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四川樂山,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水位暴漲,位於三江匯流處的樂山大佛被洪水淹至腳趾位置。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表示,這是最近70年來,大佛首次被淹至腳趾。
圖:封面新聞
據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報道,這是71年來,樂山大佛首次被洪水淹至腳趾。雖然大佛被水淹到腳趾,但是依然掩蓋不住樂山大佛的威嚴,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
圖:封面新聞
經記者了解到,於8月19日上午8點30分,水位已退至佛腳平台以下,樂山大佛的腳趾也露了出來。經景區內管委會獲悉,預計本周內向遊客重新開放。下佛腳遊覽線路將待文物保護專家完成樂山大佛本體及九曲棧道安全調查評估後再行開放。
景區內設置在大佛左右兩側設有觀景台,可360度欣賞大佛的每一個小細節,在兩側還有兩尊高達16米的護法天王石刻,與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
再來看一下大佛的精緻度,太逼真了,令人不得不嘆服,大佛頂上有1051個螺髻,遠看與佛體的頭部渾然一體,離近看才可以看出其實是由一個個石塊嵌就而成,仔細看能看出有明顯的拼嵌裂隙,無沙漿粘接,眉眼間也透漏出一種佛性。
大佛的兩耳是木材質,隆起的鼻樑也是以木襯之,外表錘灰,以似石像,佛像的任何一個部位都較完整,這還得益於後期的保護及修建。
雖然洪水淹沒到腳趾,但佛體本身其實沒受太大損傷,因為佛體內有完善的排水系統,隱藏在兩耳和頭顱後邊,在其他部位也都設有大小不一的道路,遠觀其實完全看不到,設計的也非常巧妙。
樂山大佛是一尊彌勒佛,唐代崇拜彌勒佛,並且大佛的整個形體也體現出了唐代以肥胖為美的觀念,大佛也是為樂山鎮水修建,到此不僅能感受到佛性的薰陶,還有戰勝激流險灘的勇氣和決心。
樂山大佛的最佳遊玩季節是4-7月,開放時間是:07:30~18:30,建議遊玩4小時左右,時間富裕的話還可以去峨眉山、四川黑竹溝國家森林公園等逛逛,都是不錯的選擇。
一個到了樂山必去的景點,找個時間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