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感動,春暖花開
記灤平縣安子嶺村文福山莊—王文福
作者:柳景馨
本文主人公王文福
記不清是在哪裡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感動就是這麼簡單,源於微笑,蔓延於整個生命。」一個人常懷感動之心,在感動著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被別人感動著。有這樣一個人,他,因為被鄉鄰的信賴、支持所感動,所以他所做的一切感動著父老鄉親,以至於感動了死神,讓他從地獄走了一圈之後,重新感受春暖花開的蓬勃朝氣,以至於身患十二指腸癌、胃癌、胰腺癌的他擊敗死神,重新走在創業、造福鄉鄰的路上。
在河北省灤平境內有一處曾被乾隆皇帝有詩讚過的行宮舊址:南北連山色,東西接路程。有軒真可憩,無牖不含清。近聽禽鳴樹,遙看鹿食苹。偶因吟舊句,仍復發新情。這描寫的是長山峪行宮,最早的時候行宮是在安子嶺村。就在這裡,就在這裡,有著這樣的一個人,他,叫王文福。1965年出生在這樣一個山清水秀,沾有皇家氣息的地方,但是御路行宮並沒有讓他享受到天賜洪福、吃穿無憂的生活。初中畢業的他,面對還有兩個弟弟,一家收入全靠幾畝地的貧困生活,只能棄學到北京靠打工為生了。那一年,他剛剛17歲,瘦弱的肩膀、單薄的身材,賣冰棍兒成為了他討生活第一步,在北京西單的市場上,一個小男孩喊著:「火煙葉、冰棍兒!」那身影雖然顯得孤單弱小,但是那聲音中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嚮往。那時候的他感動著父母給了他生命、感動著家鄉的山山水水養育了他,感動著遇到的好人和生活的點滴給予,就是在感動中,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創業的信念。
一包一包的煙葉、一根一根的冰棍賺來的錢,攢起來有多麼不容易?他努力的工作著,一顆不甘平庸、要賺大錢的「野心」總是攛掇王文福改變自己的生活。他的目光開始投向服裝批發市場,但是摸摸兜里的錢,薄薄的,怎麼能夠搞服裝批發呢?於是憑著他和朋友之間的交情,幾個朋友湊齊了為數不多的錢,南下廣州進貨。
1992年的冬天,坐上火車的王文福摸著腰串子裡湊來的四萬塊錢,心中忐忐忑忑,這錢來得不容易,東借西拼。此次南下,帶著希望,希望回來後能賺取第一筆服裝生意上的一桶金,開創一個美好的未來。列車上,王文福不時地摸摸腰串子,迷迷糊糊進入夢鄉,迷迷糊糊去解個小便,迷迷糊糊中再一摸腰間的錢串子,錢沒了!激靈靈打個冷戰,不再迷糊了!錢到哪裡去了?腰串子裡的錢不翼而飛,王文富的汗一下子冒出來,那錢借的有多不容易,現在服裝沒見到模樣,錢卻沒了。他欲哭無淚,呆呆地望著車廂里的每一個人,這個男人想大哭、想跳出飛馳的列車,整個人像被油煎火燒一般。但是他壓抑住了,租賃好的店面一直關著,關了一個月,王文福重新借錢,重新南下,憑著一個不屈不撓的勁頭兒,就像一列開足馬力的列車,行駛在他自己想要的路上。開始了艱難的服裝批發,剛開始的時候,不了解市場,根本不賺錢,甚至有時候還要賠錢。可是他沒有氣餒,找經驗、辟銷路、想辦法,憑著一股子韌勁、倔強,從獲取利潤幾萬到幾十萬,生意越做越大。創業的腳步並沒有停下來,又投資蔬菜批發市場,其中的挫折和困難都讓這個飽經風霜、懷抱感動的男人在成功和失敗間逐漸成長起來。
回家創業,為家鄉出力,這種不忘家鄉、情系家鄉的遊子情懷讓他毅然捧著歷經多少坎坷、流了多少汗水的錢回到長山峪鎮,搞起了餐飲和娛樂。七年的守業中他為家鄉自掏腰包建起護村護地壩幾千米,過街橋六座、亮化街道、安裝路燈······
每年六一兒童節這天,總會見到一位佩帶著鮮艷紅領巾、面帶微笑、高高個頭兒的漢子來到學校,他不是教師,也不是家長,他是王文福。他給優秀學生、家庭貧困的學生帶來書籍、筆記本、鋼筆還有資助的現金。孩子們表示一定會好好學習,做一個像王文福一樣的好人!他表示自己沒有上過大學,希望家鄉的孩子們好好學習,將來能為家鄉爭光、為建設家鄉出力。一種忘年交的感動在孩子和王文福之間流動著,讓老師和孩子的家長也感動著,目光中除了敬佩還有深深的感謝。
每年安子嶺村都會唱大戲8天,請來的戲團所有開支,他來承擔,可你怎麼也不會想到的是,所有唱戲和聽戲的人都會有一頓大鍋燉肉、米飯饅頭管飽吃的大餐。村子裡高齡的老人提起王文福更是連連豎起大拇指:「那小子對我們這些老人那真是沒說的!我們這九十多歲的老人有好幾十個,每個人都受過他的照顧,別的不說,就說他為我們大家建設的文化休閒廣場就有兩個,讓我們這些老人有了活動筋骨、聊天娛樂的地方。我們感謝他!」那可都是他自己用汗水賺來的錢,沒有向國家伸過手。
