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珩
吳保忠,字海峯,號碣石山人。原任教師,退休後,學攻國畫,成為我縣一代花鳥畫名家。不幸於2013年去世,享年81歲。
保忠先生畫的品類繁多。最為大家熟知和喜愛的有牡丹、荷花、梅蘭竹菊、芭蕉、凌霄、牽牛花、菊花、葫蘆、鷹、鶴、褐馬雞等。也曾畫過山水。他的師承是張秩山、劉業村、乍啟典、李苦禪、王雪濤、李山、於希寧、於復千等,都是古今書畫大家。他在一些報紙、刊物上見到喜歡的作品,不論作者是誰,他都認真摹習。
他購存的書畫類書籍很多,有於希寧、乍啟典、吳昌碩、齊白石等人的畫集,並訂有多種書畫報刊。這些都是他畫藝的源泉。
保忠先生重視寫生,在縣內寫過棗樹、紫藤、荷花、碣石山,還去過泰山、黃山。和孟德玉、張金舉先生去黃山寫生時,由於太專注了,竟一腳踩空,溜下懸崖,幸被小樹掛住,逃過一劫。
他的悟性極高。有次我旅遊歸來,和他講了在太原見到八大山人的大幅芭蕉竹子(高仿品),筆墨驚人。第二天,他拿來一幅六尺大的芭蕉竹子水墨畫送我,使我吃驚,後來他畫了多幅芭蕉類的作品。還有一次,我對他講了乍啟典先生畫芭蕉的故事,說的是乍啟典先生畫了兩幅一丈二的水墨芭蕉,一幅用了25分鐘,另一幅用了27分鐘,前者被國家政協收藏,後者在中國美術館展出過,當時許麟蘆先生指著說:「這樣的筆墨功夫,北京有幾人?」保忠聽後,回家畫了一張八尺的「雪裡芭蕉」,又加了兩隻鵪鶉,造型和水墨功夫都很好,上面還題詩「常畫牡丹已味燥,梅蘭竹菊興漸消;無奈畫興猶未盡,筆墨淋漓寫芭蕉。」真是感人。
保忠先生的畫大氣,有精神,有張力,甚至有點霸氣,他的線法勁峭,皴法大膽多變,有時是臥筆橫掃,效果極佳。他用色好,善用複色,更長於用水用墨。因此,他的水墨畫,濃淡乾濕對比強烈而又和諧,彩墨畫光彩奪目但不艷俗。他的畫通俗中透著大雅之氣。所以,很多人都喜歡他的畫,以藏有他的畫為榮。1992年,縣政協出版《棠棣詩詞》時,於長鑾先生拿了保忠送我的荷花做封面,濱州印刷廠的領導拍完照後,因喜歡硬留下不給了。前「鄧家餃子」酒店掛有一幅保忠的竹子,大家都論為精品。我曾在1998年過年時,掛上了保忠一幅六尺的竹子,孟德玉和張金舉先生都說好,孟德玉先生是本縣有名的書畫評論家和批評家,他對這幅竹子又端詳了一陣子,說:「這幅竹子是好,實在挑不出毛病。」保忠還曾在我的「賞梅齋」里,即興畫過兩桿竹子,用筆簡練老辣,極富滄桑之感,我非常喜愛。我曾在宣傳部副部長徐景江家裡,見到吳保忠的兩幅牡丹,一為八尺,一為四尺,那件四尺豎幅作品,極為精緻。有一年,中心街一家茶樓開業,邀我們書畫朋友去參加開業典禮,我在品茶後登上二樓,忽見遠處一幅兩朵牡丹畫煥發著吸引人的光彩,走近一看,是保忠畫的,為陳子慶先生的藏品,被茶樓主人借來添彩。九幾年,我縣在濱州市搞畫展後,一家大型酒店的老闆喜歡上了保忠和張寶君的畫,留他二人到酒痁畫了五天花鳥畫。1995年,我縣與台灣書畫家搞「海峽兩岸書畫展」時,省委宣傳部長董鳳基、副省長吳愛英、文化廳長張長森及書法界名人蔣維崧、孫堅奮、王長水等,還有市、縣的部分領導、朋友參加了開幕式。其間,吳保忠現場畫了一張四尺墨竹圖,由崔建平縣長做為重禮送給了台方,台方很喜歡,後來在台灣「國父紀念館」進行了展示。