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前三季度GDP增速7.8% 高於全國1.6個百分點
湖北GDP保持高位增長 高於全國1.6個百分點 中部崛起?
據湖北日報、荊楚網10月22日消息,湖北前三季度GDP增速7.8%,保持了高位增長,高於全國1.6個百分點。
過去說,湖廣熟,天下足,由於歷史原因和轉型期震盪,湖北一度發展滯後,裹足不前,尤其是武漢、沙市、襄陽等明星城市一度落寞,星光黯淡。但是這些年,湖北堅持高質量發展,很好利用了區位優勢,發揮九省通衢的優勢,經濟取得了長足進步,可以說是中部地區、華中地區的領頭羊,而武漢復興,鞏固了華中第一城市地位,重新步入全國新一線城市序列,宜昌、襄陽兩翼齊飛,成為新的增長極,區域副中心城市。
湖北的GDP保持高速增長,在基數已經相對較大的前提下,實屬不易,十年間,武漢光谷再造一個新光谷,眾多高新科技產業進駐,孕育出一批高科技資本新貴,眾多光纖、生物醫藥、晶片、顯示屏、手機零部件,芯屏端網新產業發展迅猛,為湖北經濟增長注入了活力。
湖北的GDP保持高速增長,各地紛紛出台人才落地、人才引進計劃,求賢若渴,孔雀東南飛變身就地創業,在漢就業,在鄂就業,唯楚有才,但長期存在的楚才晉用現象,人才流失現象得到緩解。武漢成為眾多畢業生理想、期待的就業地,人才為武漢、湖北經濟築牢底盤和基礎,也帶來創新和活力。湖北、武漢有密集的高校、科研產業,每年有規模龐大的畢業生,這些生產力中的高素質人才,落地轉化為驅動力、活力,為經濟發展帶來變量和化學反應。
湖北GDP高速發展也得益於各地優惠政策,工業園區和招商引資的大力推進,湖北黃岡推出能人經濟,讓能人帶動家鄉人創業致富,隨州發展專用汽車及配套產業,宜昌在水電工業、旅遊業、電解鋁、食品工業基礎上,進入了汽車產業和工業,也帶來經濟發展的心得格局。黃石引入規模以上工業產業,從鋼鐵、服裝發展高新裝備產業、高科技產業等,GDP保持了高位增長,鄂州引入港口、物流、機場,打造臨空經濟,引入了動漫產業和冷藏鏈倉儲業,經濟活力釋放,龍頭企業規模、引領效應突出。以武漢、襄陽、宜昌為中心的鄂東、鄂西、鄂中北區域經濟保持了活力和強勁動力。
湖北是九省通衢,區位優勢明顯,湖北高鐵縱橫,黃金水道長江、漢江穿越全境,高速公路路網密布,水、陸、空交通建設持續推進,多條高速鐵路、高速公路連接城鄉、四通八達,交通發展,交通發達,帶來信息流、物流、人流,活躍了經濟,推動了經濟發展。
湖北零售業、電商也保持了高位增長,全社會銷售零售總額達到6181.12億元,增長9.2%。這個數字表明居民收入上升,消費信心強烈,以及消費慾望提升,實施也是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的結果。這得益於個人所得稅優惠減免政策,小微企業稅收減免優惠政策,藏富於民,得益於中央政策,得益於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堅決執行,得益於各地的落實,得益於相關部門和基層同志把好事辦好,把實事做實,真正讓居民、小微企業享受政策紅利,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是的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得到了增長。
湖北也是旅遊、餐飲大省。湖北餐飲業增速達到12.1%,表明了自省政府推出楚菜以來,湖北菜肴,以及楚菜品名、品類建設品牌,打造形象,湖北菜、楚菜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越來越受到人們青睞。在公款消費抑制的前提下,餐飲業保持增長,應該是夜生活、夜晚經濟的發展,以及外賣、電商平台解決消費者痛點,以及居民消費習慣改變結果,例如年夜飯訂購火爆,從在家吃年飯到上酒店、餐館就餐。
湖北旅遊收入增速達到17.2%,這個數字表明湖北從出行過路地,一日游、過夜遊發展到了出行目的地,黃金景點宜昌、神農架繼續火爆,保持吸引力。恩施秘境、襄陽三國、漢文化古城、荊州新旅遊園區、武當山、九宮山以及各地紅色旅遊、農家樂、休閒遊、自駕游、拓展遊方興未艾,活力爆棚。海外游成為居民的新選擇,自由行成為旅遊愛好者的新選擇,旅遊業也帶動了周邊住宿、餐飲、物流、交通、購物、農副產品銷售的發展,實現了規模效應、集群效應。
湖北保持高位增長,有望今年保7望6,在人均GDP,單位面積GDP處於全國領先,在GDP總量上居於湖北前列,部分地區人均國民收入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如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也意味著,老百姓日子越來越老,假以時日,保持增長,湖北經濟可能會到第6、第5、第4,總量超越河南、四川,目前在人均上應該是全國前六,華中地區第一。
中部崛起戰略,或將實現,湖北崛起的雄姿或將展現,湖北發展迅猛,是華中之服,也將輻射、引領周邊地區,為國家中西部大開發,承擔紐帶、橋樑作用,推動中國經濟發展格局嬗變,為中國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文|蘇白傳媒 柳輕侯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cU8fW4BMH2_cNUgcJvZ.html