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們對稅務籌劃這個詞開始慢慢有了認識,但是這種認識並不是從內心裡去接受,而往往是隨著電視上一些被爆出偷稅漏稅的公司被處罰而了解到的,加上媒體對於稅務及稅法的不懂,對於一些新聞內容亂使用詞語,讓我們大家覺得合理合法的節稅、稅務籌劃這些詞就等於是違法的偷稅漏稅行為,今天我們就聊聊什麼叫節稅。
節稅行為尤其是針對企業,肯定是要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進行,通過使用政策來達到讓企業少納稅的目的,我們肯定不能說國家出台的稅收優惠政策是錯誤的,那麼我們正常的通過這些政策來使用到企業的納稅中怎麼就成為了違法行為了呢?我們每個企業和公民納稅是應盡的義務,但是我們享受稅法帶給我們的優惠同樣也是天經地義的。
節稅與偷稅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是完全不同的,偷稅是企業完全不納稅,或者通過虛開發票來達到不交稅的目的,而節稅是以當年的稅法為前提,完美的貼合到適用企業的情況中去。不過幸好隨著我們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個體創業的人群越來越多,我們對稅務籌劃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現在像節稅網這樣的節稅企業也越來越多。
除了通過充分利用好每年的稅收優惠政策幫助企業節稅外,還和全國多個稅收窪地合作,通過地方留存、核定徵收、委託代征等方式幫助著超過上千家企業節省了將近上億的稅額,在業內也得到了一致的好評,在幫助企業節稅的同時還能發現企業日常經營的財稅問題,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所以如果下次有人再和您說起節稅和稅務籌劃等字眼,請不要誤解,因為稅務籌劃的正確使用,不單單可以幫助企業減輕稅負,還能防止企業出現一些違法違規的納稅問題。
再從稅收環境形式來說,營改增以及「金稅三期」工程的穩步深入,國地稅合併,銀行、稅務機構數據聯網,在外面購買發票抵扣增值稅以及所得稅的做法,無疑是「死路一條」。國際方面,經濟下行,國際形勢特朗普在美國大舉減稅,我國要維持經濟且保持GDP增長,這個終極承擔者並不是國家,正是中小民營企業,導致企業的增稅增多。一些不合理的企業涉稅行為被遏制,同時企業的利潤降低,多重壓力下,企業舉步維艱。
目前,我國對企業徵收25%的企業所得稅,對股東分紅徵收20%個稅,舉個簡單例子:2018年某企業年利潤額1000萬,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25%,繳稅250萬!
但是,如果使用個人獨資企業呢?通過利益或者其它費用輸送的方式,將企業利潤以費用支出的方式轉移到稅收窪地設立的新公司中,也就是通過個人獨資企業的方式,來降低企業所得稅亦或者減免企業所得稅,從而成功實現合理避稅。
註冊成立個人獨資企業的優勢:
1.獨立性 無論是在經營管理還是在利潤分配上,個人獨資企業都完全體現了經營者個人的意志,自主經營,省卻了和其他股東商議的麻煩。所謂「船小好掉頭」,可以根據市場變化情況隨時調整經營方向。
2.簡便性 組建容易,稅收政策簡單易懂。
3.低門檻 個人獨資企業註冊手續簡單,對註冊資本無限制,比較容易開展操作。個人獨資企業的註冊手續簡便,取得相關的註冊文件比較容易。
4.稅收低 由於企業為個人所有,所以企業所得即為個人所得,因此只徵收企業所得稅,免徵個人所得稅。
成立個人獨資企業的劣勢: 1.封閉性 由於個人獨資企業規模小,勝敗之機懸於一人之手,所以在進行決策的時候難免比較片面。此外,一個人很難獨立應付公司所有領域的問題,時間長了,容易走向單一化,難以多方面打開市場。
2.發展能力不強 獨資企業以個人投資為基礎,就算借人他人的資金,也需要以一定的個人財產(多為不動產)為擔保來抵押,這限制了企業發展的規模。同時很難獲得一個穩定的動力來源,如果不能在技術或者經營方式上進行不斷的創新,是難以穩步發展的。
3.融資能力弱 銀行和專業投資者會更希望將資金貸給能提供法律保護的公司制公司,而不願意貸給獨資企業,因此獨資為其創建或發展籌集資金比公司制企業要困難得多。
4.風險大 因為個人獨資企業的業主需要自負盈虧,自擔風險,所以一旦企業出現問題,要拿自己的財產抵債,這也會讓很多經營者望而卻步。
5.可持續性低 投資人對企業的任何事務具有的決策權,加大了個人的責任,如果投資人有所閃失,企業本身就不可能存在。而且個人決策也有武斷的一面,帶有很強的隨意陛,對企業發展不利。
6.財務能力 有限企業的全部家當就是個人資產,財務能力有限,很難有大的發展。
7.缺乏規範的企業管理 因為個人獨資企業規模小,資產少,所以一般就會忽視對企業的管理。但實際上這樣很不利於規章制度的建立,不利於企業的後續發展。 亞拓國際商務(深圳)有限公司具有完善的服務體系,擁有經驗豐富的財稅商務顧問、擁有工商註冊、變更等項業務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