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自古就有「水產三珍」的美譽(銀魚、螃蟹、白蝦)。古代文人有以食蟹為樂的傳統,品蟹算得上美哉快事;而歷代美食家對其更是推崇備至。到了深秋,月圓中秋過後,河蟹最是肥美,雌蟹黃肥、雄蟹膏美。
蟹黃,指雌蟹體內,呈條狀的紫褐色的葉狀卵巢部位,熟後變成黃色而得名;
蟹膏也稱「脂膏」,指雄蟹無色透明膠狀的精囊,熟後呈桔紅色塊狀。
螃蟹受產地、品質影響,螃蟹的價格差異比較大。其實在購買時,商家已將公、母分開,總體來說,母蟹價格偏貴,要高於公蟹。在我們日常挑蟹時,如何正確地挑選公、母:
從外觀觀察:從個頭上比較,公蟹的個頭明顯要大於母蟹,差不多是母蟹的2倍。
觀察其腹部:公蟹腹部呈倒三角,約占腹部的1/3;母蟹則呈圓形,幾乎占據螃蟹的整個腹部。
秋季是品嘗螃蟹的好時節,公蟹有「白膏」,母蟹則有「紅膏」,卻各有風味:公蟹肉飽滿、蟹膏多,入口鮮滑;蟹黃誘人、營養豐富。
螃蟹雖美,但有四不宜食用:
【1】切忌食用死蟹,它屬高蛋白,死蟹會分解產生組胺物質,易引起過敏反應!
【2】螃蟹的腮部有各種細菌、寄生蟲等致病物,中醫常說螃蟹極寒,而蟹腮為最。
【3】蟹胃,即揭開螃蟹殼後,連接嘴巴三角形的骨質小包,內有泥沙,是蟹排泄物存儲器官。
【4】關於孕期寶媽是否可以食用螃蟹的問題,這個問題我也很關心,老婆正處於孕期,她特別愛吃螃蟹,特別問了醫生專家。醫生給出的建議:對蝦、蟹本身有過敏體質的切忌食用;即使是非過敏體質,螃蟹如果清洗不幹凈或者加熱不透,存在微生物感染現象,有著不可預估的安全風險;中醫則認為螃蟹是大寒之物,孕期和哺乳期間的寶媽慎食,最終答案是大家選擇忍一忍!
中醫認為,螃蟹性寒涼、味咸,脾胃虛寒者吃後會容易引起腹痛、腹瀉或消化不良等症。自古以來中國就有陰、陽平衡的說法,過陰當以陽輔之,寒為陰、溫為陽。姜是至陽溫補之物,香醋則有殺菌、解毒、去腥功效。
《紅樓夢》里賈寶玉在吃蟹時曾詩云:「潑醋擂姜興欲狂」,可見早在清初,吃蟹蘸姜、醋已很普及,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讓身體健康受益。姜、醋、蟹的配合,算是人們在美食長期品鑑中摸索出最登對的選擇。
要說螃蟹的吃法,曾幾何時,香辣蟹曾風靡武漢三鎮。然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食物最終回歸食材本質——本味,而清蒸當是螃蟹至味吃法。
【食材】:螃蟹、生薑、香醋、生抽
【製作步驟】
第一步:蒸螃蟹
螃蟹清洗乾淨,蒸鍋水燒沸,放入螃蟹旺火蒸7-8min,關火後虛蒸3min即可。
第二步:醋薑汁
生薑切細絲,淋入香醋完全沒過薑絲,滴幾滴生抽浸泡備用。
品蟹!再配上一杯老媽自釀的黃酒,快哉!
螃蟹,你都吃對了嗎?
「人世間,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愛已經辜負的太多了,美食就不能再辜負了。廣廈萬間,夜眠七尺;良田千頃,日僅三餐。世界上最治癒的東西,第一是美食,第二才是文字。「大寶做飯」每天為您分享家常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