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李吉林老師,今天淚濕了一座城

2019-07-23     濰坊教育播報

7月20日上午10點,中國情境教育創始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教育家李吉林老師的追悼會在江蘇南通舉行。

李吉林老師的一生為了兒童,一生奉獻給兒童,一生為兒童研究兒童。鞠躬盡瘁,是她;蠟炬成灰淚始干,是她;化作春泥更護花,也是她。

李老師,一路走好……

李吉林老師因病醫治無效

於2019年7月18日15時08分逝世

享年八十一歲

今天上午,追悼會現場千人送別李老師

淚水,淹沒了一座城

致哀的人們

把南通城的菊花也買空了

今天

讓我們再一次重溫李老師的教育過往

感受這位耄耋老人的教育情懷

在李吉林生命的最後一刻,她首先想到的,還是兒童!

在李吉林生命的最後一刻,她首先想到的,還是她牽掛一生的兒童。

今年4月初,李吉林因病必須住院治療。作為全國知名的教育專家,她本可以去北京、上海或者南通當地的通大附院、第一人民醫院等治療經驗更加豐富的醫院。但她沒有猶豫,第一時間選擇了和她的工作地點,她牽掛的孩子只有一牆之隔的南通市中醫院。住院的當天,李吉林提出的唯一要求是:「病房要朝向學校,讓我能看到孩子。」

據相關病區的醫生護士回憶,李吉林住院後,每天早上,她都要打開窗戶,坐在床上,聆聽窗外孩子上學時的熙熙攘攘,聆聽每日學校上下課鈴聲的清脆嘹亮,聆聽隔壁學校發出的每一絲聲響。聽到動情時,她還會慢慢從床邊站起,看看她最牽掛的兒童。她曾和自己的徒弟聊天說:「我在這裡能夠看到你們,當我看到你們在伏案工作,看到孩子們在開心玩耍時,我就放心了。」

李吉林在生病住院期間,仍舊想著自己的工作。每次有同事來探望她時,她總要和他們討論工作,討論自己的情境教育理論體系在哪裡還要修改,在哪裡還可以優化。

多位經常探視李吉林的同事回憶道:「李老師只要看見我們來,在病床上的她就拉著我們聊孩子,聊工作。我們都會發現這時的李老師,連眼睛中都透出著力量。當被醫護人員和陪護家屬勸阻後,李老師眼睛會暗淡,情緒會低落,但她隨後總會加上一句『快回去工作』。」

2009年,李吉林在《行者的溫暖與快樂》一文中寫道:「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我已奮然前行30年,圍繞兒童的發展進行探索、研究,心無旁騖,從不敢懈怠。30年來,在我的記憶中幾乎沒有休息日,無論是寒冬還是盛夏,我也都習慣坐在學校的辦公室里工作著,心裡覺得特別恬靜而清新。因為想的,讀的,寫的就是『兒童』兩個字。」

一生為了兒童,一生奉獻給兒童,一生為兒童研究兒童,李吉林做到了。

20句話,重溫李吉林的教育智慧

關於教師

1.愛,是好老師的第一素養。

2.是教師,也是詩人。老師也在用心血寫詩,而且寫著人們最關注的明天的詩。不過那不是寫在稿紙上,而是寫在學生的心田裡。

3.當教師遠比蠟燭永恆,照亮了別人,升華了自己;即便是比作「春蠶」,也絕不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而是絲雖盡,卻身不死。蠶變作蛹,蛹變成蛾,蛾又孕育出蠶寶寶,無窮無盡……

4.一個語文老師不僅是要孩子學好語文,還得給他們一個豐富的精神世界。

5.教師情真,才能以情動情;教師心熱,才能點燃智慧的火花;教師意遠,才能在學生的前面開拓其思路。

6.教師只有懷著激情和想像,才會產生到達教育美好境界的不竭動力。

7.世界這麼大,新知識像浪潮向我湧來,教師必須是一個不倦的終身學習者。

8.情境教育的發展正是教育科研引領我不斷前行的結果。在這漫長的探索過程中,我特別注重一個「真」字,就是「真的情」、「真的干」、「講真話」、「寫真言」。

9.我總是記著我的第一身份:小學老師;我的責任:教好小學生;我的崗位:在小學。

10.要走出一條路來,必須像競走運動員,腳跟不離地,一步緊一步,快速地走,不停步地走。

關於孩子

1.孩子生來求異,不願像鸚鵡學舌那樣,沒有自己的思想。老師的寬容、期待、激勵,是孩子創造的至關重要的誘發因素。

2.小馬駒要長成駿馬,牧馬人必須把它們帶到水草豐盛的草原上,讓其自由馳騁,才能茁壯成長。指導作文,應充分打開學生的思路,讓他們的思想自由馳騁,不受束縛,使他們感到「要寫,好寫,寫有興味」。

3.我心裡總盤算著,怎麼用真情,用厚愛,化成善導;怎麼用愛心,為他們遮風擋雨,小心地呵護,但又精心地進行歷練;又怎麼依循教育科學,使我們的教育教學順應兒童的天性。

4.兒童的眼睛,兒童的智慧,兒童的情感,讓我激動不已。此情此境,如詩如畫,我仿佛也是詩人,包含著深情,在兒童的心田上,寫著明天的詩句。

5.教育不僅為兒童明天的發展,還要為他當下的童年獲得最初的人生幸福。

關於教學

1.我的教育理念非常明確——

教育不僅為了兒童的學習,還為了兒童能主動的學習。

教育不僅為了兒童學習知識,還為了豐富兒童的精神世界,愉悅兒童的身心。

一句話,為了兒童的發展成了我終身的追求,兒童的發展,是我教育理念的核心。

2.要教會每一個學生使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這是我在教學上的最大願望。

3.為了孩子看日出,我半夜起身,孤身一人騎著自行車趕在黎明到來前,奔向事先選定的北濠橋,我痴痴地望著,急切等待著紅太陽從東方升起。

4.為了孩子觀察牛,我走在田埂上,走在小河畔,望著一塊塊田野、一條條小河,竭力去尋找老黃牛或者是老水牛。

5.心存高遠之志,在我的前面呼喚;感恩與珍惜,愛與責任,在我心中生成前行的不竭動力。

斯人已逝,精神長存!

李老師,您一路走好!

來源 | 綜合江海晚報、江海南通、中國教育報微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vOMHmwBmyVoG_1Zb-q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