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野地寬,蓋房留院也寬展。因為好養花種草,我總和別人不一樣地堅持院落間土質化,很少用水泥硬化地面。院間樹的栽種和樹種的選擇,也是隨意而為。比如,窗前的台階下長出一棵花椒樹苗,就讓它長在那裡。長大了,誰見誰都說不該,可我就以為那是自然美,再說花椒熟了摘取花椒也方便。真的,花椒成熟的時候,有朋自遠方來,弄倆下酒菜,妻往往是油都在鍋里燒上了才喊我「花椒」,我才忙去樹上摘。那是怎樣的感覺?新鮮,佐酒也別有風味吧?院間樹多鳥就多,四季里的每個日子都能見到鳥兒的身影,和它們生活在一起,與之同樂,那是一種別樣的幸福。
每每天薄明,窗外即傳來屋後老樹上啄木鳥啄木頭捉蟲子的聲音。聽著這聲音,不禁屏氣靜心,一心一意有點參禪的意味。不知啥時候鳥兒已飛去聲音停止了,我才從這種境界裡走出來。
許多次有人建議我砍了屋後那棵老樹當柴燒,我笑笑,只說讓它自生自滅地在那兒,心裡卻想著:李商隱有「留得枯荷聽雨聲」,我也有我的「留得老樹聽鳥鳴」,不是嗎?
窗前有棵自然長出的花椒樹,除過自然美與摘取花椒的方便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窗前朝陽肯招鳥兒,讓我在臨窗讀書抑或品茶的時候,有個陪伴。花椒樹上長滿了刺,容不得大鳥起落,來此的鳥只有小不點「白鐵壺」,我們這裡的人也叫它「花臉包加」,或「寧車子」。這鳥的叫聲不大,也不婉轉,就是那「不嘰,不嘰,不嘰」,隨著它們跳上躍下的動作,不停地歡叫。長時間聽著這種聲音,卻也讓人有種安閒的感覺。這種感覺很美。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種鳥兒習慣早起,窗戶尚未大亮,就能聽見它們在窗前細語,相約似的也來叫我早起。待我起來去見它們,它們也看著我,「不嘰,不嘰」叫過兩聲,算是對老熟人的問候吧,又兀自飛玩在院間的樹木花草間,飛玩在靜靜的時光里。
我家後院很大。大大的後院多植楓、銀杏、山萸之類的風景樹。也植有竹,現在蔚然千萬竿,翠蔭蔽天,招徠鳥兒眾多。眾鳥齊鳴,簡直就是一曲四季天籟的大合唱。有一種鳥不認識,除尾巴微黑,全身都是油光發亮的黃綠顏色。鳥的個頭不大,聲音卻洪亮婉轉。每在中午或傍晚它們唱得最歡的時候,我就放下手頭的事步進院後竹林間去散步,當它們的聽眾,與它們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光。
我們這一生都在做時間的旅人,奔波於忙碌的生活。如果哪天累得不想趕路了,就去和門外鳥兒坐一坐,和它們說會兒話,順便聞一聞花香與陽光的味道,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