憑著他的威望,東奔西走,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號召在外創業的企業家為家鄉做貢獻,成立了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大棚內種植鮮桃、草莓、蔬菜,大棚外養雞、養牛、養魚、養豬。安排就業人員46人,扶貧500多人,入股戶達到110戶,「一地生四金」的優勢贏得了大家的擁護和贊同。感動在這位男人和鄉親們間形成了娟娟的暖流,相互溫暖著、感動著。大家看到了他的能力和心胸,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鄉親們全票通過,推舉他當上了村主任。這無疑給這位漢子的肩上又加重了壓力。王文福成了村裡的「拉不下」無論婚喪嫁娶、升學就業只要有事求到他的頭上,一定盡力而為,傾囊相助。他的「揮金如土」促使他更得努力創業,這時候的他,不但要自己更加勞神費力開創出新的渠道,賺取更多的資金,他有了更多的新想法,用他的話說就是「爭富不爭窮」在濟困的基礎上,他從自己有限的資金中拿出錢來,讓一些有能力貧困戶發展產業,樹立商業頭腦,從根本上做到扶貧。對一些老人和殘疾的人,王文福替他們墊付保險金,為他們在保險公司上重大疾病或者養老保險,使這些人免除了後顧之憂。
過度的勞神勞力,使他患上了十二指腸癌、胃癌、胰腺癌。病魔的折磨並沒有讓他的大腦停下思索,工匠精神令他再一次寫下精彩的一筆:修建文福山莊!他說,這是造福子孫後代的事,如果說有什麼私心的話,那就是將來別人來到這裡會說這是誰誰為咱們家鄉作出的貢獻,是王文福修建的。聽著他毫無掩飾,直爽的言談,不禁感到這個人活的真實!俗話說得好「土木之工不可擅動」建起一個合作社,錢,超出了王文福的預算,超出了他的支付能力,但是他仍然沒有向國家伸手,因為身患重大疾病,銀行根本貸不出款來,許多個人向他借的錢,也是耍賴不還,電話關機、換號,和王文福捉開了迷藏。此時的王文福不但焦灼著自己的病情,還要籌划著創建合作社、建設文福山莊。什麼樣鋼筋鐵骨樣的漢子能承受得住這樣的雙重,不!幾重重擔?王文福承受住了。他的三輛心愛豪車、挖掘機、鏟車都在他割肉般的感覺中拍賣掉了,他神奇般的和病魔做著鬥爭。
山莊終於建起來了,別具一格的建築布局、甜美幽靜的環境,合理的規劃都預示著前景的美好。文福山莊位於京承高速公路安子嶺服務區東50米處,與101國道連接,距古北口水鎮有15公里的路程,東鄰白草窪國家森林公園僅僅5公里,西鄰東營滑雪場,金山嶺長城風景區也只有10公里,這裡的御路文化和青山綠水也是旅遊的絕佳之所。王文福藉助生態環境的優美,區域優勢創建了別具一格的文福山莊,乾淨優雅的住宿條件、純天然無公害的特色餐飲、讓眾多旅遊者選擇來這裡住宿。山莊以鄉村旅遊、採摘觀光、農事體驗、餐飲住宿為導向大力發展種植和養殖業,他告訴我說,每個月最少也能接待13個旅行團,每個團的成員都在一百左右人,這樣收入還是可觀的。身患癌症,許多人勸他養病休息吧,不要再操勞了,可是他放不下家鄉的建設事業,事事為先,他的事跡引來媒體的關注,他說:「我只要把事做好,不圖出名」拒絕採訪報道。這樣的胸襟怎能不令人感動?
2018年的一個漆黑夜晚,瓢潑大雨令安子嶺村遭受了水災。因為身體原因住在縣城的王文福連夜冒雨趕回村裡,疏通水路的橋洞被洪水衝下來的秸稈堵塞住了,他二話沒說,挽起褲腿,不顧自己一切地趟進翻滾的洪水中,用力地扯拽泡在水中的雜物,雨水是冰冷的,但是豆大的汗珠還是不斷地從他的額頭滾落下來,鄉親們心疼地喊他上來,王文福的回答是: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水路早點疏通,受災的程度就減少一分!當渾身泥水的他把橋洞疏通後看到守在雞棚里的養殖戶還沒有出來,不顧安危,讓轉載機把自己端進大棚把雞棚里的人背出來,老人家感動得說不出話來,緊緊地抓住王文福的手,用力地攥了攥,那種感動的深情已經不是語言能表達的了。王文福只是安慰地拍拍老人的手被繼續投入到搶險的戰鬥中去,鉤機、鏟車一起調動起來,王文富在雨水中站了一天一夜,當水路疏通了,村子沒有任何危險的時候,他才感覺自己的身體受不了啦,被送進了醫院,一連輸了好幾天的液。那幾天,鄉親們心疼他,紛紛到醫院探望,又一次感動了這位仗義的漢子,他暗暗下決心:一定多賺錢,一定多為家鄉出力,讓鄉親們都有好日子過。
王文福靠著一顆感動家鄉父老對他信任、依賴的胸襟,繼續他的創業征程、憑著一個工匠精神的頭腦繼續規劃者未來的遠景,他說,他又租下兩座山,用來開發、種植,發展經濟產業。引進了芽桑的種植,桑葉茶已經上市,經他扶持的養羊、養牛的養殖戶就有幾十戶,還有二十多戶的蔬菜養殖戶。
莊園內,將啟動私家養老模式,配置醫療、垂釣、雞舍和典雅套房,讓城裡的老人在這裡能有半畝小菜園、一方幽靜地、安逸幸福年,過一種田園生活。他的安子嶺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已經被授予「灤平縣扶貧龍頭企業」。
王文福活在感動中,苦難阻止不了他,病魔奈何不了他,一個不屈的心胸、一股「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勁頭兒,一個感動他人,被他人感動的人,永遠都是強者!「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要讓自己的人生活得不寂寞、不退縮!」這就是他對生活挑戰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