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媽這奶奶當得太輕鬆了,動動嘴皮子就成」「不是有姥姥嗎

2019-06-01     大俠李事事兒

本文故事內容為網友「西西西瓜」的真實經歷,這段故事她已經給我講了很久了,但我總覺得不具有代表性,所以一直沒有拿出來,直到再次看到她發在朋友圈中的抱怨,以及下面共同好友的隨聲附和,我才明白這不是少數現象。以下內容已隱去真實姓名。

我和老公是姐弟戀,研究生畢業之後,因為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所以在爸爸的幫助下,進了當地一家小學做代課老師,工作時間一年後,我得到了我們當地最大一家事務所的聘任證書,這下子我的工作就算是解決了。

在我做代課老師的時候,認識了一位同事,也是代課的,教體育,我一直喊他李老師。比我小5歲,一開始就是把他當小弟弟看待,加上我是學霸的類型,他有考試總會問我,其實我們兩個的專業一點都不搭邊,不過一來二去倒是談起了戀愛。

戀愛之後我才知道,他們家條件很不錯,爸媽是做生意的,已經給他買好房和車,他今年剛大專畢業,還有一個讀小學的妹妹。我們家呢,就是經濟條件很普通的家庭,爸爸是老師,媽媽在商場有一家小專櫃。我們兩家屬於生活圈子不太相同的那種。

戀愛的時候挺美好的,李老師長得高大帥氣,又幽默健談,笑起來兩個小酒窩很可愛。我爸媽一開始不是很看好這段感情,畢竟年齡相差有點大,男孩子本來就情商成熟的晚,我可能會以後比較吃力。但是公婆很喜歡我,我朋友們說做生意的,都喜歡高知女性。

我到事務所工作不到五個月吧,就發現自己懷孕了。這不是小事,當時我已經28歲,不可能不顧後果的拿掉孩子,所以商量結婚就提上了日程。爸媽倒是不置可否,我到年齡了,別管他們喜歡不喜歡,我是鐵了心的,公婆歡歡喜喜的準備辦婚禮,一切順理成章。

問題就出在懷孕期間。我們的婚房離我工作的地方大約車程50分鐘,公婆家離得更遠,在另一個縣城開著廠子。而李老師那段時間已經不在我們當時相識的學校當代課老師了,而是和朋友合夥開了一家少兒籃球培訓學校,那段時間正忙著招生,根本顧不上我。

我是一直自己開車上下班,直到生產前兩天的。那段時間,每次路上堵車我都會煩躁,在單位吃飯不敢叫外賣,只能吃食堂,因為比較乾淨,但是味道真的很一般,我雖然孕反不嚴重,但是胃口變得很差。臨到生產的時候,我只比懷孕前長了10斤。

別人的懷孕都是像公主一樣,可我的孕期,除了我爸媽每天會打電話問我有沒有安全到家之外,幾乎沒有人急的我,李老師忙的早晚見不到人,公婆忙的更是連個電話都沒有。有次我不小心和別人追尾了,當時宮縮的就很厲害,我擔心孩子會早產,不過好在孩子夠堅強,回頭我誰也沒說,連李老師都不知道我的驚現遭遇。

孩子出生的時候,是請了月嫂,我媽陪了我一個月,婆婆來看了兩次,都沒有住下,就留了2萬塊錢,然後就消失來。出了月子之後,月嫂離開,我媽也得回去照顧店裡的生意,我就自己帶孩子。李老師的輔導班剛進入正軌,不過每天還是忙著招生,不太著家。

如果這一切我都能當成是人生經歷的話,對公婆的怨言就是讓我無法享受這段經歷的最大原因。如今孩子即將五個月了,我也就馬上休完產假需要恢復工作了,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確定以後誰幫我們帶孩子。我打電話跟婆婆商量過這事兒,婆婆的態度是沒有明確回復我。

上個周末,公婆驅車來到我們家,婆婆開門見山的跟我說:「最近廠里效益很好,新廠子也正在規劃,你爸一個人忙不過來,我是沒有時間幫你帶孩子的。你問一下你媽有沒有時間幫你,如果你媽不肯幫忙,你就請保姆。」

我沒想到婆婆會拒絕的這麼乾脆,讓我根本找不到話來反駁。李老師這時候是選擇了沉默,也沒有向他的爸媽提出任何異議。最後公婆和我兒子玩了一會兒,就開車離開了,而我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

我問李老師:「你媽這奶奶當得也太輕鬆了,動動嘴皮子就成了。」他卻漫不經心的說:「不是有姥姥嗎?」我身邊的朋友大部分都是婆婆在帶孩子,她們和婆婆發生了各種矛盾,當時我還跟她們說:以後儘量不讓婆婆帶孩子,如果她能幫忙,我不會跟她找麻煩。沒想到,我的婆婆連讓我找麻煩的幾乎都沒給我。

更讓我難以接受的是我老公李老師的態度,他習慣了我爸媽的付出,也習慣了孩子從出生就不麻煩他,所以到如今孩子突然用人了,他並不認為是什麼大事。可是我爸媽也有自己的生活,他們也有工作,為什麼公婆賺錢就是大事,我爸媽就活該無底線對我和孩子付出呢?難道孩子只是婆家的寵物,只需要稀罕稀罕、觀賞觀賞就可以了嗎?

事事兒有話說:最近好幾個朋友在訴說自己情況的時候,都提到了公婆不給帶孩子的情況。我本人是不主張必須婆婆帶孩子的,我一直堅持認為,如果選擇奶奶或姥姥帶孩子,一定要選性格最溫和最開朗,也最能聽進年輕人意見的老人,因為他們帶孩子,能更少的引起矛盾。

不過像故事中這樣的情況,其實不在少數,尤其是現在很多公婆和爸媽還不到退休年齡,真的是沒有時間幫忙帶孩子。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呢?請保姆其實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大多數的人不放心保姆帶孩子,不過只要能選到合適的保姆,是比讓其中一名家庭成員放棄工作划算的多的。

目前GJ已經積極的參與到3歲前幼兒的看護問題上,其實目前我們身邊就有不少託兒所類型的機構,三歲前的寶寶完全可以請專業的結構代為照顧。只是我們傳統觀念中,總是奶奶帶孩子,所以很多人不放心把孩子交給別人照顧罷。如果沒有條件,最好是轉變觀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QS7WmwBUcHTFCnfHR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