2001年,北京友人邀保忠去北京搞個展,保忠約我同去,遂見到了以下故事:一是齊白石的孫子齊秉頤看展後,約保忠到他家做客,在齊家參觀完齊白石老先生留給他的龍頭墨水勺、宋汝窯筆洗、唐代胡人俑等後,又認真地為保忠和我各畫了一幅墨蝦圖。二是歌唱家蔣大為參觀後,要在我們住的酒店與吳保忠共進晚餐。酒店很重視,立即去買了一張40人的大餐桌。但因工業部有急邀,蔣先生不能來,託人給保忠送來他自訂的一套毛筆。三是第一天晚上,有眾多的友人和書畫愛好者求畫,保忠以25分鐘一幅的速度(均為四尺開三),一直畫到近半夜,其間,不斷響起陣陣掌聲。四川一位北上的女藝人,還請保忠為其老父寫了一個四尺的「壽」字。四是展覽最後一天,解放軍總後的老年書畫研究會邀保忠去他們的畫廳作畫,其時,院內紫藤花正盛開,保忠看後,畫了一幅紫藤,最後又添畫了兩隻蜜蜂。當保忠用淡墨點完後一隻蜜蜂的翅膀時,大家皆鼓掌稱絕。保忠的畫,老來多有變化,更加精到。北京一位軍旅畫家對保忠的牡丹圖題道:「姚黃魏紫分外嬌,白鶴共鳴呈吉祥。傳統筆墨別有味,色彩運用含西洋。保忠牡丹惹人愛,自成一家冠群芳。」乍啟典先生見到保忠畫的扁豆花,很有感觸,在此畫上題了「保忠先生作畫,晚年一變,大有李山之風」。齊白石先生之子、大畫家齊良遲見了保忠的牽牛花,高興的說:「你畫的牽牛很好,我老齊家畫牽牛花,得用四五筆,你一兩筆就畫成了。」他還在保忠這幅畫上題了「朝陽」兩個大字,又謙虛地題了「保忠先生畫牽牛花,筆跡流暢,秀色可餐。汗顏題字。齊良遲」。有段時間,保忠的畫銷往濱州市、江蘇的幾個城鎮和台灣,常常畫不供求。
保忠先生在我縣書畫活動中,做出了很多貢獻。「海豐塔書畫院」的成立,就是在石三里他的家裡議論決定的。他在「文萃閣」舉辦了「吳保忠書畫展」,組織石三里村人在縣城舉辦了「石三里群眾書畫展」。他參加了「海峽兩岸書畫展」,兩次參加「冀魯八縣市書畫聯展」,在北京舉行了「吳保忠先生書畫展」,還參加了在濱州市舉辦的「無棣縣迎春書畫展」和「無棣縣五人書畫展」,最後又提議並加入在北京「榮寶齋」舉辦的「無棣十人書畫展」。他給我縣贏得了榮譽,付出了心血。他還參加了我縣「慶香港回歸書畫義贈」、「汶川地震救災義賣」、「救濟困難學生義賣」、「書畫下鄉」等活動,令人感佩。
吳保忠先生是山東省美協會員、山東省市地政協書畫聯誼會會員、縣美協副主席、縣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花鳥畫曾在「齊魯書畫展」中獲一等獎,「牡丹」在「第二屆中國書法美術家藝術精品展」中獲金獎。入典《世界書畫銘錄》、《中國美術家年鑑》、《山東美術全書》等。
在被吳保忠先生的感動下,他在「文萃閣」辦個展時,我曾寫楹聯以賀:「竹蘭軒中揮墨點翠,文萃閣上鳥語花香」。現在我又撰一聯紀念:「京華翼魯台,為鄉梓贏得赫赫榮譽;牡丹梅蘭竹,給世人留下煌煌精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A4xSW8BMH2_cNUg0Rk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