其他措施例如減少生產、提高煙草稅等,相信和吸煙有關的慢性病(包括癌症)的發病率會降低。
很多癌症患者都是聽了我的勸說才把煙戒了,要是能早點行動起來,可能根本不需要到醫院來了。
5、每年的體檢很重要
我是個有腫瘤家族史的人,也早就跨入了老年人的行列,按說是腫瘤高發人群。不過至今腫瘤還沒有入侵成功,而且,我可以自信地說,哪怕出現了問題,那也肯定是早期,通過積極治療,是能夠控制的。
我每年都進行認真的體檢。我們的臟器辛辛苦苦為我們「工作」了一年,每年都應好好檢查。體檢能看出你的健康狀態,還能查出早期癌症和癌前病變。
把住癌前病變和早期癌這一關,是降低我國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關鍵。
如果不加強防癌意識、不重視健康體檢、不治療癌前病變、不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就是建再多的腫瘤醫院,引進再高端的治療設備,醫生有再高超的技術,也挽救不了那麼多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