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白茶家族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不許轉載!
文 | 白妹子
01
前幾天有一位茶友私信問小白:為什麼我用蓋碗沖泡出的秋壽眉,會有一股苦澀的味道呢?
雖然秋壽眉是比春白茶更好沖泡,不易苦澀,蓋碗也是最適宜沖泡白茶的茶具,但是光這麼聽他說,小白確實沒辦法知道苦澀從哪裡來的。
實在是想不到問題在哪裡,但是又很想要幫助茶友,就只能讓茶友拍一段自己泡茶的視頻,方便小白好好研究研究。
看完視頻才發現,原來是這位茶友沖泡白茶的時候,出水太小心翼翼,本來應該連貫的動作,慢了不少,所以茶湯也就總帶著苦味了。
02
出水快慢,雖然只是沖泡白茶的小細節,但卻至關重要呢。
小白家的茶園在太姥山上,那裡常年雲霧繚繞,土壤鬆軟,空氣清新,白茶內含物質豐富。
新茶友使用蓋碗沖泡白茶,難免因為不熟練,出水不夠快,導致茶葉與水接觸時間過長,茶湯過澀。
還有的茶友會覺得讓白茶多悶泡一會,茶味會更加醇厚,但是這樣的想法其實是錯誤的噢。
出水太慢或者悶泡後的白茶,因為茶葉跟沸水接觸時間過長,茶葉內主要表現為苦澀滋味的茶多酚和咖啡鹼,得到了釋放天性的機會,盡情地放飛自我。
仿佛是雨後春筍,一個勁的往外湧出。
多糖類物質、礦物質、茶氨酸是會讓茶湯甜潤的主要物質。
但甜味是很難掩蓋住鋪天蓋地的苦澀的,坐杯後的白茶苦澀感太強,苦味一出來就回不去了。
出水過慢,除了會影響茶湯滋味之外,還會影響白茶的耐泡度。
白茶雖然內質豐富,但也是有限的內質呀,如果第一衝就來勢如山洪般兇猛,那之後的沖泡也就沒得什麼物質了,且沖泡的次數也大打折扣。
有的茶友在喝完這種苦澀的茶後,覺得胃不舒服,很有可能就是因為這茶里過量的茶多酚,刺激腸胃。
可能也有不少茶友跟前面問小白的那位茶友一樣,覺得自己的出水時間並沒有很慢的呀。
出水多久才算快,這不能全憑自身的感覺來定啦。
快出水的白茶,從注水到出水,時間最好不超過7-8秒。
當然,這也算得上是一門技術活了,真正的練到爐火純青,肯定是需要花時間花精力的。
03
那要怎樣才可以快的出水呢?
首先,選擇一個好的沖泡工具很重要。
白茶沖泡的工具有不少,哪一種會出水會更好更快些呢?
小白的建議是使用蓋碗沖泡白茶噢。
因為蓋碗的結構,可以減少水和茶的接觸時間。
而且蓋碗沖泡時茶湯是瀑布狀出水的,又快又准,出湯的瞬間也很像是一幅畫呢。
蓋碗的設計能更好的抓握,選擇一個好的且適合自己的蓋碗,也能讓手部遠離水汽,避免燙傷。
蓋碗出水快,這個優點,是其它沖泡工具沒法比的呢。
例如,白瓷壺不僅清潔不便,壺嘴出水也很是不暢,還難以瀝干。
04
用蓋碗沖泡白茶也需要熟練,才能好做到快出水。
分享一下蓋碗泡茶的四個要點,各位茶友要認真看噢。
蓋碗泡茶,重要的是比例精確,沸水沖泡,低注水,快出水,這四者每個都很重要,每個都不能少。
對於剛剛入門的新茶友,或者追求精確的茶友來說,一個小克秤可是必須裝備呢。
用蓋碗沖泡白茶,選用110ml標準容量的蓋碗,再取5g干茶,這就是蓋碗泡茶的最佳茶水比例,按這個比例出來的茶湯柔軟淳和,茶香四溢。
沸水的溫度對茶湯的滋味也有很大的影響,只有水溫100℃的沸水才能最好的浸透干茶,將茶香一下子託了出來,濃郁強烈。
等出湯後這溫度逐漸的降低,這茶香又是另一番滋味,綿長清幽,停留在碗蓋之上。
如此香味交匯在一起,生活的各種煩惱此刻都被芬芳趕跑,生活中有這樣一杯茶,還有什麼過不去呢。
低注水時,一定要注意不要將水濺出蓋碗,弄的桌面到處都是茶水。
注水結束後,拿著水壺的左手可不要僵硬著,隨手放下水壺到台面就可以了,主要還是要注意右手的蓋碗。
右手拿起蓋碗出水,不僅需要拇指和中指齊力配合,按住蓋碗的碗沿,而且食指任務更加重大,需要搭在蓋鈕上。
此外蓋碗的碗口也得傾斜出一個合適的夾角,這個夾角既要保證出湯速度,又要讓茶葉乖乖地待在蓋碗中,不跑去公道杯中搗亂。
出水到最後一步,記得要將茶湯傾倒乾淨呀。
如果茶湯沒有倒乾淨,葉片就會在殘留的茶湯中繼續釋放物質。
這樣在繼續泡茶時,茶湯口感被影響,喝起來總覺得是不平衡的。
而且沒有辦法感受到每一衝茶不同的口感,也會影響到對茶葉本身的鑑定。
甚至還會直接導致接下來沖泡的湯水,出現苦澀感!
說來簡單也是需要多加練習的呢,只有如此注水而沖泡出來的白茶,才能保證茶葉都浸潤在沸水中,又不至於生出苦澀之感。
05
蓋碗泡茶,除了好的茶葉和適合的蓋碗重要之外,沖泡方法也很重要,不容輕視噢。
出水雖然只是沖泡過程中的小細節,但出水的快慢對茶湯的影響程度特別大。
快出水才能保證白茶滋味,也才對得起精心挑選的茶葉和蓋碗呀。
快出水一旦練習到家,還會覺得出水時候的自己特別的瀟洒呢。
歡迎關注【白茶家族】,了解更多白茶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白茶家族(baichajiazu)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Ag-qW4BMH2_cNUgM-f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